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星漁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齊年老友李西臺(tái),陋室重將粉壁開。
苦抱遺經(jīng)如睡著,忽驚華構(gòu)似飛來。
幽香已動(dòng)新籬菊,美蔭仍連隔院槐。
羨煞南垣眉季好,三孫環(huán)笑晉霞杯。
三人六十有三同,馀子年鈴上下中。
朱屨七旬宜異席,黃花一畝自成宮。
鄂跗并占蓬山貴,蘭玉爭看采筆雄。
想見介眉多樂事,下階屐齒莫悤悤(姻黨中,胡恕堂、李西臺(tái)與余同庚,皆六十三。易念園六十八,黃南坡六十七,羅研蓀、李季眉皆五十七。九月初四,君七十誕辰,為最長。哲弟黼卿、恕皆,皆由詞垣通籍。文郎五人,俱少慧能文。)。
懶到吟朋互擠推,一年詩社待誰開。
鹿鳴坐看馳文陣,猿臂惟宜把酒杯。
講舍城南方冷落,書壇硯北哂崔嵬。
秋來耆耇多初度,贏得稱觥月幾回。
羨君矍鑠老耽文,靜室觀香息眾紛。
步到上元初甲子,探馀太始古邱墳。
勘書容易銷良夜,曝畫安詳趁夕曛。
一笑煙云成過眼,要令后起識(shí)前聞。
諸將新紓圣主憂,東南清遍大江流。
疊聞上賞頒金鳳,尚念西軍走木牛。
無數(shù)少年新翠羽,慰它思婦大刀頭。
老來共睹中興象,重理磯邊舊釣鉤。
深秋風(fēng)味到林泉,初月娟娟已可憐。
桂子漸開香綻粟,菊花何礙小如錢。
新詩和韻無平險(xiǎn),苦酒開懷孰圣賢。
與子白頭堪跌宕,兒孫傳硯即良田。
舟中雜詩 其二十七 (甲子) 清 · 何紹基
七言絕句
釣樓閒閱古圖書,怪石蒼松韻有馀。
老去難尋素心友,鄉(xiāng)居未必勝城居李季眉居釣樓待石園,勤收書帖。聞將移居鄉(xiāng)莊,余每阻之。)。
《圉令趙君碑》,見于洪氏《隸釋》,后遂無箸錄者,蓋石已毀矣。道光壬辰春仲,先文安公按試寧波,余隨侍登范氏天一閣,見此碑及《劉熊碑》。單紙宋拓,俱有破損。閣上置長案,不設(shè)坐具。書帖不得下樓,無緣假歸審訂。奇跡經(jīng)眼,時(shí)入睡?,忽忽三十年矣。其年冬,在都得蘇齋雙鉤《劉熊碑》于琉璃廠肆。適澧州蔣錦秋觀察收得汪孟慈處宋拓《劉熊碑》及宋拓魯公《祭侄文》,許我到粗旗桿廟寓中手鉤《祭侄文》,肴酒供客甚恭,主人不出門半步,而《劉熊碑》則固靳不與鉤。余以甫得翁鉤本可玩,不復(fù)強(qiáng)索。后屢游吳門,頗聞?dòng)小囤w君碑》,以尤物不敢過問也。咸豐辛酉歸長沙,知易小坪令嗣處有立軸本,浼李季眉借到。小坪得之蔣奇男。奇男者,伯生之子。伯生得之黃小松。道光二三年間,伯生居濟(jì)南西關(guān)外之燕園,余與先弟子毅偕周通甫、楊徵和、張淥卿諸君談碑看畫,過從無虛日,顧未見此碑,其時(shí)蓋尚未收得也。小松得之張芑堂,芑堂得碑在乾隆丁未,不箸所從來。以后梁山舟、錢籜石、翁覃溪、伊墨卿、吳荷屋、梁茝林各有題記。似乎王蘭泉、孫淵如、阮伯元師俱未寓目。芑堂、伯生、小坪以藏帖主人,俱不題一字,殊不可解。今立軸炳然,而小松所得之剪褾本不知何往矣。黃荷汀同年官上海,憂歸,攜一軸來,云得之徐紫珊??刺K齋題記,乃錢辛楣宮詹舊藏物,而《潛研堂金石跋尾》不錄是碑,豈得碑于成書后邪?辛楣至紫珊,中間不知流轉(zhuǎn)何處,或即由錢至徐耳。小松先得顧云美冊,又得芑堂贈(zèng)軸,又同李鐵橋觀此本于泲寧,最為有金石緣。余不得藏一本,而所見有三本,與蘇齋同。余多見天一閣本,翁多見云美本耳。惟蘇齋于三本俱有題字,而所箸《兩京金石記》《復(fù)初齋集》,俱不及此碑,豈亦如宮詹例邪?此軸中題字,如顧澗蘋、練栗人,皆昔年相與諏古者,宿草多年,不勝悽惘。余既借到兩本,值酷暑不能臨摹??瘫藲v城陳浩隨我至湘,令其雙鉤,裝為巨軸。一時(shí)壁間遂有三《趙君碑》,可云奇快。易氏軸先索還,黃荷汀軸許我久看。因分作三詩,以志欣賞。此碑自黃小松《小蓬萊閣雙鉤題跋》后,又有萬廉山《百碑研齋》縮刻本,又見于吳荷屋丈《筠清館金石錄》,其他箸錄者,余未及見也。辛酉七月十九、二十日記于長沙化龍池寓齋之磻石山房。
芑堂張氏初獲碑,至今七十有五祀。
最好籜石看碑處,永豐鄉(xiāng)之九曲里。
芑堂十年不題字,持贈(zèng)秋盦官在泲。
小蓬萊閣本有是,古冊流傳顧云美。
誰期此軸不脛至,軸者在壁冊在幾。
冊落何處軸無恙,燕園蔣子特珍視。
燕園藏寶我盡閱,道光之初歲壬癸。
其時(shí)尚未得此拓,遲四十年方覯止。
令嗣奇男宦湘上,轉(zhuǎn)歸易氏父及子。
金石之壽人不如,漫為斯碑嘆流徙。
初平正是獻(xiàn)帝元,董卓移都世亂矣。
辟雍東觀典司缺,蘭臺(tái)鴻都圖冊毀。
陳留況與洛陽近,貞石尚為賢令砥。
東京遺碣此其殿,民心敦樸見惻悱。
安得重摹付妙斲,一代石墨有終始。
誰其愛我轉(zhuǎn)借示,李子季眉稽古士(題易氏藏本。)。
李季眉親家生日(庚申) 清 · 何紹基
城東待石園,昔年我棲止。
時(shí)當(dāng)八九月,來自瀟湘沚。
君方構(gòu)園稿,一樸出萬詭。
故人楊紫卿,詩心兼畫理。
為致永州石,不脛自千里。
崟崎峙頭角,玲瓏露筋髓。
忽親若眷孺,忽幻若仙鬼。
旁蔭眾竹林,俯瞰曲沼水。
我時(shí)膺微痾,愛客強(qiáng)倒屣。
君遍交雋流,問奇日接趾。
潭潭邁古思,汲汲謏聞恥。
鼎彝如圣賢,書畫比高士。
吾徒來考諏,涎流復(fù)掌抵。
因之張酒軍,又且筑詩壘。
古人寄精魄,時(shí)賢共根氐。
宵登定王臺(tái),佳氣正燭此。
自余出山去,十年瞬彈指。
扁舟逐野鷗,回向湘江艤。
園屋頗荒寂,問君何意旨。
君言軍興后,蕭索到城市。
石骨幸未頹,花光不復(fù)綺。
主人踰半百,未衰先懶矣。
嗟嗟子胡然,百事貴振靡。
烽煙況漸息,湘波轉(zhuǎn)清泚。
奇石解媚客,聞我足音喜。
愿君勤護(hù)惜,先與滌垢滓。
翩然齊起立,睡醒相笑視。
環(huán)以好花木,映茲古圖史。
金石壽萬年,書畫壽千祀。
與石同不朽,祥云常繞幾。
靈芝日日生,芬馥閒蘭芷。
供養(yǎng)季眉翁,永永受福祉。
少壯才華浩如瀉,老去秋成收晚稼。
秋成須待西風(fēng)來,一日焉能穮蓘罷。
京洛浮湛五十載,海內(nèi)魁儒紛代謝。
衰頹歸憩湘山隈,絢爛境隨平淡化。
尚馀氣誼在友朋,芬若椒蘭甘比蔗。
相逢即酌酌即醉,醉語向人常似罵。
惟君見許有古風(fēng),頻獲過從語清夜。
憶自船風(fēng)驚引卻,干冒陛盾蒙矜赦。
湖海情懷到丘壑,蓬萊文章貶聲價(jià)。
舊書堆塞愁飽蠹,破筆淋漓不及架。
眼花頭白漸自覺,韋絕硯穿安肯卸。
猥承講舍領(lǐng)城南,似扶傴僂登嵩華。
咫尺幸與芋園接,萬柄高荷照池榭。
回思春游復(fù)夏賞,牡丹稱王是宜霸。
偶拖游屐再題壁,枉和名篇甘退舍。
冷吟閒醉無日無,差勝農(nóng)歡須伏蠟。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