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司馬越

相關人物:共 58 位。
共 5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 【介紹】: 東漢扶風茂陵人,字伯山。博洽多聞,時稱通儒。王莽敗亡,與弟客河西,不肯為隗囂吏,歸。光武帝建武六年,征拜侍御史,遷光祿勛、少府,官至大司空。治《古文尚書》,曾得漆書《古文尚書》,引起學林爭論。著有《蒼頡訓纂》、《蒼頡故》,均佚。有清人輯本《蒼頡訓詁》。
全后漢文·卷十九
林,字伯山,扶風茂陵人,涼州刺史杜鄴子。
莽時為郡吏。
后避亂河西,隗囂以為持書平,以疾辭祿。
建武六年東歸,征拜侍御史,遷大司徒司直,進光祿勛、東海王王傅少府。
復為光祿勛,代朱浮為大司空。
司馬干 朝代:西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32—311 【介紹】: 西晉河內溫人,字子良。
司馬懿子。
初封魏安陽亭侯。
晉武帝立,封平原王。
有篤疾,性理不恒,而頗清虛靜正。
惠帝時,累官光祿大夫、侍中、太保。
齊王囧平趙王倫,干懷百錢賀之,并誡囧勿效倫。
及囧誅,哭之慟。
東海王越起兵,至洛陽,往視干,閉門不通,使人謝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36—306 【介紹】: 西晉沛國相人,字和季。
少與晉武帝同學。
起家太子門大夫,轉太宰長史。
為寧朔將軍、假節(jié)、監(jiān)幽州諸軍事,領烏丸校尉。
封宣城公。
累遷荊州刺史、都督。
晉惠帝太安中,鎮(zhèn)壓張昌起義。
在州勸農耕,薄賦斂,任人才,有惠政。
進拜侍中。
東海王司馬越奉迎惠帝,弘遣將護持。
官至車騎將軍。
卒謚元。
全晉文·卷七十三
弘字和季。(《魏志·劉馥傳》注引《晉陽秋》作「叔和」。)沛國相人,魏鎮(zhèn)北將軍靖子。泰始初為太子門大夫,遷率更令,轉太宰長史,后以寧朔將軍假節(jié)監(jiān)幽州諸軍事,領烏丸校尉,封宣城公。太安中轉使持節(jié)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永興中拜侍中、鎮(zhèn)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車騎將軍。卒贈新城郡公,謚曰元。有集三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43—311 【介紹】: 西晉北地泥陽人,字子莊。
早知名,以才識明練稱。
武帝時起家太子舍人。
累遷滎陽太守。
河、濟泛溢,造沈萊堰,兗、豫遂無水患。
百姓感恩,表遷常侍、左軍將軍。
討楊駿有功,封靈川縣公。
歷事趙王倫、成都王穎、東海王越。
趙王倫欲殺吳孝王晏,祗力爭救之。
懷帝立,受推崇,累遷中書監(jiān)。
明達國體,朝廷制度多所經綜。
洛陽沒,建行臺,推為盟主。
以司徒、持節(jié)、大都督諸軍事傳檄四方,征義兵。
尋以疾暴卒。
全晉文·卷五十二
祗字子莊,玄從子。
魏甘露末襲父嘏爵陽鄉(xiāng)侯。
咸熙中改封涇原子。
入晉為太子舍人,累遷散騎黃門郎,賜爵關內侯,母憂去官。
起為滎陽太守兼廷尉,遷常侍左軍將軍。
惠帝時歷侍中司隸校尉,封靈川縣公,遷光祿勛衛(wèi)尉,拜常侍,加光祿大夫。
趙王倫輔政,以為中書監(jiān),及篡位,以為右光祿,加侍中。
倫誅,遷太子少傅,加侍中。
懷帝時遷光祿大夫侍中,未拜,加右仆射中書監(jiān);行太子太傅,代東海王越為司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252—312 【介紹】: 西晉河南人,字子玄。
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常閑居。
辟司徒掾,稍遷黃門侍郎。
東海王司馬越引為太傅主簿,甚見親委。
任職專權,為時論所輕。
嘗以向秀《莊子注》為己注,述而廣之。
一說竊注之事,恐未必信。
力倡“獨化論”,主張名教即自然,為當時玄學大師。
全晉文·卷七十五
象字子玄,河南人。(《經典敘錄》作「河內人」。)太傅主簿。有《莊子注》三十三卷,《音》三卷,集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53—304 【介紹】: 西晉譙郡铚縣人,字延祖。
嵇康子。
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薦于武帝,征為秘書丞。
遷給事黃門侍郎,封弋陽子。
趙王倫執(zhí)政,署為侍中。
河間王颙、成都王穎討長沙王乂,紹率眾拒之。
乂敗,廢為庶人。
后復位。
惠帝永安元年,東海王越挾惠帝攻鄴。
穎將石超破之于蕩陰,獲惠帝。
紹以身捍帝,中流矢死,血濺帝衣。
后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
”謚忠穆。
全晉文·卷六十五
紹字延祖,稽康子。武帝時征為秘書丞,歷汝潁太守,徐州刺史。元康初為給事黃門侍郎,封弋陽子,遷散騎常侍,領國子博士。趙王倫篡位,署為侍中?;莸鄯凑?,選為御史中丞,未拜;復為侍中,蕩陰之敗遇害,贈侍中金紫光祿大夫,進爵為侯。元帝為左丞相,表贈太尉。及即位,追謚曰忠穆。有《集》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56—311 【介紹】: 西晉瑯邪臨沂人,字夷甫。
王戎從弟。
初為太子舍人。
累遷黃門侍郎。
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義理不安,隨即更改,時人稱為“口中雌黃”。
趙王倫殺賈后,衍以賈氏戚黨,被禁錮。
及倫篡位,衍佯狂斫婢以自免。
“八王之亂”中累居顯職,官至尚書令、司空、太尉。
不以經國為念,專謀自保。
司馬越以為太傅軍司。
懷帝永嘉五年,卒,衍為石勒所俘,因勸勒稱帝,欲求自免,被勒所殺。
全晉文·卷十八
衍字夷甫,祥從孫。泰始中,尚書盧欽舉為遼東太守,不就。后為太子舍人,遷尚書郎,除元城令,入為中庶子、黃門侍郎。惠帝時,歷北軍中候、中領軍、尚書令,拜河南尹,轉尚書,又為中書令。成都王穎以為中軍師,累遷尚書仆射,領吏部,復為尚書令、司空、司徒,遷太尉。為石勒所殺。
杜夷 朝代:東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58—323 【介紹】: 名或作彝。東晉廬江灊人,字行齊。恬泊有操守。博覽經籍百家之書,算歷圖緯靡不畢究。寓汝潁間,十載不出。年四十余,還鄉(xiāng)教授,生徒千人。朝廷累辟不就。司馬睿為丞相,始拜為國子祭酒。國有大政,常就咨訪。明帝立,自表請退。卒謚貞子。有《幽求子》。
全晉文
夷字行齊,廬江灊人。
惠帝時三察孝廉,州命別駕,懷帝時徵拜博士,太傅東海王越辟,刺史王敦舉方正,鎮(zhèn)東將軍周馥引為參軍,皆不就。
元帝為丞相,敕為儒林祭酒,又除國子祭酒,未嘗朝會。
大寧元年卒,年六十六,贈大鴻臚,謚曰貞子。
有《幽求子》二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59—306 【介紹】: 即司馬衷。
晉朝皇帝,字正度。
武帝子。
性癡呆。
天下荒亂,百姓多餓死,竟曰:“何不食肉糜?”即位初,楊駿輔政,尋由賈后專權。
諸王相爭,演成八王之亂,綱紀大壞,貨賂公行。
惠帝先被成都王司馬穎劫至鄴,復被河間王司馬颙挾持入長安,后被東海王司馬越迎還洛陽。
傳被毒死。
在位十七年。
全晉文·卷七
帝諱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泰始三年立為皇太子,太熙元年四月即位。改元十: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興、光熙,在位十七年,謚曰孝惠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59—334 【介紹】: 東晉廬江潯陽人,字士行。少孤貧。為縣吏。累遷南蠻長史。擊破張昌、陳敏、杜韜,拜荊州刺史,鎮(zhèn)武昌。深為王敦所忌,左轉廣州刺史,無事即朝暮運甓以習勞。敦敗,復還荊州。成帝咸和二年蘇峻反,京都不守。溫嶠、庾亮推侃為盟主,力拒斬峻,收復建康。官至荊、江二州刺史,都督交、廣、寧、江等八州諸軍事。在軍四十一年如一日,厭清談浮華,常勉人惜分陰,為后世所稱。封長沙郡公。卒謚桓。
全晉文
侃字士行,鄱陽人。
徙居廬江之尋陽,為縣吏。
郡召為督郵,領樅陽令,遷主簿。
元康中察孝廉,除郎中,補武岡令;棄官歸,為郡小中正。
太安中為南蠻長史,封東鄉(xiāng)侯。
光熙初遷江夏太守,加鷹揚將軍,又加督護;母憂去職。
永嘉中,東海王越以為參軍。
元帝鎮(zhèn)江左,加奮威將軍,遷龍驤將軍,武昌太守。
王敦表為使持節(jié)寧遠將軍、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左轉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封柴桑侯。
大興初進號平南將軍,加都督交州軍事,領交州刺史,進號征南大將軍。
王敦平,遷都督荊雍益梁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
蘇峻平,拜侍中太尉,改封長沙郡公,加都督交廣寧七州軍事;又加都督江州,領刺史。
襄陽平,拜大將軍。
咸和七年卒,年七十六,贈大司馬,謚曰桓。
有集二卷。
共 5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