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鳳丹

相關人物:共 10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寒夜寄友 南宋 · 何基
五言絕句
月色窺人冷,梅花何處香。
遙思棲隱客,高嘯白云鄉(xiāng)清胡鳳丹輯《何北山先生遺集》卷二引《金華詩粹》)。
甲辰冬十月二十八日,廣東典試何根云太仆、龍翰臣殿撰差旋路出吉州,泰和沈槐卿明府、廬陵蔣矩亭明府送迎驛次。二君以兩典試與余有舊,又值余主講鷺洲書院,因假館焉。舄鳧雙至,為東道之主人;汀鷺齊飛,有西雍之嘉客。問何遜吟詩之處,梅窗本是故鄉(xiāng);記龍起登第之名,蕓館又叨同列。枌榆話舊,千里共明月之思;芹藻流香,一堂欣德星之聚。蓬山此會,疑有前緣;萍水相逢,且留佳話。聊賦長句以志歲時。
珠江遙接使星馳,千里文光望氣知。
春意乍回梅嶺路①,秋香都附桂林枝②。
槎邊牛斗雙鳧引,江上煙波一鷺窺。
肯為山齋慰岑寂,寒氈清茗話多時。
自注:①“何祖籍吉州?!?②“龍桂林人。”
① 作者注:「為臺澎觀察黎公兆棠作?!勾私M詩又載陳漢光《臺灣詩錄》。
牛皮咫土,鄭延平割據(jù)之邦;甌脫重洋,毗舍耶啟疆之號。雞籠雪影,光燭榑桑;鹿耳潮聲,氣蒸鐵板。春回地道,紅毛樓上不知霜;夜叫天雞,傀儡峰頭初見日。廣袤一千八百里;開辟二百有馀年。弼我丕丕基;厥賦上上錯。已土宇版章之孔厚;亦江山錦繡之稱雄。自非虎豹韜嫻,輒形覆餗;惟是藩屏望重,克壯才猷。則有北斗班聯(lián);南州冠冕?;ㄩ_旌節(jié);鹿夾輶軒。天風與海濤齊飛;官柳共牙旗一色。數(shù)人物于文苑儒林之傳,廿三史義正詞嚴;播德威于鯤身龜佛之鄉(xiāng),八千里天空海闊。時陳臬事,則白簡生風;管領文衡,則祥金躍冶。扷多士于珊瑚網(wǎng)底,金類披沙;洗雙眼于云水光中,青猶拾芥。揆文教者三百里,文昌之氣似珠;端士品者若而人,士會之行贈策。五花判事,條冰標觀察之銜;一劍吟風,橫海聽將軍之令。騷雅沐其提唱;蒼生付之一肩。斯真涑水溫公,無愧萬家生佛;鮮于子駿,常為一路福星者矣。某嶺表臞儒;蘆中窮士。卅年作客;兩袖清風。縹緲煙巒,家住羅浮嶺上;飄零鴻雪,身羈彰淡郊坰。辟俗吏之町畦,花聞一縣〖作者注:「謂向司馬孫明府?!?〗;系因緣于文字,石印三生。輕富貴如浮云;視江山為游覽。中年絲竹,醉逃米汁之禪;半榻圖書,酸帶秀才之味。文章奪錦,徒傳小宋虛名;塊壘填胸,空負一腔熱血。松柏之貞心不老;匡廬之真面常存。當飲和食德之秋,蓬瀛日暖;際海晏河清之會,棨戟風生。借寇君一年,天亦愛兜羅綿手;睹魯恭三異,民難忘馴雉仁心。楚楚繡衣;行行驄足。仁風扇〖作者注:「??!?〗道路,欣扶杖以觀德化之成;甘雨膏雕輪,請駐節(jié)而聽輿人之誦。
廿年簪筆冠蓬萊,皇路馳驅負異才。
包老何曾關節(jié)到,使星遙識益州來。
功名鐘鼎千秋定,衡岳云山此日開。
留取襜帷真面在,有人風骨傲寒梅。
① 作者注:「為臺澎觀察黎公兆棠作?!勾私M詩又載陳漢光《臺灣詩錄》。
牛皮咫土,鄭延平割據(jù)之邦;甌脫重洋,毗舍耶啟疆之號。雞籠雪影,光燭榑桑;鹿耳潮聲,氣蒸鐵板。春回地道,紅毛樓上不知霜;夜叫天雞,傀儡峰頭初見日。廣袤一千八百里;開辟二百有馀年。弼我丕丕基;厥賦上上錯。已土宇版章之孔厚;亦江山錦繡之稱雄。自非虎豹韜嫻,輒形覆餗;惟是藩屏望重,克壯才猷。則有北斗班聯(lián);南州冠冕?;ㄩ_旌節(jié);鹿夾輶軒。天風與海濤齊飛;官柳共牙旗一色。數(shù)人物于文苑儒林之傳,廿三史義正詞嚴;播德威于鯤身龜佛之鄉(xiāng),八千里天空海闊。時陳臬事,則白簡生風;管領文衡,則祥金躍冶。扷多士于珊瑚網(wǎng)底,金類披沙;洗雙眼于云水光中,青猶拾芥。揆文教者三百里,文昌之氣似珠;端士品者若而人,士會之行贈策。五花判事,條冰標觀察之銜;一劍吟風,橫海聽將軍之令。騷雅沐其提唱;蒼生付之一肩。斯真涑水溫公,無愧萬家生佛;鮮于子駿,常為一路福星者矣。某嶺表臞儒;蘆中窮士。卅年作客;兩袖清風??~緲煙巒,家住羅浮嶺上;飄零鴻雪,身羈彰淡郊坰。辟俗吏之町畦,花聞一縣〖作者注:「謂向司馬孫明府。」 〗;系因緣于文字,石印三生。輕富貴如浮云;視江山為游覽。中年絲竹,醉逃米汁之禪;半榻圖書,酸帶秀才之味。文章奪錦,徒傳小宋虛名;塊壘填胸,空負一腔熱血。松柏之貞心不老;匡廬之真面常存。當飲和食德之秋,蓬瀛日暖;際海晏河清之會,棨戟風生。借寇君一年,天亦愛兜羅綿手;睹魯恭三異,民難忘馴雉仁心。楚楚繡衣;行行驄足。仁風扇〖作者注:「??!?〗道路,欣扶杖以觀德化之成;甘雨膏雕輪,請駐節(jié)而聽輿人之誦。
斗魁紫氣應文昌,玉尺裁來教澤長。
三史三通新筆墨,一官一集古辭章。
軺車雨潤春如海,臺閣風生夜有霜。
至竟峴山功德在,豐碑和淚讀襄陽。
① 作者注:「為臺澎觀察黎公兆棠作?!勾私M詩又載陳漢光《臺灣詩錄》。
牛皮咫土,鄭延平割據(jù)之邦;甌脫重洋,毗舍耶啟疆之號。雞籠雪影,光燭榑桑;鹿耳潮聲,氣蒸鐵板。春回地道,紅毛樓上不知霜;夜叫天雞,傀儡峰頭初見日。廣袤一千八百里;開辟二百有馀年。弼我丕丕基;厥賦上上錯。已土宇版章之孔厚;亦江山錦繡之稱雄。自非虎豹韜嫻,輒形覆餗;惟是藩屏望重,克壯才猷。則有北斗班聯(lián);南州冠冕?;ㄩ_旌節(jié);鹿夾輶軒。天風與海濤齊飛;官柳共牙旗一色。數(shù)人物于文苑儒林之傳,廿三史義正詞嚴;播德威于鯤身龜佛之鄉(xiāng),八千里天空海闊。時陳臬事,則白簡生風;管領文衡,則祥金躍冶。扷多士于珊瑚網(wǎng)底,金類披沙;洗雙眼于云水光中,青猶拾芥。揆文教者三百里,文昌之氣似珠;端士品者若而人,士會之行贈策。五花判事,條冰標觀察之銜;一劍吟風,橫海聽將軍之令。騷雅沐其提唱;蒼生付之一肩。斯真涑水溫公,無愧萬家生佛;鮮于子駿,常為一路福星者矣。某嶺表臞儒;蘆中窮士。卅年作客;兩袖清風??~緲煙巒,家住羅浮嶺上;飄零鴻雪,身羈彰淡郊坰。辟俗吏之町畦,花聞一縣〖作者注:「謂向司馬孫明府?!?〗;系因緣于文字,石印三生。輕富貴如浮云;視江山為游覽。中年絲竹,醉逃米汁之禪;半榻圖書,酸帶秀才之味。文章奪錦,徒傳小宋虛名;塊壘填胸,空負一腔熱血。松柏之貞心不老;匡廬之真面常存。當飲和食德之秋,蓬瀛日暖;際海晏河清之會,棨戟風生。借寇君一年,天亦愛兜羅綿手;睹魯恭三異,民難忘馴雉仁心。楚楚繡衣;行行驄足。仁風扇〖作者注:「??!?〗道路,欣扶杖以觀德化之成;甘雨膏雕輪,請駐節(jié)而聽輿人之誦。
日出榑桑第一州,吟鞭到處許勾留。
虛堂鏡影陳良翰,似水臣心鄭子游。
夾道青旗楊柳驛,半輪卿月海天秋。
漢家遺跡燕山在,珍重銘勛筆力遒。
① 作者注:「為臺澎觀察黎公兆棠作?!勾私M詩又載陳漢光《臺灣詩錄》。
牛皮咫土,鄭延平割據(jù)之邦;甌脫重洋,毗舍耶啟疆之號。雞籠雪影,光燭榑桑;鹿耳潮聲,氣蒸鐵板。春回地道,紅毛樓上不知霜;夜叫天雞,傀儡峰頭初見日。廣袤一千八百里;開辟二百有馀年。弼我丕丕基;厥賦上上錯。已土宇版章之孔厚;亦江山錦繡之稱雄。自非虎豹韜嫻,輒形覆餗;惟是藩屏望重,克壯才猷。則有北斗班聯(lián);南州冠冕。花開旌節(jié);鹿夾輶軒。天風與海濤齊飛;官柳共牙旗一色。數(shù)人物于文苑儒林之傳,廿三史義正詞嚴;播德威于鯤身龜佛之鄉(xiāng),八千里天空海闊。時陳臬事,則白簡生風;管領文衡,則祥金躍冶。扷多士于珊瑚網(wǎng)底,金類披沙;洗雙眼于云水光中,青猶拾芥。揆文教者三百里,文昌之氣似珠;端士品者若而人,士會之行贈策。五花判事,條冰標觀察之銜;一劍吟風,橫海聽將軍之令。騷雅沐其提唱;蒼生付之一肩。斯真涑水溫公,無愧萬家生佛;鮮于子駿,常為一路福星者矣。某嶺表臞儒;蘆中窮士。卅年作客;兩袖清風??~緲煙巒,家住羅浮嶺上;飄零鴻雪,身羈彰淡郊坰。辟俗吏之町畦,花聞一縣〖作者注:「謂向司馬孫明府?!?〗;系因緣于文字,石印三生。輕富貴如浮云;視江山為游覽。中年絲竹,醉逃米汁之禪;半榻圖書,酸帶秀才之味。文章奪錦,徒傳小宋虛名;塊壘填胸,空負一腔熱血。松柏之貞心不老;匡廬之真面常存。當飲和食德之秋,蓬瀛日暖;際海晏河清之會,棨戟風生。借寇君一年,天亦愛兜羅綿手;睹魯恭三異,民難忘馴雉仁心。楚楚繡衣;行行驄足。仁風扇〖作者注:「??!?〗道路,欣扶杖以觀德化之成;甘雨膏雕輪,請駐節(jié)而聽輿人之誦。
節(jié)鉞遙臨巨鎮(zhèn)新,袖中有石證前身。
擎天事出奇男子,捧日心存古道臣。
宦海浮沉三品鳥,江山跌蕩一壺春。
何當握取湘東管,次第書扶大雅輪。
金科玉律歌陽春,江山文藻爭鮮新。
青蓮擱筆公握筆,拂袖不染元規(guī)塵。
絲竹音諧葉匏土,提唱騷壇建旗鼓。
名臣觸處寓深心,轉因豐樂思艱苦。
此日蓬壺放鶴歸,此時楹桷羨翚飛。
幾輩壺觴延夕月,幾人簾幕敞朝暉?
朝暉夕月煙波淼,無復鸮音空際擾。
剝復循環(huán)一剎那,機緘未許癡兒曉。
公也恢恢智有馀,流丸自昔止甌臾。
淩滄搖岳豪情遠,獨立蒼茫一嘆吁。
吁嗟乎,德裕籌邊真有道,置身百尺元龍造。
先生峻望與樓齊,憂盛危明急須早。
憶我初登鄂渚山,頹垣廢址懶追攀。
即今重展好圖畫,蘆雪蕭疏脫葉殷。
神仙度世來何暮,下界蒼生勞眷顧。
斯樓倘化千萬間,大庇中澤哀鴻住(時被水災,難民露處。)。
誰歟當軸宏遠謨,螺旋百磴中縈紆。
陽侯肆虐怒未已,高原大阜成江湖。
江湖九月秋風起,攜句問天天尺咫。
氣吞吳楚浪花渾,艷奪夔巫暮山紫。
砥柱中流稱此邦,憑軒汩汩聽飛淙。
驪珠獨得壓元白,愧煞巴人下里腔。
按:同上
⑴ 剝復:《易》二卦名。坤下艮上為剝,表示陰盛陽衰。震下坤上為復,表示陰極而陽復。后因謂盛衰、消長為“剝復”。
韶光荏苒太匆忙,佳節(jié)無聊覺晝長。
戲馬1雄風今憶項2,落霞綺賦3昔懷王4。
楓留殘葉千林赤,菊綻奇葩一徑黃。
此日茱萸人插盡5,凝情骨肉悵他鄉(xiāng)。
注:(1) 戲馬:戲馬臺,古跡名,即項羽涼馬臺。在今江蘇省銅山縣南。晉義熙中,劉裕曾大會賓客賦詩于此。清錢謙益《徐州雜題》之二:“重瞳遺跡已冥冥,戲馬臺前鬼火青?!?(2) 憶項:緬懷項羽。 (3) 落霞綺賦:指唐王勃所作的《滕王閣序》,序中有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后閻伯嶼為洪州牧,宴群僚于閣上。王勃省父過此,即席而作。 (4) 昔懷王:過去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曾緬懷過始建滕王閣的滕王李元嬰。 (5) 茱萸:見第216首注。
劫后馀生劇自悲,陳玄何事愿追隨。
攜歸但覺香盈袖,什襲堪留翠畫眉。
玉玦細鐫雙翥鳳,云英合是古隃麋。
玲瓏寶鴨嗟飛去,伴我明窗剩麝煤。
分明天啟元年字,細注程家大約藏。
曾歷三朝留宇宙,飽經(jīng)萬劫閱滄桑。
文章繡虎翻新樣,風雨茅龍發(fā)古香。
瑣尾流離同厄遇,相逢從此共含光。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