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沈汝瑾
共 7 首
箕子贊
明 ·
金時習
紂為玉杯,箕子甚患。
紂為淫佚,箕子極諫。
不聽而囚,人曰可去。
子曰若去,彰惡自譽。
被發(fā)佯狂,為奴隱處。
彈琴自悲,此情誰語。
千載有知,我志應著。
唐柳作碑,其文可據(jù)。
世雖遠而,惟爾能恕。
注:唐柳宗元碑云。當其周時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武庚念亂以圖存。國無其人。誰與興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則先生隱忍而為此。其有志于斯乎。按:尚書,周書。周武王克商。遂訪箕子?;雨惡榉毒女?。重于皇極。其曰。凡厥正人。既富方谷。又曰。于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武王竟封箕子于朝鮮而不臣?;觼頄|。以八條教民。至今東方禮俗之盛。始于箕子。今平壤。古朝鮮京邑也。舊城遺址。邐迤江岸。至今南郭外井田界道。八家同井。廢墻廬墟。彷佛猶存。令人佇想朝鮮盛時衣冠文物之華美。其人雖逝。而馀韻若存。必商宗戚中杰出。如周姬朝,漢東平王蒼者也。故微子已去。比干已死。而徘徊不忍去。柳宗元之碑文。其真得箕子之心乎。只如漢七國王。晉齊王囧輩。是何心哉。觀此??梢粤⑶лd之下。同姓之親。拳拳不忘。扶持宗國之美志。而帝王宗戚中。為法天下??蓚骱笫勒?。惟箕子洪范。周
公周
禮之外。更復何有。可勝贊哉。因想其情思以為短什。(什載詩稿)
題
沈公周
詩稿后
清 ·
楊峴
虞陽逢瘦沈,今之杜浣花。
交余詩是介,輸爾古為家。
爽氣洗山綠,奇懷獵天葩。
篋中富新制,讀罷癢同爬。
題
沈石友
藏玉溪生像硯
清末 ·
吳昌碩
包山妙筆摹玉溪,端石硯刻神仙姿。
沈郎得之日臨池,雪窗更和無題詩。
注:
沈石友
:即
沈汝瑾
,號石友,性喜收藏名硯古硯,有《沈氏硯林》,與吳昌碩為至交。 玉溪生:唐詩人李商隱之號。
自鴨婆豅至馬坡有懷智亭
其一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
七言絕句
咸豐五年春,寇犯長沙,屯靖港,破寧鄉(xiāng),陷湘潭。省軍閉城安坐,恃鄉(xiāng)軍為戰(zhàn)守。鄉(xiāng)軍營官儲
石友
,急救寧鄉(xiāng),遇伏戰(zhàn)沒。寇暫西走,俄而復集。智亭以參將隸鄉(xiāng)人,巡撫、提督皆弗善也,己亦孤危,進退維谷。三月,事亟,奉急檄援寧鄉(xiāng),遲回不敢進。七日而湘潭告警,復奉檄先救上游。方發(fā)撤時,余以為軍已至寧鄉(xiāng),必不及事。羽書行三十里,遇軍于道,急移而南。二日,至塔嶺,智亭喜曰:『捷兆也。』遂驅(qū)而前??芤哑葡嫣?,聞有軍至,踴躍赴之,相遇鴨婆豅,各不能退,遂相接戰(zhàn)。時寇起四年矣,未嘗見官軍之犯前旌也。及戰(zhàn),亦略相當。寇悔輕出,遂還城增眾。我軍見勝,猶不知城被寇踞,亦逐而行。距城數(shù)里,至馬坡,寇遂大至,搏戰(zhàn)死斗,大破之。官軍敗寇,始此役也。智亭陸軍既移湘潭,曾滌公躬率水軍敗于清港。時左季公參巡撫軍謀,余聞敗,飛書告左,以為城中無辦,巡撫宜急出鎮(zhèn)撫,且問策焉。使者還報曰:『今無可為計,且須湘潭捷音。』余知死矣。俄而捷報果至,余亦生矣。嗟夫,滌公曾語人云:『余自撰墓志,其銘曰「不信書,信運氣」?!还愿嫒f世,運其真可信哉?智亭卒既卅年,余乃訪其戰(zhàn)地,成人熙熙,且有不知寇事者。悼往感今,作四絕句。
衰菜寒原度鴨豅,將軍營樹起秋風。
幾年前事無尋處,園草青青細兩中。
挽
沈石友
其一
清末至民國 ·
張鴻
五言律詩
屢讀逸民傳,如親野鶴姿。
性情得天厚,姓氏畏人知。
繭指因治硯,僂身為詠詩。
風流嗟歇絕,獨立淚雙垂。
挽
沈石友
其二
清末至民國 ·
張鴻
五言律詩
去年結(jié)寒社,酬倡若忘形。
詩老發(fā)逾白,心狂眼總青。
胸中容幾輩,談次有馀馨。
化鶴歸來否,遲君雅集亭。
自度曲·題紅梅
(1923年作)
清末民國初 ·
陳衡恪
紅云薄。
前村約。
春在闌干角。
何處笛聲和夢覺。
峭寒珠錯落。
注:師曾自度曲,辛酉初春寫為石禪
石友
博粲。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