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翚

相關人物:共 35 位。
共 3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2—1680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太倉人,字遜之,號煙客,一號西廬老人。
明崇禎初以蔭官至太常寺少卿。
入清后家居不出。
善畫山水,得元黃公望墨法。
與王鑒合稱二王,為婁東派畫家。
又與王鑒、王翚、王原祁合稱四王。
有《西田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8—1677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太倉人,字玄照,改圓照,自號湘碧,一號染香庵主。
王世貞曾孫。
明崇禎舉人,曾官廉州知府。
不久辭官歸里,蕭然世外。
善畫山水,與王時敏齊名,又與時敏及王翚、王原祁合稱四王。
詞學圖錄
王鑒(1598-1677) 字玄照,清朝后改名為元照,又作圓照,號湘碧,因齋名"染香",所以又號"染香庵主"。
王世貞孫,王時敏族侄。
以畫名,與王時敏、王翚、王原祁稱"四王"。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秉貞(1607年—1655年),字元之,號坤安(坤庵)。
江南安慶府桐城縣(今屬安徽?。┤?,明末清初官員。
張秉貞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于崇禎四年(1631年)考中辛未科二甲第五名進士,戶部觀政,初授戶部貴州司主事,歷任廣東司員外郎、山西司郎中,遷餉司。
崇禎九年出任湖廣蘄黃江防道右參議,十二年升山西副使、順德兵備道,歷官順廣道,浙江巡撫。
弘光元年(1645年)乙酉于杭州率眾降清,順治二年(1645年)補禮部儀制司郎中,升通政司左參議,順治十年(1653年)二月升任兵部左侍郎,五月升授刑部尚書,任內治獄公正。
十一年八月改兵部尚書,十二年卒于官,謚僖和。
著有《石谷問答》、《石林漫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無錫人,字羲逸。
畫人物仕女,密致而不流于刻劃,與惲壽平花卉、王翚山水并稱。
兼工水墨山水。
人物簡介
華胥(1627-1687),字羲逸,一作希逸,無錫人,畫家,擅長人物、仕女。有《書余譜》一卷。(國朝常州詞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2—1718 【介紹】: 清蘇州常熟人,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
詩畫書法、竹刻鼓琴皆善。
少時學詩于錢謙益,字畫于王鑒、王時敏。
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繼至澳門進耶穌會;前后在嘉定、上海等處傳教三十年。
所畫山水,學黃公望、王蒙,又得唐寅意趣,丘壑層疊,風味醇厚。
書法蘇軾。
后人以之與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惲壽平合稱“清六家”。
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畫跋》等。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九
吳歷,字漁山,號墨井道人,常熟人。有《墨井詩鈔》、《三巴集》。
詞學圖錄
吳歷(1632-1718) 字漁山。江蘇常熟人。所居有言子墨井,故號墨井道人,又號桃溪居士。少孤,母以節(jié)著。清潔自好,于世俗多不厝意。嘗問學于孝廉陳確,問詩于宗伯錢謙益,學畫于太常王時敏,學琴于高士陳砥阮,皆得其指授。有"四王吳惲六大家"之稱。著《桃溪集》、《三巴集》、《墨井畫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0或1636—1707或以后 【介紹】: 明末清初全州清湘人,本名朱若極。明靖江王之后,出家為僧,釋號原濟,一作元濟,又有道濟一號,或出于后人誤傳,字石濤,別號瞎尊者、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半世云游,飽覽名山大川,是以所畫山水,筆法恣肆,離奇蒼古而又能細秀妥貼,為清初山水畫大家。畫花卉也別有生趣。對繪畫理論卓有所見,主張遺貌取神,著有《畫語錄》。晚年定居揚州,對明朝覆亡雖尚存隱痛,于康熙南巡亦往接駕。生卒年歧說甚多,上述分別為近人傅抱石、鄭拙廬所考,別有1642年生之說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六
道濟,字石濤,號清湘老人,又號大滌子,又號苦瓜和尚,又號瞎尊者,又號石公上人。靖江后人,明楚藩后。
詞學圖錄
石濤(1642-1707) 原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乙酉(一六四五)為僧后,更名元濟、超濟、原濟、道濟,自稱苦瓜和尚,又號大滌子、清湘遺人、清湘陳人、靖江后人、粵山人、湘源濟山僧、清湘老人、晚號瞎尊者、一枝叟、零丁老人等。
游南京時,得長竿一枝,因號枝下叟,別署阿長,鈍根,山乘客、濟山僧、石道人、一枝閣。
廣西全州(今全縣)人。
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父亨嘉因自稱監(jiān)國,被唐王朱聿鍵處死于福州。
時石濤年幼,由太監(jiān)帶走,后為僧。
凡山水、人物、花果、蘭竹、梅花,無不精妙。
有名句云"搜盡奇峰打草稿"。
明末清初畫壇革新派代表人物。
王原祁嘗云:"海內丹青家,不能盡識,而大江以南,當推石濤為第一。
予與石谷皆有所未逮。
"其推重至此。
尤工八分隸,擅詩文,每畫必題,時寓亡國之痛。
著有《畫語錄》,精癖卓絕,詞義奧衍不易解。
黃鶴樓志·人物篇
石濤(約1642—約1718) 清代畫家。姓朱,名若極。法名原濟,亦作元濟,號石濤,又號苦瓜和尚、大滌子、清湘老人等。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系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書畫大家,亦善詩,在畫史上與清初的弘仁、髡殘、朱耷并稱“四僧”??滴踉辏?662)深秋抵武昌登上黃鶴樓,被名山勝景吸引,作詩《登黃鶴樓》,感嘆鶴去樓空,抒發(fā)悲涼惆悵之情。并曾依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意繪成一幅山水畫,熔詩情畫意于一爐,堪稱與李詩珠聯(lián)璧合、相映生輝的佳作。
槜李詩系·卷三十一
道濟,字法舟,秀水人,祝發(fā)芝溪東禪寺,晚居天寧,有《剩語》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2—1715 【介紹】: 清江蘇太倉人,字茂京,號麓臺。
康熙九年進士,授任縣知縣,官至戶部侍郎。
善畫山水。
在朝屢被召鑒定內府名跡,充《書畫譜》、《萬壽盛典》總裁。
與祖父王時敏及王鑒、王翚合稱“四王”。
詞學圖錄
王原祁(1642-1715) 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
江蘇太倉人。
王時敏孫。
康熙九年(1670)進士,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
以畫供奉內廷。
康熙四十四年奉旨與孫岳頒、宋駿業(yè)等編《佩文齋書畫譜》,五十六年主持繪《萬壽盛典圖》為康熙帝祝壽。
擅山水,承家法,學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干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
多弟子,形成婁東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tǒng)派中堅人物。
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合稱"四王",加上吳歷、惲壽平又稱"清六家"。
有《掃花庵題跋》、《雨窗漫筆》《罨畫集》《麓臺題畫稿》等。
維基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號麓臺,一號石師道人,江蘇太倉州(今江蘇太倉市)人。清代政治人物、畫家,“四王”之一。王時敏之孫。王揆之子??滴蹙拍辏?670年)進士,授任縣知縣。行取給事中,不久改中允。歷官有聲。曾為宮廷作畫并鑒定古畫,后任書畫譜館總裁。官至戶部左侍郎,人稱“王司農”。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入直南書房,康熙帝常觀其作畫。次年奉旨與孫岳頒、宋駿業(yè)、吳暻、王銓等《佩文齋書畫譜》100卷,康熙五十年(1711年)又主持《萬壽盛典圖》總裁。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于官?!?a target='_blank'>清史稿》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7—? 【介紹】: 清江南江都人,字上吉,一作尚吉,號慎齋??滴踔泄┓顑韧?,善畫山水及人物,尤工寫像,為時人所重。
詞學圖錄
禹之鼎(1647-1716) 字尚吉,一字尚基,一作尚稽,號慎齋。
廣陵(江蘇興化)人,后寄籍江都。
康熙二十年官鴻臚寺序班,以畫供奉入直暢春園。
幼師藍瑛,出入宋、元諸家。
其寫真多白描,秀媚古雅,為當代第一。
擅山水、人物、花鳥、走獸,尤精肖像,一時名人小像多出其手。
嘗為王翚作《騎牛南還圖》,又有《王會圖》一卷,稱杰作。
有《放鷴圖》(寫王士禛肖像)、《王原祁藝菊圖》等傳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7—1697 【介紹】: 清江南常熟人,字文寧,號湘源,一號雪坡,又號海粟居士。
工畫山水。
王翚獨步一時,自度不及,乃改畫竹,久之,所學大就。
工詩,格高調逸。
有《海粟集》、《柳南隨筆》。
清詩別裁集
字文寧,江南常熟人。著有《海粟集》?!鹗Y文肅題其集中云:“不作廊廟歌,云是騷人詞,寫出肝膽語,愿得知己知,不得知己知,甘受他人嗤?!庇^此贈言,其詩可知矣。其人亦可知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50或1660—1730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尊古,號曠亭,又號獨往客、凈垢老人。
王翚弟子,游天下名山水幾盡,畫山水筆下有生氣。
曾受年羹堯聘,中途聞其所為,立即折還。
共 3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