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王禮
相關(guān)人物:
共 6 位
。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絕命詞
(此詩收于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藝文〉、李丕煜《鳳山縣志》〈藝文〉、
王禮
《臺灣縣志》〈藝文〉、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人物〉、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人物〉、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人物〉、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寓賢〉、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人物〉、薛志)
清 ·
朱術(shù)桂
五言絕句
艱辛避海外,總為幾根
⑴
發(fā)。
于今事畢矣
⑵
,祖宗應(yīng)容納
⑶
。
⑴ 編者按:「幾根」,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蔣師轍《臺游日記》、連橫《臺灣通史》、《臺灣詩乘》作「數(shù)莖」。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江日升《臺灣外記》、朱景英《海東札記》、陳云程《閩中摭聞》作「幾莖」。
⑵ 編者按:「于今事畢矣」,江日升《臺灣外記》作「于今事已畢」;夏琳《海紀輯要》作「今日事畢矣」。夏琳《閩海紀要》作「今日事已畢」;連橫《臺灣詩乘》作「今日事已矣」。
⑶ (編者按:「祖宗應(yīng)容納」,范咸《重修臺灣府志》、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朱景英《海東札記》、陳云程《閩中摭聞》、連橫《臺灣詩乘》作「不復(fù)采薇蕨」。江日升《臺灣外記》又多刊「宣宗九世孫術(shù)桂書」的落款)。(楊永智編校)
臺灣雜詠
(此詩收于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彭國棟《廣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編者按:高拱乾《臺灣府志》、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范咸《重修臺灣府志》、
王禮
《臺灣縣志》、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皆錄為齊體物之作。)
清 ·
勞之辨
七言絕句
釀蜜波羅摘露香,傾來椰酒白于漿。
相逢歧路無他贈,手捧檳榔勸客嘗
(施懿琳編校)
。
郊行即事
(此組詩收于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藝文〉、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藝文〉、陳漢光《臺灣詩錄》。此詩又載
王禮
《臺灣縣志》〈藝文〉、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藝文〉、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藝文〉、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彭國棟《廣臺灣詩乘》。)
其一
清 ·
王兆升
五言律詩
奉命籌軍國,非關(guān)玩物華。
新涼猶未至,馀暑
(編者按:「暑」,
王禮
《臺灣縣志》作「署」,誤。)
正方賒。
鳴騎依殘渡
⑴
,行旌帶晚霞。
無勞呵殿急,恐警
⑵
野人家
(施懿琳編校)
。
⑴ 編者按:「渡」,連橫《臺灣詩乘》作「照」。
⑵ 編者按:「警」,連橫《臺灣詩乘》作「擾」,誤。
竹溪寺
(此詩收于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藝文〉,
王禮
《臺灣縣志》〈藝文〉、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藝文〉、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祠宇〉、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藝文〉、連橫《臺灣詩乘》。編者按:余文儀《續(xù)重修臺灣府志》〈藝文〉、彭國棟《廣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
清 ·
齊體物
七言律詩
梵宮偏得占
⑴
名山,屼作蠻州
⑵
第一觀。
澗引遠泉穿竹響,鶴期朝磬候
⑶
僧餐。
夜深佛火搖鮫室,雨里檳榔綴
⑷
法壇。
不是許珣多愛寺,須知司馬是閒官
(施懿琳編校)
。
⑴ 編者按:「占」,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作「上」。
⑵ 編者按:「屼作蠻州」,連橫《臺灣詩乘》作「兀作炎洲」。
⑶ 編者按:「候」,連橫《臺灣詩乘》作「待」。
⑷ 編者按:「綴」,連橫《臺灣詩乘》作「地」。
海會寺
(此詩收于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藝文〉、
王禮
《臺灣縣志》〈藝文〉、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雜記〉、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藝文〉、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藝文〉、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陳漢光《臺灣詩錄》。編者按:《續(xù)修臺灣府志》、賴子清)
清 ·
齊體物
七言律詩
冷月橫斜吊子規(guī),當(dāng)年黃幄爾徒為。
梁塵尚逐梵音起,幡影猶疑舞袖垂。
風(fēng)雨有時聞響屧,草
⑴
花何用長胭脂。
是空是色渾閒事,只合登臨不合悲
(施懿琳編校)
。
⑴ 編者按:「草」,連橫《臺灣詩乘》作「林」。
澎湖嶼
(此詩又載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藝文〉、
王禮
《臺灣縣志》〈藝文〉、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藝文〉、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山水〉、胡建偉《澎湖紀略》〈藝文〉、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藝文〉、林豪《澎湖廳志》〈藝文〉、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陳漢)
清 ·
齊體物
七言律詩
海外遙聞一島孤,好風(fēng)經(jīng)宿到澎湖。
蟶含玉舌名西子,蚌吸冰輪養(yǎng)綠珠。
蕩漾金波浮玳瑁,連環(huán)鐵網(wǎng)出珊瑚。
登臨試問滄??停q
⑴
有田橫義士無
(施懿琳編校)
。
⑴ 編者按:「猶」,連橫《臺灣詩乘》作「尚」。
臺灣雜詠
①
其二
清 ·
齊體物
七言絕句
① 此組詩收于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藝文〉、陳漢光《臺灣詩錄》。編者按:彭國棟《廣臺灣詩乘》:「余又從諸羅縣志得臺灣雜詠十首」,實際只錄八首。
春盤綠玉
(編者按:「綠玉」,
王禮
《臺灣縣志》作「玉綠」。)
薦西瓜,未臘先看柳長芽。
地盡日南天氣早,梅花才放見荷花
(此詩又載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藝文〉、
王禮
《臺灣縣志》〈藝文〉、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藝文〉、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藝文〉、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藝文〉、賴子清《臺灣詩海》。編者按:《臺灣縣志》題作〈雜詠〉。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彭國棟《廣臺灣詩乘》錄為勞之辨之作)。(施懿琳編校)
。
手植朱子祠梅花
(此詩又載
王禮
《臺灣縣志》〈藝文〉、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藝文〉、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藝文〉、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藝文〉、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藝文〉、董天工《臺海見聞錄》、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臺灣詩?!?、陳漢光《臺灣詩錄》)
清 ·
陳瑸
七言律詩
賞遍花叢愛老梅,賢祠左右手新
(編者按:「新」,
王禮
《臺灣縣志》、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董天工《臺海見聞錄》、連橫《臺灣詩乘》作「親」。)
栽。
寫真舊有廣平賦,入妙誰如
(編者按:「誰如」,
王禮
《臺灣縣志》、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董天工《臺海見聞錄》、連橫《臺灣詩乘》作「詩稱」。)
和靖才。
風(fēng)送清香迷瀚
(編者按:「瀚」,
王禮
《臺灣縣志》作「潮」,誤。)
海,月移孤影度
(編者按:「度」,
王禮
《臺灣縣志》、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董天工《臺海見聞錄》作「出」;連橫《臺灣詩乘》作「上」。)
澄臺。
應(yīng)知雨露春來厚
(編者按:「春來厚」,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董天工《臺海見聞錄》、連橫《臺灣詩乘》作「深無限」;
王禮
《臺灣縣志》、連橫《臺灣詩乘》作「深無恨」,誤。)
,獨向元正傲雪開
⑴
。
⑴ (丁宗洛注:「后有泉州王生聯(lián)登詠云:『海外巡檐笑幾回,南枝開盡北枝開。參差造物非無意,知是風(fēng)流太守來?!弧豪渎滹L(fēng)塵漫自輕,春來占斷自分明。廣平賦就成佳話,鐵石心腸更有情。』『海濱聊作美人家,醉后更闌月影斜。惱得詩人緣底事,請君試看典型花?!弧撼伺d尋芳共舉樽,羅浮花下醉黃昏。夕陽掩映佳人影,莫認亭亭倩女魂?!灰姟杜_灣府志》。」)。(楊永智編校)
文昌閣落成
(此詩又載
王禮
《臺灣縣志》〈藝文〉、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藝文〉、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藝文〉、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藝文〉、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藝文〉、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陳漢光《臺灣詩錄》。)
清 ·
陳瑸
七言律詩
雕甍畫棟鳳騫騰,遙盼
(編者按:「盼」,
王禮
《臺灣縣志》、六十七《使署閒情》作「盻」。)
神霄最上層。
臺斗經(jīng)天由北轉(zhuǎn),彩云捧日自東升。
參差煙戶環(huán)璇
(編者按:「環(huán)璇」,
王禮
《臺灣縣志》、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連橫《臺灣詩乘》、賴子清《臺灣詩醇》作「排青」。)
闥,繡錯山河
(編者按:「山河」,
王禮
《臺灣縣志》、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藝文〉、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作「河山」。)
引玉繩。
今夕奎光何四映,海陬文運卜方興
(楊永智編校)
。
臺灣雜詠
①
其一
清 ·
陳兆蕃
七言律詩
① 此組詩收于高拱乾《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藝文〉、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藝文〉、陳漢光《臺灣詩錄》。編者按:《重修臺灣縣志》題作〈雜詠〉。
茅檐竹壁半耕農(nóng),士女于今罷斥烽。
山色千年森虎豹,潮聲萬里撼蛟龍。
朝裘午葛邊嵐
⑴
異,撾鼓催航野渡沖。
自是天開南極處,向來裸發(fā)也雍容
(此詩又載
王禮
《臺灣縣志》〈藝文〉、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藝文〉、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藝文〉、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藝文〉、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藝文〉、薛志亮《續(xù)修臺灣縣志》〈藝文〉、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藝文〉、彭國棟《廣臺灣詩乘》。編者按:《臺灣縣志》題作〈雜詠〉)。(吳福助編校)
。
⑴ 編者按:「嵐」,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作「風(fēng)」,誤。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