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侗

共 14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朝尋齋外飛野鶩,人跡不到如窮谷。
中有老友王太丹,經(jīng)年臥對蕭蕭竹。
故鄉(xiāng)故人吳賓賢,往往慟哭來齋前。
客問哭何為,哭我老友不能歸。
妻子就食去,老友將與他鄉(xiāng)狐兔蒿艾相因依。
哭聲遠傳赤岸鄉(xiāng),吳子次巖中夜獨起心徬徨。
不重黃金重白骨,一緘百里忽寄將。
汪子次朗同心侶,車過朝尋腹酸楚。
可憐西風(fēng)雨雪天,袖底馀錢盡皆與。
吁嗟乎次巖,從未一識王太丹。
太丹平生友且為云為雨,況身沒已久,安能戚戚戀戀遙相關(guān)。
吁嗟乎次朗,心悲朋友死為客,曹叟昔喪淮南陌。
賴子贈金錢,旅櫬歸窀穸。
至今山中未死者,稱子義俠猶籍籍。
吁嗟乎賓賢,不能葬友徒愀然。
若非二子,交何繇全。
始信兄弟,多在四海間。
吁嗟乎太丹,今就舊山。
高低野草白,左右溪流寒。
詩魂月下來,長夜方漫漫。
西京無書家,但有急就凡將篇。
其后闕里辟,乃得五鳳二年磚。
滕公石室閉已久,文體倜詭乖自然。
芝英鶴頭書,歲遠俱沉堙。
孰能抉淵奧,冥索崔張先。
候官林侗媕蒼雅,袖中忽出甘泉瓦。
長生未央字當(dāng)中,逸態(tài)橫生恣涂寫。
定州漢廟不足珍,銅雀香姜盡流亞。
吾聞甘泉本是祖龍之所遺,武帝因而恢拓之。
非無益壽延壽字,今已蕩盡蠲錙釐。
金銅仙人去渭水,椽桷自毀化作龍鱗而當(dāng)知。
是瓦定有鬼神護,不然安得團圞如鏡,勿使纖毫虧。
伊誰擅此隸法古,毋乃史邈丞相斯,下至元封人物能爾為。
侗也耽奇莫與并,手拓硬黃墨一挺。
裝池作冊索客題,重之不異焦山鼎。
吾生亦好金石文,南踰五嶺西三云。
手披叢篁斬榛棘,殘碑?dāng)囗偎亚飰?,攜歸蓬屋少香蕓。
壁魚散走饑鼠嚙,蟲涎粉蛀徒紛紛。
侗子侗子真好事,殿闕遺墟靡不至。
短衣匹馬尋昭陵,陪葬諸臣表銜位,旁及降王一十四。
右先咄毖左什毖,殿以那順范頭利。
舊史缺漏新史刪,侗也為之考其次。
試入儲藏蘭話堂,長物何論僉一笥。
君家嚴(yán)君政不苛,至今秦地猶謳歌。
年過八十尚健飯,丹砂不餌朱顏酡。
兼珍之養(yǎng)樂事多,長生瓦兆本為此,請君一日三摩挲。
曾祀梁州色未工,移為窗下接談叢。
司晨既已慚嘉號,斗月猶能散舞氃。
幸比靈芝于我小,竟誇梅瓣不能紅。
人間擬物當(dāng)其似,堪笑人間盡擬中。
留別林同人 清初 · 查慎行
五言律詩
結(jié)交逢老輩,再見倍相親。
開口問前事,聞聲知故人(林年將八十目已喪明)
衣冠非宿昔,眠食尚精神。
洪浦通潮海,毋辭惠訊頻。
⑴ 唐書地理志侯官西南有洪塘浦自石岊江東經(jīng)甓瀆至柳橋以通舟楫即今之洪山橋也
秋懷詩 其七 清初 · 查慎行
七言律詩
管鮑雷陳原有數(shù),臨岐執(zhí)手語分明。
后來此會知何地,同輩如君豈好名。
薄俗誰堪論古道,浪游吾恐負(fù)平生。
但令出處存初約,應(yīng)諒天涯共此情(客夏同人餞別于飧和堂聞故鄉(xiāng)社事紛然感懷同志作詩寄主人朱與三)。
履綦陳跡已多時(乙丑秋先生召同人于此地雅集),十載重游醉不辭。
初綻柳如時態(tài)軟,未開花為閏年遲。
罷官樂事苔邊杖,去國閒情局外棋。
又是一番寒食過,餳簫聲里雨如絲。
去住何關(guān)此一官,衰年只別友朋難。
煙霄過眼看如霧,草木論心臭比蘭。
身在夢中誰獨覺,事當(dāng)局外每長嘆。
是間著我初無謂,獅子林中一野干。
⑴ 禪宗語錄有野干隨逐獅子終不成獅之語
白頭白盡想巢南,早署庵名未有庵。
朝跡已收雙屐在,歸裝猶累一僮擔(dān)。
高僧瓶缽原初約,老圃桑麻豈腐談。
多謝故交頻戀別,尚容諧謔互相參。
江湖宛在小窗前,便欲從君借榻眠。
夢作白鷗歸未得,鱸鄉(xiāng)亭外水如煙。
一春命侶原多暇,半日看花奈少緣。
我為頹唐姑避席,讓君獨作海棠顛(出劍南集)
共 14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