人物:洪繻

    相關(guān)人物:共 13 位。
    共 8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黃鶴樓前江水流,黃鶴樓上仙人游。
    仙人騎鶴去不返,高樓矗立三千秋。
    青山歷歷漢陽縣,倒影江光如匹練。
    憶我登樓方少年,酒酣題句呼青蓮。
    卅年不歸今老矣,樓亦過眼空云煙。
    鸚鵡洲,晴川樹,都是平生夢游處。
    襟上猶題傾蓋名,卷中但有懷鄉(xiāng)賦。
    江山文藻須人杰,楚國風(fēng)騷仰前哲。
    羨君三載駐襜帷,可有芷蘭供采擷?
    君詩神骨濯冰雪,君家世德光閥閱。
    想見騷壇蒞敦槃,定使群材奉圭臬。
    坐上清言字貫珠,門前流水輪消鐵。
    擁鼻爭為謝傅吟,解頤又聽匡衡說。
    君不見楚地茫茫橫天下,祗今三戶遺民寡。
    但見青紅蜃結(jié)樓,誰憐云夢鴻?quán)灰埃?div class="aqdz09i" id='poem_sentence_14_905552_comment'>
    持籌飲水知君才,召父杜母期君來。
    綠章早達(dá)通明殿,繡斧榮登御史臺。
    人生久客思鄉(xiāng)里,何況故鄉(xiāng)有知己!
    雁足頻傳錦字書,豬肝那及莼羹美?
    仙人費(fèi)文偉,詞客禰正平,精爽萬古長如生。
    我欲趁此江月明,布帆一葉秋風(fēng)輕。
    與君仙棗亭邊路,共話傷今望古情。
    按:本集
    ⑴ 敦槃:指玉敦和珠槃。古代天子或諸侯盟會所用的禮器。敦以盛食,盤以盛血,皆用木制,珠玉為飾。后以“敦槃”指賓主聚會或使節(jié)交往。
    枉渚斜陽泊,安禪憶隱巒。
    野煙團(tuán)樹暝,漁火帶星寒。
    古井乾明寺,孤峰善卷壇。
    舊游才咫尺,儻許共盤桓。
    黃鵠高飛志千里,燕雀樊籠安可擬?
    江上何年化作磯?白石巖巖呼不起(黃鶴樓在黃鵠磯上)。
    危城百雉居上游,虎踞龍蟠控九州。
    舊時豪杰今安在?披襟坐對湖山秋。
    湖光山色當(dāng)樓好,群仙雜遝來蓬島。
    略分渾忘雛鼠譏,爭雄翻似蠻觸討。
    觥籌交錯聲模糊,醉后狂歌擊唾壺。
    昔人老去黃鶴沓,今我不樂胡為乎?
    酒闌人散日將夕,楚水茫茫楚山碧。
    鸞箋一幅忽飛來,幻作佳章紀(jì)陳跡。
    不才強(qiáng)欲和君詩,愧乏江郎筆一枝。
    枯腸芒角不敢出,江上浮云那得知?
    按:本集
    朋簪間日尋佳勝,蕃廡郊原閱百昌。
    翠巘浮圖標(biāo)石級,琳宮小院汎霞觴。
    江云郁起迎初伏,湖水漣漪匝四旁。
    更試卓刀泉一勺,風(fēng)生兩腋興增狂。
    按:本集
    廢井無由更起波,寧知江海浪如何。
    城南尚有同心在,世上原來醒眼多。
    皓月千秋公竹素,高云十丈倚松蘿。
    如今馬阮成芳姓,絕嘆滄浪孺子歌。
    甕盎堆人鲊,刀槍市鹿茸。
    賊難三箭定,山以一丸封。
    搏象應(yīng)全力,從禽欲發(fā)蹤。
    和番何草草,牛酒賞群兇
    ⑴ 此詩又載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
    二百年文獻(xiàn),伊誰擬杜韓。
    淵源師友絕,著作古今難。
    可嘆洪興祖,徒為管幼安。
    蔚然章甫服,未許裸人看。
    ⑴ 此詩又載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
    裸壤原無論,衣冠識者誰。
    高歌驚下里,長燄謗群兒。
    懷抱民生痛,文章樂府奇。
    長官虛問俗,死罪敢言之。
    如生為棄朕,朕亦(編者按:「亦」,《洪棄生先生遺書(二)?寄鶴齋乙未以后披晞集》、《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均作「豈」。)棄生為。
    無路陳三策,思京賦五噫。
    愁懷形比塊,慟哭血成詩。
    苦語聲酸鼻,長吟猛虎詞。
    三叉河(編者按:「河」,《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誤作「湖」。)上望模糊,隱隱云端見大湖。
    草木不隨人鲊腐,林菁時聽鬼車呼(編者按:「聽鬼車呼」,《洪棄生先生遺書(四)。寄鶴齋詩話》誤作「見鬼車號」。)。
    有如白水辭微祿,直為青山誤老夫。
    愁愧雙魚勞問訊,長貧今較一錐無。
    ⑴ 此詩又載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
    共 8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