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繆九疇

共 4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三分光陰二早過,靈臺一點不揩磨。
貪生逐日區(qū)區(qū)去,喚不回頭爭奈何。
按:清吳寶璋《七十二峰足徵集》卷八一作釋義懷《書屏句》詩
此判南山不可移,頌聲寧獨美雙岐。
即看華表含愁意,正是秦宮照膽時。
天子再傳關(guān)右事,史家添入峴亭碑。
卻金應拜黃金賜,名姓書屏黼扆知。
浸月樓臺帶月鐘。
晚風依約到簾櫳。
踏歌人去書屏空。

寶篆印銷金粉她,鏡臺塵滿玉花蹤。
含思含怨寂寥中。
圣世需良仕,書屏屬俊人。
名家龍種異,驚代鳳毛振。
槜李標靈氣,文章見席珍。
三千擊瀚海,九萬出風塵。
法座推經(jīng)笥,朱轓拜玉鱗。
一麾湘峽鎮(zhèn),五馬瀝湖春。
河潤沾閭井,磨礱遍海濱。
仁流稱澤國,化浹藹蘭薰。
共喜玄英令,欣瞻紫氣辰。
歲星光甸宇,玉樹起蒼旻。
奕葉隆三錫,箕裘集八荀。
華封勤頌祝,賢相重臣鄰。
簪紱年方盛,勛猷日與新。
佇看調(diào)燮任,徵賜寵皇恩(明崇禎《肇慶府志》卷四七)
把酒花前樂事多。
世間能得認真么。
金盞幾傾憑燕賞。
堪想。
關(guān)情莫惜醉顏酡。

秉燭屏間弦管亂。
試看。
湘簾微隔夜如何。
檀板輕敲香篆裊。
縹緲。
閒庭一曲。
奏新歌。
爐煙直上護氤氳,松棟虹梁燦欲分。
殿閤香風浮墨氣,河山秀色映天文。
畫傳羲易籌圖秘,念切周詩稼穡勤(御書知稼軒無逸齋)。
共紀本朝家法古,書屏銘座付儲君。
水北方疏沼,花南擬結(jié)亭。
數(shù)科評藕樣,一卷借魚經(jīng)。
為想風攲柱,生憎絮作萍。
新來有吟課,得句即書屏。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春,余得此硯,石色深黑,長尺許,廣五寸,厚可三寸,堅潤無兩,光可鑒物,著手即汗。上一池,一龍蟠之,足皆三爪。中受墨處稍洼,環(huán)暈,微有墨漬,小孔,四隅觚棱漸沒,兩墻款識皆小楷。右偏序云:“武德四年,上開弘文館,臣在陪從,上命寫《列女傳》于屏。上嘉賞,旋賜漢元硯,受以歸,遂銘焉?!便懺唬骸安荒フ呱?,可傳者形。形神并妙,天地長貞。君恩申錫,有永其珍。虞世南識?!毕掠兴接 3庩幹刑?,四圍輪郭肉好,上镵“漢元”二字,體系小篆。下雕一象凸出,制亦渾樸。按谷永《訟陳湯疏》有“漢元以來,征伐方外之將未嘗有”之語,則此漢元當系制作年代。蓋漢初無年號,《史記》:“高祖入關(guān),立為漢王,稱漢元年?!币饧创藭r所造。蕭何經(jīng)紀周到,百物具備,悉極精良,故能有此。又小篆始于李斯,漢初六書尚仍秦舊,亦其證也。至虞永興楷書,歷取數(shù)帖較之,筆法略同,覺此豐神更勝,當非贗質(zhì)。又其石最重,體段無多,重至十有二斤,亦所稀覯。因珍藏之,為作此歌?;蛞纱髢?nèi)之物,何以龍非五爪?客有曰:“龍五爪,大內(nèi)通用物也。上所親御者特用三爪,取通三才之義,亦以少為貴者耳?!庇衷唬骸吧嫌梦遄?,太上用三爪?!倍f未知孰是,并附記之。
巨璞胚胎飽精液,光怪迸起昆侖坼。
元氣淋漓滄溟窄,岳祇駭走神工擘。
陽九方回祖龍厄,誰其獲者帝子赤。
西京制詔多乃績,真宰上訴天應惜。
未央煙焰將炎赫,雷電晦冥失蹤跡。
太原公子握天策,流轉(zhuǎn)依然在宮掖。
中壘遺編亡故冊,詔行秘書書屏帟。
書罷只字無差忒,帝嘉五絕聲嘖嘖。
稽首拜賜歸第宅,紀恩鐫銘深鏤刻。
六十三字釵股劃,一字可抵南金百。
至今桑海幾變易,神物總呵無缺隙。
中磨研處稍洼潟,千年墨蝕龍香碧。
顧我涂鴉澀如棘,書法懶學由夙昔。
遠愧前賢妙鉤畫,安用聯(lián)坳各盡墨。
徒爾嗜古有奇癖,欽此寶物世希得。
為置左右圖書側(cè),玉潤金堅照顏色。
吁嗟萬物會有役,精爽一片肯虛擲。
方今上有圣明辟,補天何當助微礫。
圓明園四十景詩 其二 勤政親賢(乾隆甲子)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① 正大光明之東為勤政殿日于此披省章奏召對臣工亭午始退座后屏風書無逸以自勖又東為保合太和秀石名葩庭軒明敞觀閣相交林徑四達
庭訓昭云日,欽承切式刑。
敕幾宵豈暇,吁俊刻靡寧。
一念徵蒙圣,群言辨渭涇。
乾乾終始志,無逸近書屏。
清森復郁蔥,三五列庭中。
詎是謝家擬,寧云呂氏同。
影惟稱(去聲)秋月,韻自葉春風。
封殖林丞慣,那知詠角弓。
共 4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