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806—1861 【介紹】: 清廣西平南人,原名上升,以避上帝諱改得天,又避“天”字改得恩。僮族。農(nóng)民出身,加入拜上帝會,參加金田起事,封御林侍衛(wèi)。以善于逢迎,為洪秀全所信任,升遷極速,歷指揮、檢點、春官又正丞相、贊天燕、贊天安、贊天義、朝長。咸豐七年,擢至正掌率,總理同事。九年封贊王。招權納賄,無所不為。
人物簡介
【生卒】:約1806—? 【介紹】: 一說原名芳球。清廣西人,一說廣東花縣人。洪秀全姊夫。早年入拜上帝會,封御林侍衛(wèi)。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于砂朱巷設機匠衙,被封恩賞丞相,督理織營。后不詳。一說楊、韋事變后回鄉(xiāng)傭耕。
人物簡介
【生卒】:1812—1864 【介紹】: 名一作仁正。廣東花縣人。洪秀全堂兄。參加拜上帝會。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封國宗。同治元年封恤王,掌管天王袍服及廚房。天京陷落后,隨幼天王出奔,至江西石城被俘,被殺于南昌。
人物簡介
【生卒】:約1814—約1853 【介紹】: 清廣西郁林人。參加洪秀全金田起義。清咸豐三年占武昌,升殿左三指揮。克南京后,升殿左三檢點。旋奉命北伐,接應林鳳祥、李開芳部,為敵所阻。后升秋官正丞相,得北伐軍接應,入河南。又渡黃河入山西,封剿胡侯。后不詳。同治二年,追封撫王(一作麟王)。
人物簡介
【生卒】:約1815—1852 【介紹】: 清廣東花縣人,又名乙龍。家道殷實。自幼讀書,經(jīng)史、天文、歷算、地理、兵法等書,無不涉獵。以屢試不中,為塾師。道光二十三年參與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旋共赴廣東各地傳教。又轉往廣西,在紫荊山一帶組織織群眾。兩次被捕,均以會眾營救脫險。后與洪秀全回紫荊山區(qū),籌劃起義,與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結拜為兄弟。金田起義后,任后軍主將。太平軍攻占永安州后,被封為南王、七千歲。他創(chuàng)制“天歷”,輔佐洪秀全訂定軍制、官制、禮制。在向湖南進軍途中,在全州城外中炮受傷;不久,在蓑衣渡遭清江忠源軍襲擊,傷重而卒。
人物簡介
釋禰修,字德鐙。姓袁氏,金陵人。披剃天印山東霞寺,受具華山,繼衣缽于靈谷慈善成。性悲憫感物,平昔扶持忠義,周恤喪亡,引為已事,視若固然。當咸豐初年,洪秀全竊據(jù)金陵,負隅死守,官軍于朝陽門外,掘長壕困之,日事攻戰(zhàn),凡陣亡及軍營病沒者,多厝寺傍。禰修悉書其姓名于冊,使后有所稽考。枯骸在野,拾而葬之。事平請于曾文正國藩重建龍神祠,主寺三十馀年,寇至不去。舊有《寺志》十四卷,深自護持,不敢失墜。光緒乙亥,傳法光蓮。靜修一室,人罕得見。寂于庚辰九月二十一日,年六十六,葬玉帶橋之南。
人物簡介
【生卒】:約1816—? 【介紹】: 清廣西潯州人,一作象州人。原名賢達,因避翼王石達開諱而改名。粗通文墨,在拜上帝會時與洪秀全、馮云山密撰《天條書》、《三字經(jīng)》等。咸豐元年永安建制時,負責定禮作樂。后升職同檢點,封恩賞丞相后又封春官丞相,鎮(zhèn)國侯。旋以夫妻同宿犯天條被革職。奉命刪改《六經(jīng)》,后不詳。
人物簡介
【生卒】:約1816—1856 【介紹】: 清廣西平南人。武秀才。早年加入拜上帝會,從洪秀全金田起事。咸豐元年永安建制時任春官丞相。定都天京后,率軍西征,克安慶,封護國侯、豫王。咸豐五年在湖口、九江大敗湘軍水師。后隨石達開出師湖北,轉戰(zhàn)江西,不久病死于臨江。一說死于楊韋事變。
人物簡介
【生卒】:約1816—約1908 【介紹】: 清廣東花縣人,原籍惠州,一作嘉應州。洪秀全妻弟。頗讀書史,又通醫(yī)術。參加拜上帝會和金田起事。任內(nèi)醫(yī)。旋任指揮,統(tǒng)兵作戰(zhàn)。清咸豐三年,督水軍自武昌東下克南京,封夏官副丞相。后與胡以晃等西進,以久攻南昌不下,調(diào)回天京。不久又奉命援揚州,于三汊河大敗清軍,升調(diào)東殿尚書。太平天國失敗后,避居九龍。晚年回鄉(xiāng)病卒。
人物簡介
【生卒】:1816—1854 【介紹】: 清廣西桂平人,原名天申。太平軍將領,避太平天國“天”字諱改名。曾讀書史。參加金田起義后,初任兩司馬,旋升卒長。奉洪秀全命,編纂詔書。定都天京后,升職同指揮,后遷地官副丞相。清咸豐四年至湖北安民。攻克武昌后,與石鳳魁守城。同年,武昌被湘軍攻陷,以失守罪被楊秀清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