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守恂(1865年—1937年),字仁安,又字紉庵,號筱槐、阮南,晚年署拙老人,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人,同進士出身。早年師事范當世。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5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1917年1月,出任錢塘道尹一職,是年11月離職。在杭州與李叔同有交往。1937年卒。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1898~1975),浙江桐鄉(xiāng)人。名仁,又名嬰行。自幼愛好美術。1941年進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19年畢業(yè)。1921年赴日學習音樂和美術。回國后,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1924年,與友人創(chuàng)辦立達學園。抗戰(zhàn)期間,輾轉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專院校執(zhí)教。1943年起結束教學生涯,專門從事繪畫和寫作。建國后,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chuàng)作及文學翻譯。豐子愷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藝術概論》、《音樂入門》、《西洋名畫巡禮》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達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協(xié)副主席、主席,上海對外文化協(xié)會副會長,上海畫院院長。 十年動亂期間,遭受迫害,積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終年七十八歲。
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xiāng)人。早年留學日本,歸國后曾在上海、浙江、重慶等地從事美術、音樂教學和漫畫創(chuàng)作。建國后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主席。有《子愷漫畫選》、《緣緣堂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