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石韞玉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4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題宣和雪江歸棹圖 其一 (乾隆己亥) 清 · 弘歷
七言絕句
山如韞玉各分層,水似拖銀波不興。
艮岳寧惟擅花鳥,化工奪處固多能。
美玉或間(去聲)石,因名璞待磨。
藏中事烏有,包外語真訛。
為器訓李老(見道德經(jīng)),受刑傳卞和。
那能隔膜見,何異張(去聲)空羅。
瑟若未追琢,彬如需切磋。
圭璋雖達自,修治實資他。
取譬韓非設,贈人司馬(彪)哦。
摛詞爰辟舛,獲企席珍多。
⑴ 卞和獻璞之說相傳已久無有辟之者以今和闐玉證之可知卞和所獻雜石性者有之耳無玉孕中而石包外必待剖而后知之理又安有用玉人相之以為非玉必待兩被刖而后知其為良之事蓋韓非嘆無知已設此自喻而耳食之訛世遂相沿莫知其非此不可以不辨詳見向所作卞和獻璞說
外英由內(nèi)韞,為學貴乎純。
賦以石藏美,怪其言未臻。
蓋宗韓子璞(韓非卞和獻璞之說蓋自嘆已不遇時設為此喻而不知玉無在璞之事陸機文賦沿襲其謬遂有石韞玉而山輝之句徒覺詞費),徒費陸家唇。
明證和闐質(zhì),夥觀歲貢真。
山輝尚微欠,水潤乃稱珍(自西域底定和闐產(chǎn)玉之地人所共見其采之山者質(zhì)大而稍遜或雜石性然非璞包玉也采之水者質(zhì)小而最良撈出人即識之從無剖之石中者卞和所獻若為良玉必出自水中安得有璞證以和闐之產(chǎn)卞和事真不足信即古艷稱石韞玉皆駕說矣詳見向所著卞和獻璞說)。
那有包而隱,常勞剖以頻。
喻文此誠獨,修德更須醇。
曾著卞和說,仍斯五字申。
詠痕都斯坦玉碗(乾隆壬辰) 清 · 弘歷
璞韞昆山,鏤傳印度。
卷芳莖而環(huán)耳,攢花纈以承趺。
晶瑩一規(guī),允彼良工巧琢,瑑縈五字,嘉茲寶器。
恒來西昆率產(chǎn)玉,良匠出痕都。
楮刻異三載,水磨成百瑜。
制精畫難比,器鉅執(zhí)如無。
不寶非求彼,頻來卻慚(去聲)吾。
苑樹交光寫一輪,空庭淡共水粼粼。
天教對榻逢佳節(jié),月入疏簾似故人。
河漢微云依鶴禁,畫圖古木半龍鱗。
桂枝十載東堂夢,蓉鏡重圓記夙因(謂湘舲、琢堂兩殿撰。)。
寄題靈隱寺壁(戊辰) 清 · 翁方綱
七言律詩
未忘迦葉散花天,敢擬翻經(jīng)宿墨緣。
盥手初煩僑舍客,齋心聊當汎湖船。
青藜分隸曾何有,白傅匡廬不偶然。
幾句研屏新偈子,多慚紫竹石幢邊(時屬石琢堂以拙書《金剛經(jīng)》為寺供,并以杭城新刻拙集庋僧房也。)。
題儷笙所裝拙詩卷(丁丑) 清 · 翁方綱
七言律詩
科逢三十記淵源,五狀元兼七會元(五狀元者,錢湘舲、石琢堂及己未、辛未、丁丑三榜也。七會元者,錢湘舲、錢裴山、顧名玨、馬名有章及己未、辛未、丁丑三榜也。)
曹詠曹倉來爇篆,蘇齋蘇室共蘭言。
白將返黑新歡倍,藍出慚青舊句溫。
回憶江頭臺字夢,千篇難繪圣君恩。
聽鐘山房數(shù)椽屋,謝子來題初小筑。
法源開士作鄰家,日夕鐘聲飯與粥。
此鐘此屋結墨緣,我憶前游詩境熟。
逢春到寺約看花,四十五年如轉(zhuǎn)燭。
由拳宮傅老詩翁,客到謝家來不速。
排筵燒燭照紅妝,鬮韻壺尊遲老祝(謂坤一、豫堂。)。
我隨諸公齒尚髫,謝錢未訂同年錄。
指與鄰家海棠說,記見肌紅交鬢綠。
恨不留春合作圖,多少聯(lián)吟續(xù)成軸。
又到顛風落絮時,誰尋禪榻茶煙宿。
昔與謝子同星驂,狀頭錢石花遞篸。
湘舲宮坊亦寓此,歲在癸卯春月三。
我詩招邀理前夢,清齋花下攜都籃。
海棠殷然證詩諾,似與諸老盟深談。
流光敲火又一紀,琢堂使節(jié)旋楚南。
燕語賀來花信卜,鶯遷喜為鐘聲拈。
花作佛香鐘佛偈,偈子入坐香入簾。
我題重跋檐楣額,我詩重作禪話參。
橫街西頭新月上,西峰雨后來飛嵐。
花時擬更湘舲約,濛濛香霧霏春衫。
溯天風。
正觚棱翠聳,隱隱五云中。
煙水寧貪,文章未報,病馀自愧衰慵。
感老去、鬢絲禪榻,夢歸來、猶戀景陽鐘。
仙侶蓬壺,朝班鷗鷺,尺五遙通。

誰遣揚州慢唱,甚皋比忝竊,愁說歸農(nóng)。
荒到松楸,凄生井臼,自憐身已枯桐。
幸此日、群星會合,仗錦袍、一領照衰翁。
起望長安西笑,藜火增紅(甲午五月,奉旨以唐人文集發(fā)揚州???,計明年五月可期蕆事。時總其成者,鹺政阿公厚庵。分校者,云南谷西阿際岐,湖南唐陶山仲冕,廣東李小松鈞簡,江西劉金門鳳誥,江南孫淵如星衍、洪桐生梧、石琢堂韞玉、汪劍潭端光、江漪堂漣、秦敦夫恩復、貴仲符徵、黃聞峰文輝、趙蕓浦佩湘、程漱泉壽齡、吳山尊鼒,浙江錢次軒栻,直隸施琴泉杓,浙江莫葆齋晉、陳小孟鴻墀。而錫麒亦預其列焉。自來維揚,賓客之集,未有盛于此時者矣。)。
石太守韞玉(己未) 清 · 洪亮吉
五言律詩
聞說東川守,騎驢過百城。
書仍寄旁午,地未塞夷庚。
啟事人先悚,登壇眾盡驚。
巴渝兵火地,何以慰疲氓。
⑴ 君以川匪曲折,作啟事致成親王,王即以上聞。
共 4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