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秦儀

共 7 首
介人尋介石,幾日訂前盟。
古檜溪橋路,寒泉潑乳成。
不須千偈轉(zhuǎn),只寫一峰橫。
罡氣飛巖半,天風(fēng)結(jié)佩聲。
秦君為寫秦園意,介石應(yīng)知友石心。
此是性情非筆墨,松泉空外答笙琴(園有介石。)
我生未識錫山園,亦未親從鐵研論。
江上墨云翻石起,長風(fēng)吹雨寫松根。
國之東郊百里。有山曰龍門。西麓迤邐。汕濕夾焉。村于中半而最深者鼎寶也。在昔己卯年間。潛照堂之胤籠潭公。休官隱居。子孫守而青氈。便是樸氏之平泉也。名臺鉉字升汝。將營一塾。臨澗圍松。為子孫宗黨及鄰社群居誦讀之所。謀及朋友。余曰。吾聞趙靜庵先生卜筑是山之北。讀書講道于此。未果焉。鄉(xiāng)人至今恨之。先生實子之祖之師也。子能筑是堂而讀先生之書。學(xué)先生之道。子之先公其必曰余有孫矣。先生之書之道。詳在宋子書??煽家?。斯義也即筑堂之實也。得其實焉則堂亦外耳。筑亦可也。不筑亦可也。癸卯季夏。龜翁自山南。余自山北。偶會籠潭上。時鳳岡老人先在座。丹源叟僑居對宅士善起,潛谷,圣若暨二子光鉉,中鉉。即潭之主人也。龜丈擬榜其堂以麗澤。僉曰諾。又曰。以呂滎公家法嚴正。成就其子。不能無待于六一翁之所交游。鳳岡。陶庵先生之淵源也。其賢于伯強先生也必矣。他日堂成。復(fù)來相會。目濟濟而耳洋洋然后。方信此言不誣。姑以此券。
愛君庭際樹,繁實近朱明。
堂構(gòu)人家愿,桑蓬父母情。
聞開藍呂社,宜榜少微名。
欲寫須知字,辛勤助筆耕。
① 閻省軒先生,朝邑人,子敬銘,乙巳進士,戶部主事;敬與,癸卯舉人;孫乃哲;乃兟,戊午舉人,今年十六歲。
臨晉有老儒,家業(yè)起巴蜀。
雖擁卓鄭貲,雅慕文翁俗。
郁攸出火井,太乙下天祿。
人事亦何常,達者固自足。
歸來園徑荒,據(jù)梧且諷讀。
近耕蓮勺東,鹵田土為屋。
柴桑偶移居,鄰里往來熟。
子孫耕且養(yǎng),經(jīng)訓(xùn)躬勤督。
務(wù)本思艱難,依仁視菽粟
更誦坡公詩,欲追陶令躅。
勸農(nóng)意良苦,永言自求福。
厥子農(nóng)部郎,播穫詒有谷。
同官始相識,匑匑而粥粥。
蕓館論文字,粉署咨案牘。
乃知學(xué)有原,含章抱其樸。
此圖昔未見,數(shù)字為標目。
今觀授經(jīng)容,益嘆家政肅。
伯仲挺修干,弱孫弄雙玉。
笑指最幼兒,名已賢書錄。
乃翁顏渥丹,和氣薰草木。
此福詎有涯,多財或招辱。
因悟天下事,得失互倚伏。
路君家多書,插架千萬軸。
與翁有同志,其言信可復(fù)(此圖路閏生前輩為序并詩。)。
嗟余老廢學(xué),馀光托炳燭。
千里為題句,停云藹遐矚。
何繇鄭公鄉(xiāng),書帶親芬馥。
⑴ 楹聯(lián)集句:「使有菽粟如水火,先知稼穡之艱難?!?/div>
⑵ 取東坡《和陶勸農(nóng)》詩「聽我苦言,其福永久」之意,名其堂曰「福永」。
綠意軒中。養(yǎng)疴兼旬。民汝以是帖來。要識于尾端。系藹士公一辟眾妙門。人固罕睹其窔奧也。噫許小癡(鍊),張梧園(愚)亦自有翰墨緣。(帖中附小癡,梧園各一幅。)潦寫一絕完璧。
嘆息人間奇絕事,畫書詩悟一源同。
后來展卷休容易,玉氣珠光盡此中。
叔孫通 其一 (戊申) 清末 · 鄭孝胥
三代不相復(fù),古禮雜秦儀
皇帝欲自貴,稷嗣誠先知。
置酒長樂宮,歡嘩孰敢施。
諸生服其圣,希世惟委蛇。
儒者可守成,此言亦庶幾。
何殊蓄俳優(yōu),面諛良可悲。
兩生惡污我,自謂不忍為。
各行其是爾,史遷煩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