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查景

共 9 首
今朝偶爾讀清詞,政是頭風自去時。
巫峽方酣云雨夢,秋來恐負故人期。
夏秋多陰冬更熱,郊西水落生晴煙。
予方散帙趁薄日,汝到彈棋坐暮天。
冥鴻高舉樂太劇,蟄蟲暫出癡可憐。
烽火東連門早閉,為催釀黍充殘年。
寄鄭郎中士瞻齊泰謫居(癸酉) 清 · 崔錫鼎
七言律詩
前夜離心耿在腔,憶君哀淚每垂雙。
共知一病同潼水,誰料孤忠吊楚江。
跡苦戴盆嗟未暴,情懸陟屺定難降。
藥山西去三千里,消息何由到故邦。
憶得交龜關(guān)帝祠,愧無佳政告君知。
雍容久負清朝望,盤錯新看利器推。
溪上尺書才宿昔,山陽長笛忽悽悲。
公侯必復終無驗,與奪何由問化兒。
喔喔村雞和石舂,牛鳴時復動黃鐘。
無人解聽成新譜,落月蒼茫下遠峰。
良辰曖欲暮,嘉會不可違。
逝將蕩幽默,振策出郊畿。
惠好有同志,綢繆結(jié)風徽。
逶迤客馬倦,屈曲野徑微。
陟坡送遠目,并溪挹凈輝。
乍見江一曲,或入山四圍。
曠然出谷口,朝日射我衣。
秋風忽高厲,云陰拂崔巍。
鳧雁鬧稻田,雞犬靜村扉。
楓岸佳可賞,菊籬亦芳菲。
時見墟落間,田夫立依依。
箬笠驅(qū)黃犢,一生無是非。
余心竊樂之,顧慚猶塵鞿。
經(jīng)過多會神,逍遙憺忘歸。
何況到別墅,酒熟溪魚肥。
漭漭乾坤暮,賢侄果安之。
瑤光逐逝水,形往不顧歸。
影響日以遠,芬澤日以衰。
侄年今(今恐方)四十,常為身后思。
當日聞之笑,今日念之悲。
生時未有兒,死后方有兒。
生時不見汝,死后知汝誰。
郁郁庭東樹,亦抽庭南枝。
根本在地中,氣脈通百支。
上堂拜大父,藹藹生孝慈。
孝慈增感傷,一座淚淋漓。
詩書有付托,祖考有憑依。
努力持門戶,高大以為期。
⑴ 安侄連舉二女而未舉子。每以身后事為憂。余笑曰。汝年方壯。何憂無子。當時以為是妄想也。今而后知其言之有所思也。故篇中及之。
大癡本是學佛人,虞山山寺住兩旬。
僦金亦是佛偈語,信筆所觸來天真。
密林陡壑雖未見,見此已備諸家皴。
橫峰側(cè)嶺極重掩,細苔遠樹皆全神。
偶然巾拂對七檜,聊以托意師無塵。
后十三年為補筆,八十三叟追前因。
兩峰道人舊所玩,廿載重覿裝如新。
縑絲磨馀氣逾厚,金剛杵語非知津。
我以斯意書髓證,嘗于顏楷晉法論。
靜堅之名遺畫譜,稽首至元閏戊寅。
當如休公句呈佛,蘇齋一笑君應聞。
書后特題三百顆,使君千里慰相思。
新霜不管人全老,橘綠橙黃又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