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汪遠孫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七十翁非浪走時,夜窗自恨賦歸遲。
睡稀枕上無春夢,吟苦樓前有月知。
茅索愿追田畯喜,瓜薪遙念室人悲。
卻須天上綸言手,小為農(nóng)氓緩繭絲(自注:茅索,晝爾于茅,宵爾索绹。田畯,田大夫,今嗇夫也。瓜薪,《詩》有敦瓜苦,蒸在栗薪。敦,圓貌??喙希怂皇?。蒸,久也。栗薪,周豳土之薪也。言有圓形之苦瓜,久在栗薪之上,無人采食,喻征夫久在東山不歸也。)。
注:虛谷與牟獻之同庚,其寄壽獻之詩序云:「前浙東憲使大卿陵陽牟公獻之先生,寶慶三年丁亥正月十一日生,其賢子孫以丙申正旦奉觴為親庭慶七十。紫陽方回亦以丁亥年前五月十一日生為雌。甲子,偶寓武林,不能趨霅上附賀客之尾。唐白樂天、劉夢得同生大歷七年壬子,至武宗會昌元年辛酉,皆年七十。是歲樂天有詩云:『大歷年中騎竹馬,何人得見會昌春?!唤褫m用此事為詩奉寄。」其頷聯(lián)云:「詩名我愧劉賓客,心事君真白樂天。」周草窗《癸辛雜識》謂虛谷怒仇仁近之褒牟貶己,嘖有煩言。未知其果否也。
詠史(下) 其四 荀彧 宋末元初 · 陳普
七言絕句
河岱諸人無一賢,鄄城戰(zhàn)格與云連。
云長翼德如文若,玄德翱翔早十年(自注:關(guān)羽、張飛,勇而不智,劉備失徐州,亦羽飛二人不能守。使二人在下邳,如文若在鄄城,使備不失徐,如操不失兗,則事未可知。要之,曹操初興,隨得荀彧、程昱、棗祗、董昭輩,皆智士;玄德創(chuàng)業(yè),僅有羽飛趙云二三勇士。及操已成天下,無措手處,始得孔明龐法諸公,所以不同?;蛟唬簠尾家u下邳,出于不料;操搗下邳,乘其未集也。曰:使荀彧與呂布同處,豈肯信而不虞,操襲下邳,方有袁紹之憂,不能久也。使文若、孔明守下邳,其卻之有馀矣。)
詠史(下) 魯肅 宋末元初 · 陳普
七言絕句
龍虎鹓雛總可人,當(dāng)陽傾蓋便蘭金。
荊州尺寸都相付,始是當(dāng)年子敬心(自注:劉表未死,先主、孔明共談草廬之中,已以荊益為囊中物,非奪之也,事勢然也??酌髑缶扔趯O權(quán),云:將軍能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心,必破操,操破,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非張本也,亦事勢然也。表死,操破玄德,當(dāng)有荊州,明矣。魯肅聞表死,言于孫權(quán),請往說劉備,使撫表眾,共治曹操,是人心之所同也。烏林之役,周瑜水軍三萬,關(guān)羽與劉琦亦二三萬,孫劉相與協(xié)力,孫氏又以自救,一勝之后,便當(dāng)使玄德主荊。而周瑜幸勝專功,不惟不以荊州授玄德,又欲由荊取蜀,進據(jù)襄陽,是欲置玄德于無立錐之地。當(dāng)是時也,周瑜為不遜,而魯肅之心欿然于玄德矣。玄德遲留信義,隱忍不授。然使周瑜不死,終守其說,則以劉葛關(guān)張之智勇,亦必有以處之矣。幸而瑜死肅繼,始勸權(quán)以荊州借備,此子敬之本心,猶曰借者,君臣之際,其辭當(dāng)然,其意則實以乘赤壁之勝,遂據(jù)荊州,以玄德為負也。玄德之風(fēng),肅所素欽,當(dāng)陽相見,加以孔明,傾蓋成交,聯(lián)鑣東下,遂勸孫權(quán)一心拒操。蓋孔明與孫權(quán)言者,一時之大略也,途中與肅議論,當(dāng)尤詳悉。肅之勸權(quán),亦聞孔明緒論也。肅于此時,必曰:玄德君臣之才之美,顛沛失所,誠為可惜。故為孫氏謀臣,而乃心劉葛,終始不忘。觀其與孔明定交,曰:我,子瑜友也。言龐統(tǒng)于玄德,曰:士元非百里才。玄德取蜀,孫權(quán)怒其背己,來爭荊州,置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吏,關(guān)羽盡逐之。肅,孫氏人也,不惟不與羽絕,且勸權(quán)以曹操尚在,宜且撫輯羽,與之同仇,不可失也。權(quán)惑呂蒙之言,深忌羽,以書問肅,肅以不足忌答之。不足忌者,護之也。由此觀之,魯肅之心,愛玄德君臣,而欲其有成也久也。羽恨孫權(quán)不讓,每加無禮。而肅常撫之,豈非愛云長之才,抱公瑾之負,故然乎。不幸子敬死,呂蒙繼之,遂為曹氏圖羽。羽死,而玄德遂失荊州,漢之大勢去而曹氏之計成。然則肅遲數(shù)年不死,則羽不亡,非獨劉氏之福,曹氏成否未可知也?;蛟徊僮吡粜旎?、曹仁守江陵,周瑜、程普攻之,歲馀乃下。甘寧取夷陵,曹仁追兵圍之,瑜破之得解,取荊州者,孫氏力也。曰:此周瑜之不遜也。赤壁之役,茍以荊州授玄德,曹仁、徐晃,玄德、孔明辦之有馀矣,豈獨周瑜為能乎。玄德依然君臣寄寓,如劉表在日屯新野時。及劉琦死,權(quán)始以備為荊州牧,此逼于天理人情之不能已也。周瑜復(fù)少紿之地,瑜之心,直欲置玄德于死地而后已也。曰:關(guān)羽不死,豈孫氏之利乎。曰:玄德、關(guān)羽,義人也,孫氏不謀所以害之,則弟兄之國爾,何不利之有。周瑜寄寓養(yǎng)虎之云,以小人之腹量君子之心也。此事前輩皆未之考。)
絲布皆可服,本自機上分。
布作縞素色,絲成羅綺春。
載染紅紫艷,花色爭鮮新。
紫綺裁窮褲,紅羅制舞裙。
細腰同結(jié)束,密與支體親。
回顧衣桁間,縞袂積埃塵。
羅綺雖見愛,私褻不可陳。
布素雖見棄,拂拭有馀芬(言文采炫于一時,不如太質(zhì)之可久也。此六義中比體,不用說明正意。)。
清閟閣對雨(六月十七日)(乾隆丙申)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五日期非舛(嘗謂夏月五日一雨實佳昨十二日雨),三庚景最清。
詩成倪子處,畫玩米家情。
遠喜山禾潤,近觀水卉榮(前池今歲種荷正開)
高峰對僧帽(僧帽峰云羃則雨久否則速晴今見峰知雨弗久也,可卜即開晴。
去歲因阿睦爾撒納由哈薩克竄入俄羅斯境內(nèi)執(zhí)言索取爾時浮議或慮致啟邊釁然俄羅斯以逆賊素稱兇狡留之以資其力未即縳送此更不可不力索矣因命典屬嚴(yán)辭疊促茲以逆賊患痘身斃俄羅斯遂傳送其尸修詞遣使以祈永睦蓋彼有大圖則不屑守和約而奇貨既亡則毋寧遵舊盟此事理之易見者設(shè)使不向取則并此亦不俘獻矣從此俄羅斯之和好益固準(zhǔn)噶爾馀孽攜貳自消而為庸懦姑息之浮言者當(dāng)自知愧赧撫茲事跡略志顛末既以抒因時斷制之懷且用昭示來茲俾知息事因循實不足與語詰戎固圉之道也
聯(lián)猭善走更工藏,蘇對潛逃又北荒。
詎識羅叉和約固,獻來萬里逆尸僵。
功如彭寵遼東豕(執(zhí)達瓦齊之役阿睦爾撒納原不可謂無功而伊犁既平遂懷攜貳然使任事者能遵朕旨而中事機亦不致僨事三年之久也,心是溫禺天外狼。
遺孽廓清永砥屬,持盈益勵敬皇皇。
臺郡彈丸稱要地,外通海國內(nèi)閩疆。
康熙始用廟謨定,雍正繼稽吏治詳。
然以流民多雜處,遂教奸匪叛無常(臺灣流寓本多福建漳泉廣東惠潮無業(yè)之民各分黨翼械斗成風(fēng)以至紏眾不法如往時朱一貴吳福生及近年黃教林耀楊光勛之徒不時竊發(fā)然朱一貴而外未若此番林爽文就擒直待經(jīng)年之久也。
即予五十年中屢,未若斯番賊燄狂。
回蹕至避暑山莊作(乾隆辛亥)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罷圍沿路閱年豐,廿日風(fēng)光又不同。
草綠平輸霜柳綠(茲逮九秋草已漸黃柳色尚綠蒙古語謂柳為務(wù)達莫多莫多謂柳務(wù)達謂久也榆楸葉俱黃而柳尚綠是禁久也孰謂蒙古語無關(guān)名義蓋不知耳),楓紅低映晚荷紅。
詩情雖共秋深減,畫意如爭山老工。
杜甫重陽漫相擬,卻緣佳節(jié)興偏雄。
⑴ 中秋后啟蹕往木蘭沿途所見秋稼茂長飽綻茲將兩旬俱已收割登場蹕途經(jīng)覽深為欣慰
⑵ 湖中晚荷猶有放者丹楓相映景色尤佳
對荷(嘉慶戊午)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武列分來外澗汪,溫泉匯出內(nèi)湖洋。
由來二水即一水,那論彼良與此良。
山影不妨隱秋早,沼華或致破冬芳(山莊荷花于六月始開雖覺稍遲然至八九月間尚芬葩未已向年自木蘭回蹕時園內(nèi)荷花猶與菊花同放蓋開遲謝亦遲亦以地有溫泉故花特耐久也。
設(shè)如君子論其德,遲早之間此耐長。
⑴ 熱河以地有溫泉得名或以為即濡水之源其說非是曾于戊子駐山莊時遣喀喇沁郡王拉特納錫第內(nèi)大臣努三等往尋熱河源則得之于察汗陀羅海蒙古語察汗謂白陀羅海謂首蓋以山阜得名其地距熱河二百里而贏流經(jīng)固都爾呼達巴漢麓蒙古語固都爾呼者伏行達巴漢者嶺也遂名固都爾呼河西南至于中關(guān)東茅溝河水自玳瑁溝出西南流注之又合而南流賽音郭勒河水自三道溝出南流折而西南與湯泉合又西注之蒙古語謂好為賽音河為郭勒湯泉蓋出山莊東北湯山者也三源既匯又西南流沿山莊東北歷錘峰下山莊行宮內(nèi)亦有溫泉流出匯之于是始有熱河之名酈道元水經(jīng)注云濡水又東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又東南流徑列溪謂之武列水東南歷石梃下層巒之上孤石云舉高可百馀仞其水合流入濡按道元所言石梃即今錘峰其曰三川即今固都爾呼茅溝賽音郭勒三源是熱河之為武列水無疑至濡水即灤河來源甚遠其與熱河合流處乃在喀喇河屯東南數(shù)十里之鳳凰嶺則熱河乃會濡水而非濡源審矣詳見舊作熱河考
⑵ 山莊群峰回互地居高迥較他處早寒不待嚴(yán)冬即有輕水凝結(jié)波光山色隱現(xiàn)殊觀氣候早晚固自不同也
雨中塞上行(乾隆庚辰) 清 · 弘歷
夜雨連晨勢未已,行旌先發(fā)難中止。
文侯罷獵必親往,我亦何妨一仿此。
白榆綠柳時逢迎,快哉雨中塞上行。
杜老前后則何有,周王左右堪同賡。
制衣策馬跋泥淖,誰言秋雨弗濕帽(國語有秋雨不濕帽之諺謂秋雨不能久也
行宮駐蹕豈不佳,習(xí)勞先(去聲)眾從吾好。
鑾儀衛(wèi)率校尉隨,輕輿逸坐那肯為。
內(nèi)扎薩及外厄魯,櫜鞬扈從瞻威儀。
巒姿林態(tài)渾難狀,配藜旁魄復(fù)滌蕩。
萬馬奔騰如萬舟,雪浪銀山陵漭沆。
北人使馬南人船,一合相真成大觀。
山村老農(nóng)笠底笑,明春種早不待言。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