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駿聲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陽城驛(810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不事周 無兒悲鄧攸 改詞曹 鳥哭楊震
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
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
昔公孝父母,行與曾閔
既孤善兄弟,兄弟和且柔。
一夕不相見,若懷三歲憂。
遂誓不婚娶,沒齒同衾裯。
妹夫死他縣,遺骨無人收。
公令季弟往,公與仲弟留。
相別竟不得,三人同遠(yuǎn)游。
共負(fù)他鄉(xiāng)骨,歸來藏故丘。
棲遲居夏邑,邑人無茍媮。
里中競(jìng)長(zhǎng)短,來問劣與優(yōu)。
官刑一朝恥,公短終身羞。
公亦不遺布,人自不盜牛。
問公何能(一作德)爾,忠信先自修。
發(fā)言當(dāng)?shù)览恚活欬h與讎。
聲香漸翕習(xí),冠蓋若云浮
少者從公學(xué),老者從公游。
往來相告報(bào),縣尹與公侯。
名落公卿口,涌如波薦(一作數(shù)萬)。
天子得聞之,書下再三求。
書中愿一見,不異旱地(一作呈天)虬。
何以持為聘,束帛琳球。
何以持為御,駟馬駕安辀。
公方伯夷(一作云自挺)操,事殷不事周。
我實(shí)唐士庶,食唐之田疇
我聞天子憶,安敢專自由。
來為諫大夫,朝夕侍冕旒。
希夷惇薄俗,密勿獻(xiàn)良籌
神醫(yī)不言術(shù),人瘼曾暗瘳。
月請(qǐng)諫官俸,諸弟相對(duì)謀。
皆曰親戚外,酒散目前愁。
公云不有爾,安得此嘉猷。
施馀盡酤酒,客來相獻(xiàn)酬。
日旰不謀食,春深仍敝裘。
人心良戚戚,我樂獨(dú)由由(一作油油)。
貞元?dú)q云暮,朝有曲如鉤。
風(fēng)波勢(shì)奔蹙,日月光綢繆。
齒牙屬為猾,禾黍暗生蟊(21)。
豈無司言者(22),肉食吞其喉。
豈無司搏者(23),利柄扼其(一作如)(24)。
鼻復(fù)勢(shì)氣塞,不得辯薰蕕(辯:通“辨”,分別。清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坤部》:“辯,叚借為辨。”薰蕕:香草與臭草,比喻善與惡?!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耙晦挂皇~,十年尚猶有臭?!倍蓬A(yù)注:“薰,香草;蕕,臭草。”)。
公雖未顯諫,惴惴如患瘤。
飛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炎炎日將熾,積燎無人抽(燎:見卷1《賽神》注。)
公乃帥其屬,決諫同報(bào)仇。
延英殿門外(25),叩閤仍叩頭。
且曰事不止,臣諫誓不休。
上知不可遏,命以美語酬。
降官司成署(26),俾之為贅疣。
奸心不快活,擊刺礪戈矛。
終為道州去,天道竟悠悠。
遂令不言者,反以言為尤(27)。
喉舌坐成木(28),鷹鹯化為鳩(29)。
避權(quán)如避虎,冠豸如冠猴(30)。
平生附我者,詩人稱好逑(31)。
私來一執(zhí)手,恐若墜諸溝。
送我不出戶,決我不回眸(32)。
唯有太學(xué)生,各具糧與糇(33)。
咸言公去矣,我亦去荒陬。
公與諸生別,步步駐行騶。
有生不可訣,行行過閩甌(34)。
為師得如此,得為賢者不。
道州聞公來,鼓舞歌且謳。
昔公居夏邑,狎人如狎鷗。
況自為刺史,豈復(fù)援鼓桴(35)。
滋章一時(shí)罷,教化天下遒。
炎瘴不得老,英華忽已秋。
鳥哭楊震(36)無兒悲鄧攸(37)。
唯馀門弟子,列樹松與楸。
今來過此驛,若吊汨羅洲(38)
(一作祠)曹諱羊祜(39),此驛何不侔。
我愿避公諱,名為避賢郵。
此名有深意,蔽賢天所尤。
吾聞玄元教(40),日月冥九幽(九幽:極深暗之處,即九泉之下。)。
幽陰蔽翳者,永為幽翳(一作陰)(41)
⑴ 陽道州:指陽城。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縣?!对涂たh圖志·道州》:“秦屬長(zhǎng)沙郡……貞觀八年改為道州?!?/div>
⑵ 曾、閔:曾參、閔損之并稱。曾參,字子輿,孔子弟子,以事親至孝聞。閔損,字子騫,孔子弟子,少為繼母所苦,冬月衣蘆花。其父知之,欲出繼母,損勸阻之??鬃釉澰唬骸靶⒃臻h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事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⑶ 孤:父母雙亡。《管子·輕重》:“民生而無父母,謂之孤子?!?/div>
⑷ “棲遲”句:《新唐書·陽城傳》:“徙陜州夏縣,世為宦族?!薄对涂たh圖志·陜州》:“夏縣,望,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安邑縣地……后魏孝文帝十八年改為夏縣,因夏禹所都為名……乾元三年屬陜州?!毕目h今屬山西省。
⑸ 里:古代地方行政組織,始自周代,其制不一。唐時(shí)以百戶為里?!杜f唐書·食貨上》:“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
⑹ 公短:被陽城認(rèn)為錯(cuò)誤,或被陽城批評(píng)。
⑺ “公亦”二句:《后漢書·獨(dú)行傳》載,太原王烈以義行稱名鄉(xiāng)里,有盜牛者,主得之,盜請(qǐng)罪曰:“刑戮,乞不令王彥方(烈之字)知之。”烈聞,使遺布一端以激之。
⑻ 翕習(xí):《文選·左思〈蜀都賦〉》:“藏鏹巨萬,釽摫兼呈,亦以財(cái)雄,翕習(xí)邊城?!眳窝訚?jì)注:“翕習(xí),威盛貌?!?/div>
⑼ 冠蓋:指官員之冠服與車乘。冠,禮帽。蓋,車蓋。此指仕宦榮顯。
⑽ 波薦:原作“數(shù)萬”,據(jù)蜀本、盧本、楊本、全詩改。
⑾ 束帛:捆為一束之五匹帛,古代作為聘問、饋贈(zèng)之禮物?!吨芏Y·春官·大宗伯》:“孤執(zhí)皮帛?!睗h鄭玄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為之。”賈公彥疏:“束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兩端合卷,總為五匹,故云束帛也?!苯澹汗糯漓氤笗r(shí)陳列禮品之墊物。琳球:參卷1《桐花》注。
⑿ 駟馬:駕一車之四馬。駟馬高車為尊貴者之所乘。辀:小車上之獨(dú)轅,此泛指可坐乘之小車。此類車供年長(zhǎng)官高德隆者乘用,屬特殊禮遇。
⒀ “公方”二句:方伯夷,原作“云自挺”,據(jù)蜀本、盧本、全詩、錢校改。伯夷,商孤竹君之長(zhǎng)子,名允,后投西伯。西伯死,武王伐紂,其與叔齊叩馬而諫。紂亡,二人逃入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事詳《史記·伯夷列傳》。
⒁ 諫大夫:即諫議大夫,正四品下,掌諫諍議論,侍從顧問,為清望之官。
⒂ 冕旒:古代天子及士大夫以上之禮冠,頂有冕版稱延,前有下垂之玉串稱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見《周禮·夏官·弁師》。后專指皇帝之冠,此借指皇帝。
⒃ 希夷:謂清靜無為,任其自然?!独献印罚骸耙曋灰娒灰模犞宦劽幌??!睈簞衩恪?/div>
⒄ 密勿:機(jī)密。清杭世駿《訂訛類編》卷一《密勿》:“(《金壺二集》)又云:劉向傳注:密勿,猶黽勉也。班固《典引》:前圣皋、夔、衡、旦,密勿之輔。注:密勿,猶黽勉也?!稘h書》引詩:黽勉從事,改作密勿從事。……后人沿襲,遂作秘密解矣?!?/div>
⒅ 瘳:病愈?!墩f文·疒部》:“瘳,疾愈也?!毙戾|系傳:“忽愈若抽去之也?!?/div>
⒆ 旰:原作“旴”,據(jù)蜀本、楊本、類苑、全詩改?!墩f文·日部》:“旰,晚也。”
⒇ “齒牙”句:《國(guó)語·晉語一》:“遇兆,挾以銜骨,齒牙為猾,戎夏交捽?!表f昭注:“猾,弄也……骨在口中,齒牙弄之,以象讒口之為害也?!庇郑叭艨缙鋰?guó)而得其君,雖逢齒牙,以猾其中,誰云不從?”
(21) 蟊:吃苗根之害蟲?!稜栄拧め屜x》:“食根,蟊。”
(22) 司言者:指諫議大夫等司諫諍之官吏。
(23) 司搏者:指御史臺(tái)等屬官。司搏,伺機(jī)捕捉。《周禮·秋官·士師》:“以比追胥之事?!睗h鄭玄注:“胥,讀如宿偦之偦。偦,謂司搏盜賊也。”孫詒讓正義:“司搏,與‘伺捕’同。漢人多以‘司’為‘伺’,以‘搏’為‘捕’,《小司徒》注作‘伺捕’。”
(24) 其:原作“如”,據(jù)全詩、文粹、錢校及前文改。鞲:同“鞲”,革制臂套,射箭、架鷹時(shí)套在左臂或套于兩臂,束衣袖以便操作,婦女時(shí)亦用作裝飾。杜甫《見王監(jiān)兵馬使》詩之一:“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zhēng)能恥下鞲。”仇兆鰲注:“鞲,捍臂也,以皮為之?!?/div>
(25) 延英殿:唐代宮殿名,在延英門內(nèi)?!短屏洹ど袝すげ俊罚骸埃ù竺鲗m)宣政(殿)之左曰東上閤,右曰西上閤,次西曰延英門,其內(nèi)之左曰延英殿,右曰含象殿。”
(26) 司成署:國(guó)子監(jiān)之別稱。唐高宗龍朔二年(662)改國(guó)子監(jiān)為司成館,咸亨元年復(fù)舊?!缎绿茣り柍莻鳌罚骸叭坏垡獠灰?,欲遂相延齡,城顯語曰:‘延齡為相,吾當(dāng)取白麻壞之,哭于廷?!鄄幌嘌育g,城力也。坐是下遷國(guó)子司業(yè)。”
(27) 尤:通尤,過失,罪過。《說文·言部》:“尤,罪也。”
(28) “喉舌”句:謂諷諫者存避禍之心,閉口不言,有如木偶。
(29) “鷹鹯”句:《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花,倉庚鳴,鷹化為鳩?!薄蹲髠鳌の墓四辍罚骸耙姛o禮于其君者,誅之,如鷹鹯之逐鳥雀也。”鷹鹯,比喻忠勇之士,而化為鳩,則變?yōu)闊o所作為之懦夫矣。
(30) “冠豸”句:冠豸,即戴豸冠。豸冠,即獬豸冠,古代御史所服。冠猴,沐猴而冠之略,謂猴戴人冠,徒具人形,而無其實(shí)。比喻徒居其位而不謀其政者。
(31) “詩人”句:謂視之為同類、知己?!对姟ぶ苣稀りP(guān)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2) 決:通訣,告別?!妒酚洝ね馄菔兰摇罚骸版⑷ノ椅鲿r(shí),與我決于傳舍中?!彼抉R貞索隱:“決者,別也?!?/div>
(33) 糧與糇:食糧,乾糧。糇,乾糧。《廣韻·侯韻》:“糇,乾食?!?/div>
(34) 閩甌:閩,古種族名,生活于今浙江省南部與福建一帶,后因稱福建為閩。甌,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溫州一帶,后為溫州之別稱。
(35) “豈得”句:謂陽城實(shí)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教化為先。鼓桴:鼓槌。
(36) “有鳥”句:楊震,字伯起,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省華陰市東)人。震年五十始仕于州郡,官至司徒、太尉,終以忠遭忌,免官自盡。傳說震死時(shí)有大鳥飛臨喪典,悲鳴落淚。事詳《后漢書·楊震傳》。
(37) “無兒”句:鄧攸,字伯道,永嘉中為石勒所俘,后南逃江南,步行,擔(dān)其子及侄,度不能兩全,乃棄子全侄,后竟無子嗣。時(shí)人哀之,為之語曰:“天道無知,使鄧伯道無兒。”事詳《晉書·良吏傳·鄧攸》。
(38) 汨羅洲:在今湖南汨羅市?!对涂たh圖志·岳州·湘陰縣》:“汨水,東北自洪州建昌縣流入,西經(jīng)玉笥山,又西經(jīng)羅國(guó)故城為屈潭,即屈原懷沙自沉之所,又西流入于湘水?!?/div>
(39) “辭曹”句:辭,原作“祠”,據(jù)盧本、《晉書·羊祜傳》及白居易《和陽城驛》改。羊祜鎮(zhèn)荊州,撫士卒,惠百姓,且立身清儉,家無馀財(cái)。祜卒,襄陽百姓為之立碑建廟。荊人尊之,避其名諱,屋室皆以門為稱,戶曹改為辭曹。事詳《晉書·羊祜傳》。陽城在道州,有惠于百姓,百姓感戴,以“陽”名其子。
(40) 玄元教:即道教。唐初追崇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簡(jiǎn)稱玄元。道教以老子為教祖,故云。
(41) “幽陰”二句:謂蔽賢者,將永沉日月照臨不到之深淵,世世為幽界之囚徒。陰,全詩、文粹、錢校作“翳”。
賽神 中唐 · 元稹
楚俗不事事,巫風(fēng)事妖神
事妖結(jié)妖社,不問疏與親。
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
家家不斂穫,賽妖無富貧。
殺牛貰官酒,椎鼓集頑民。
喧闐里閭隘,兇酗日夜頻。
歲暮雪霜至,稻珠隨隴湮。
吏來官稅迫,求質(zhì)倍稱緡(“求質(zhì)”句:意謂以加倍之錢作抵押。質(zhì):典當(dāng),抵押?!墩f文·貝部》:“質(zhì),以物相贅?!?span id="oma7egm"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64341", "poem_sentence_7_7015", "朱駿聲")'>朱駿聲通訓(xùn)定聲:“以錢受物曰贅,以物受錢曰質(zhì)?!本嚕撼纱~錢,一千文為一緡。此泛指錢。)。
貧者日消鑠,富亦無倉囷。
不謂事神苦,自言誠不真。
岳陽賢刺史,念此為俗屯。
未可一朝去,俾之為等倫。
粗許存習(xí)俗,不得呼黨人。
但許一日澤,不得月與旬。
吾聞國(guó)僑理,三年名乃振。
巫風(fēng)燎原久,未必憐徙薪。
我來歌此事,非獨(dú)歌政仁。
此事四鄰有,亦欲聞四鄰。
⑴ “楚俗”二句:《漢書·地理志下》(卷二八下):“楚地……信巫鬼,重淫祀?!辈皇率拢翰惶幚硎聞?wù),即不務(wù)正業(yè)。
⑵ 貰:賒欠?!墩f文·貝部》:“貰,貸也。”
⑶ 椎:捶擊之器具。椎,通槌?!都崱ぶ崱罚骸白?,通作槌?!?/div>
⑷ 倉囷:貯藏糧食之倉庫,方形曰倉,圓形曰囷。
⑸ 國(guó)僑:春秋鄭國(guó)大夫公孫僑,字子產(chǎn),穆公之孫,其父公子發(fā),字子國(guó),遂以父字為氏,稱國(guó)僑焉。僑當(dāng)政四十馀年,晉楚不敢加兵,鄭以之安。事詳《史記·鄭世家》。
⑹ 徙薪:《漢書·霍光傳》:“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yuǎn)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yīng)。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向使聽客之言,不費(fèi)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qǐng)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請(qǐng)之?!?/div>
八駿圖詩(814年) 中唐 · 元稹
良馬無世無之,然而終不得與八駿并名,何也?吾聞八駿日行三萬里,夫車行三萬里而無毀輪毀轅之患(毀轅:蜀本、楊本、董本、馬本、全詩作“壞轅”,似是。),蓋神車也(也:類苑作“者”。盧校:“宋本脫也字,有一者字。文弨案:下云三神,而各本止有神車、神人二神而已。詳序與詩,并是三神,當(dāng)有御者一段,而宋本亦脫去,今竊為補(bǔ)之云:御者日行三萬里,而無絕靷委轡之患,蓋神御也。乘者日行三萬里,而無喪精褫魄之患,亦神人也。共增二十一字,去一之字?!保?/span>。行三萬里而無喪精褫魄之患(褫魄:?jiǎn)适懫?。褫,《字匯·衣部》:“褫,奪也,解也,脫也。”),亦神之人也。無是三神而得是八馬,乃破車掣御躓人之乘也(躓:跌倒?!读鶗省と司拧罚骸败W,行有罥戾失足也。”),世焉用之?今夫畫古者,畫馬而不畫車馭,不畫所以乘馬者,是不知夫古者也,予因作詩以辯之(辯:通“辨”,分別。清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坤部》:“辯,叚借為辨?!保?/span>。
引用典故:王良
穆滿志空闊,將行九州野。
神馭四來歸,天與八駿馬。
龍種無凡性,龍行無暫舍。
朝辭扶桑底(扶桑:見卷2《諭寶二首》注。),暮宿昆崙下(昆崙:見本卷《競(jìng)渡》注。)。
鼻息吼春雷,蹄聲裂寒瓦。
尾掉滄波黑,汗染白(一作?。?/span>云赭。
華辀本修密,翠蓋尚妍冶(翠蓋:飾以翠鳥羽毛之車蓋。)。
御者挽不移,乘者寐不假。
車無輪扁斲,轡無王良
雖有萬駿來,誰是敢騎者。
⑴ 穆滿:即周穆王,姬姓名滿,周昭王之子。
⑵ 龍種:駿馬?!段簳ね鹿葴唫鳌罚骸扒嗪V芑厍р爬?,海內(nèi)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hào)為龍種?!?/div>
⑶ “汗染”句:《漢書·武帝紀(jì)》:“四年春,貳師將軍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鳖亷煿抛⒁龖?yīng)劭曰:“大宛舊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膊出,如血,號(hào)一日千里。”赭,赤褐色。宋王讜《唐語林·補(bǔ)遺一》:“赭,黃色之多赤者?!?/div>
⑷ 華辀:刻畫華彩之車轅,此借指車乘。
⑸ 挽:原作“腕”,據(jù)蜀本、盧本改。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車部》:“挽,引車曰挽,引申之凡引皆曰挽……俗作挽?!?/div>
⑹ 輪扁:名扁,春秋時(shí)齊國(guó)著名造車工匠。《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
⑺ 王良:春秋時(shí)著名善駕車之人?!痘茨献印び[冥訓(xùn)》:“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車攝轡,馬為整齊而斂諧,投足調(diào)勻,勞逸若一,心怡氣和,體便輕畢,安勞樂進(jìn),馳騖若滅。”高誘注:“王良,晉大夫郵無恤子良也,所謂御良也。一名孫無政,為趙簡(jiǎn)子御,死而托精于天駟星。天文有王良星是也?!?/div>
放鶴在深水,置魚在高枝。
升沈或異勢(shì),同謂非所宜。
君為邑中吏,皎皎鸞鳳姿。
顧我何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蕓香侶,三載不暫離。
逮茲忽相失,旦夕夢(mèng)魂思。
崔嵬驪山頂,宮樹遙參差。
祗得兩相望,不得長(zhǎng)相隨。
多君歲寒意,裁作秋興詩。
上言(一作有)風(fēng)塵苦,下言時(shí)節(jié)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
愿為云與雨,會(huì)合天之垂(天之垂:猶天涯。垂,邊緣,后作陲?!墩f文·土部》:“垂,遠(yuǎn)邊也。”朱駿聲通訓(xùn)定聲:“書傳皆以陲為之。”)。
⑴ “翻侍”句,謂在朝中任左拾遺。白玉墀:宮殿前之白石臺(tái)階。
⑵ 蕓香侶:指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元白二人同校書秘省。蕓香,花葉香氣濃郁,可用之驅(qū)蠹書之蟲,故以之稱富于藏書之秘書省。
⑶ 多:贊賞,贊同。歲寒意:環(huán)境改變而能保持舊有節(jié)操之意?!墩撜Z·子罕》:“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iv>
遣春十首 其九 (811年) 中唐 · 元稹
花陰莎草長(zhǎng),藉莎閑自酌(藉莎:以莎草為墊而坐于其上。)。
坐看鶯斗枝,輕花滿尊杓。
葛巾竹稍掛(葛巾,用葛布制成之頭巾,形如帕而橫者,尊卑皆服。參卷5《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罰俸西歸》注。稍,清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小部》:“稍,按此字常訓(xùn)禾末。”),書卷琴上閣(閣:置放。清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豫部》:“閣,凡止而不動(dòng)皆謂之閣?!保?/span>。
沽酒過此生,狂歌眼前樂。
⑴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三棱形,葉細(xì)長(zhǎng),深綠質(zhì)硬有光澤,夏季開穗狀小花,地下有葡萄莖與膨大塊莖,俗稱香附子,可入藥,多生于濕地。
謝面 宋末元初 · 謝枋得
豐年自古說來牟(來牟:古時(shí)大小麥的統(tǒng)稱。朱駿聲則認(rèn)為往來的來,原來是「麥」;菽麥的「麥」,原來是來。以后相互掉換,沿用至今。),四月麥?zhǔn)靹偾锸铡?div class="mcgbokx" id='poem_sentence_0_225740_comment'>
天廚送食不待求,有面本饦吾何憂。
安得化身為兒童,戲沙作面可報(bào)答。
授記或?yàn)榘⒂?sup class='reference inlineComment2'>⑵,請(qǐng)鑄八萬四千塔。
⑴ 本饦:亦作馎饦,一種煮熟的面食。亦名湯餅。
⑵ 阿育王:一作阿輸迦,意譯無憂王;一稱天愛喜見王,摩揭陀國(guó)孔雀王朝國(guó)王〖前二六八——前二三二〗旋陀羅笈多之孫,在位期間,除半島南端外統(tǒng)一印度全境,最古代印度史上最強(qiáng)盛時(shí)期。
黃鵠磯當(dāng)江夏口,黃鵠樓因山得名⑧。
半空不起塵埃障,千里光聞風(fēng)雨聲。
老樹毗留知過客⑨,白龍幻化集廛氓⑩。
古今共寶崔郎句⑾,獨(dú)信紛紛駕鶴真⑿。
【校注】 (1)際:至,接近?!稘h書·嚴(yán)助傳》:“稱三代至盛,際天接地,人跡所及,咸盡賓服?!?(2)剛風(fēng):高處的風(fēng),勁風(fēng)?!侗阕印罚骸叭サ厮那Ю?,風(fēng)力猛壯,有剛風(fēng)世界?!碧K軾《紫團(tuán)參寄王定國(guó)》:“剛風(fēng)披草木,真氣入苕穎?!币沧鳌邦革L(fēng)”。朱熹《理氣》:“問天有形質(zhì)否,曰,只是個(gè)旋風(fēng),下軟上堅(jiān),道家謂之剛風(fēng),即罡風(fēng)?!?(3)地氣:《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避Q:升。 (4)畛陌:田間的道路。《詩·周頌·載芟》:“千耦其耘,徂隰阻畛?!笔瑁骸邦常^地畔之徑路也?!薄妒酚洝ど叹袀鳌罚骸盀樘镩_阡陌封疆?!睆埵毓?jié)正義:“南北曰阡,東西曰陌?!?(5)盱望:張目而望。盱通“吁”。柳永《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shí)歸舟。” (6)馮夷:河神名。《莊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陸德明釋文:“河伯,姓馮名夷,一名冰夷,一名馮遲。” (7)孤臣:失勢(shì)無援之臣。柳宗元《入黃溪聞猿》:“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8)鵠:同“鶴”。 (9)老樹句:典出《佛本行經(jīng)》“佛于舍婆城,于其中間有一大樹,名尸奢波,其樹陰下多有一切諸婆羅門止息其下。諸婆羅門遙見阿難來,欲到邊,各相告言:‘汝輩當(dāng)知,此是沙門瞿曇弟子,于諸聰明多聞之中最第一者?!魇钦Z已,阿難便至。白言:‘仁者今請(qǐng)觀此樹合有幾葉?’爾時(shí)阿難觀其樹已,而報(bào)彼言,東枝合有若干百葉,若干千葉。如是南枝、西枝、北枝,皆言合有若干百葉,若干千葉,遂即舍去。爾時(shí)彼諸婆羅門輩,阿難去后,取百數(shù)葉隱藏一邊。阿難回已,諸婆羅門于是復(fù)問?!瓲枙r(shí)阿難仰觀樹已,即知婆羅門等所摘藏葉若干百數(shù),彼即報(bào)彼婆羅門言:……作是語已,即便過去?!边^客即指此。老樹當(dāng)指黃鶴樓前老棗樹。毗留,即剝落,毗與“剝”通。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 “毗,假借為剝?!眲兟?,指樹葉剝落?!稜栄拧め屧b》:“毗劉,暴樂也?!?陸德明釋文:“毗音剝,樂音洛?!毙媳瑁骸澳局θ~稀疏不均為暴樂?!?(10)白龍幻化:《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卑矗鞔洳蝺?nèi)舊有白龍泉。廛氓:市內(nèi)居民?!盾髯印ね踔啤罚骸绊樦堇?,定廛宅?!睏顐娮ⅲ骸扳苤^市內(nèi)百姓之居,宅謂邑內(nèi)居也?!?《孟子·滕文公上》:“(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yuǎn)方之人聞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為氓?!贝司渲^江漢乃魚龍幻化之處,今已聚居為市肆。 (11)崔郎句:指崔顥《黃鶴樓》詩。 (12)駕鶴真:駕鶴仙人。 首篇登高望遠(yuǎn),抒發(fā)宦途漂泊、孤臣腸斷之情;次篇敘黃鶴樓一帶的變遷,流露了仙游世外之思。
孤舟夜向江頭泊,月明何處尋黃鶴。
萬里云霄一奮飛,六翮翩然入寥廓①。
江水粼粼石鑿鑿②,鶴去人來影聯(lián)絡(luò)。
鳳山先生濟(jì)世才③,也曾放鶴登仙閣④。
棨戟光搖黃鵠峰⑤,文章色映驪龍宮⑥。
三湘月浸冰壺瑩⑦,五嶺云開節(jié)制通⑧。
封豕長(zhǎng)蛇逞余毒⑨,虎頭豸角生雄風(fēng)⑩。
出車于牧親吊伐⑾,垂髫戴白迎兒翁⑿。
弊書前后羅群彥⒀,整頓乾坤思過半⒁。
桓桓元老時(shí)鷹揚(yáng)⒂,烈烈貔貅若飛翰⒃。
雷轟電掣南征日⒄,召公、休父兩驚見⒅。
先謀奪人劍倚天⒆,長(zhǎng)鯨授首狐革面⒇。
纖云不動(dòng)微波晏21,潑眼湖光明素練22。
黃鶴之歌且休按23,請(qǐng)依周《雅》歌《江漢》24。
【校注】 (1)六翮:健羽?!俄n詩外傳》六:“夫鴻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爾。” (2)鑿鑿:明晰可見?!对姟ぬ骑L(fēng)·揚(yáng)之水》:“揚(yáng)之水,白石鑿鑿。” (3)鳳山先生:指秦金。 (4)也曾句:謂秦金也曾駕鶴登臨鶴樓,喻巡撫湖廣。 (5)棨戟:古代大員出行的儀仗。以木為戟,涂以紅黑色油漆,或以繒帛為戟套?!豆沤褡ⅰぽ浄罚骸皸り?,殳之遺象也?!对姟匪^‘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殳,前驅(qū)之器也,以木為之。后世滋偽,無復(fù)典刑,以赤油韜之,亦謂之油戟,亦謂之棨戟,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驅(qū)。” (6)文章:指車服旌旗等出行儀仗?!蹲髠鳌冯[公五年:“昭文章,辨等列,順少長(zhǎng),習(xí)威儀也?!倍蓬A(yù)注:“車服旌旗也?!贬圐垖m:謂江中龍宮。驪龍,黑色之龍。以上二句謂秦金巡撫湖廣時(shí)儀從之盛。 (7)三湘:指湖南。冰壺瑩:喻為政清明?!端问贰だ疃眰鳌罚骸班嚨现^其人如冰壺秋月,瑩澈無瑕?!?(8)五嶺:泛指兩廣之地。節(jié)制:指揮管轄之意。湖廣行省包括湖南道,南與兩廣接壤,以上兩句贊秦金巡撫湖廣聲威所及。 (9)封豕長(zhǎng)蛇:喻元兇首惡。《左傳》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師, 曰:‘吳為封豕長(zhǎng)蛇,以薦食上國(guó),虐始于楚?!狈?,大。此處喻民變首領(lǐng)。 (10)虎頭句:指秦金?;㈩^,喻公侯之相。《后漢書·班超傳》謂超燕頷虎頭,“此萬戶侯之相也?!滨艚牵初糁?。古以為神羊,其角能別曲直,故御史亦稱豸史。生雄風(fēng),陸云《南征賦》:“猛將起而虎嘯,商飆肅其來應(yīng)?!?(11)出車句:出車于牧,謂奉命征討?!对姟ば⊙拧こ鲕嚒罚骸拔页鑫臆?,于彼牧矣?!蹦粒家?,指戰(zhàn)場(chǎng)。吊伐,吊民伐罪,即安撫百姓,討伐有罪。此句指秦金用兵平定民變。 (12)垂髫戴白:垂髫,垂發(fā),指兒童;戴白,白發(fā),指老人?!逗鬂h書·鄧禹傳》:“禹所止,輒停車住節(jié),以勞來之。父老童稚,垂發(fā)戴白,滿其車下,莫不感悅?!崩钯t注:“垂發(fā),童幼也。戴白,父老也?!眱何蹋簽槊窀改钢?。 (13)弊書:即幣書,征討時(shí)繳獲的幣帛文書。弊,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履部》:“弊,假借為幣?!绷_群彥:謂秦金麾下俊彥甚多。 (14)整頓句:秦金歷官河南、山東、湖廣,屢次用兵,故有是語。 (15)桓桓:《詩·魯頌·泮水》:“桓桓于征,狄彼東南。”毛傳:“桓桓,威武貌。”鷹揚(yáng):謂勇武如雄鷹飛翔,古指將帥?!对姟ご笱拧ご竺鳌罚骸熬S師尚父,時(shí)維鷹揚(yáng)。”毛傳:“鷹揚(yáng),如鷹之飛揚(yáng)也?!?(16)烈烈:《詩·小雅·黍苗》云:“烈烈征師,召伯成之。”鄭玄箋:“烈烈,威武貌?!滨鳎好瞳F名,喻勇猛之師。飛翰:飛鳥,喻行軍迅速。陸機(jī)《擬西北有高樓》:“思駕歸鴻羽,比翼雙飛翰?!?(17)南征:指秦金于正德九年巡撫湖廣。 (18)召公:名奭,姬姓。周文王時(shí),食邑于召,故稱召公或召伯。休父:即程伯休父,周代諸侯。程伯為封爵,休父乃字?!对姟ご笱拧こN洹罚骸巴踔^尹氏,命程伯休父?!闭俟?、休父為周室大臣,有德政于民,故以喻秦金。 (19)先謀奪人:謂運(yùn)籌帷喔于敵之先,故能克敵制勝。劍倚天:倚天長(zhǎng)劍。 (20)長(zhǎng)鯨:喻首惡。楊炯《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戮封豕而斬長(zhǎng)鯨,雄圖不測(cè)?!笔谑祝簲厥住:锩妫汉?,喻小人。革面,改過?!兑住じ铩罚骸熬颖儯∪烁锩?。”此句當(dāng)指秦金平定湖廣之事。 (21)晏:平靜。 (22)潑眼句:謂湖光水色,涌入眼簾。 (23)按:按歌,倚調(diào)合節(jié)而歌。 (24)請(qǐng)依句:《詩·大雅》有《江漢》篇,頌周宣王命召公平淮南之夷。此句贊秦金用兵湖廣,平定民變。 作者與秦金是同鄉(xiāng),當(dāng)亦為其僚屬,故詩中對(duì)秦金極盡歌功頌德之能事?!睹魇贰份d,秦金參政河南、山東,曾破趙燧等眾,并于亂后安撫百姓。特別是正德九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先后招降賀璋、羅大洪部,討平桂陽,“斬首二千余級(jí)”,受到朝廷嘉獎(jiǎng)。作者對(duì)秦金的宦績(jī),大加贊頌,甚至譽(yù)為召公、休父再生。詩中寫了秦金湖廣用兵及其勝利,當(dāng)作于正德九年以后,秦金被召入京之前。
昔聞茲樓峻,飛甍麗城阇②。
仙事久蕪絕,江流空自紆③。
旁矚俯漢沔④,周覽辨荊巫⑤。
浩汗積氣中⑥,恍若泠虛無⑦。
想像臨眺美,惟應(yīng)人境殊⑧。
徐侯卓才杰⑨,訟平多嘆譽(yù)。
于焉葺頹圮⑩,百栱矜扶疏⑾。
欲暢萬古歡,邀我以游娛。
逶迤路修迥,恨無雙飛鳧⑿。
矯首白云外⒀,遙心落天隅⒁。
【校注】 (1)徐子輿按察:徐子輿,即明代徐中行(?—1578),曾任湖廣僉事。原作“子與”,誤。 (2)飛甍:見《將適郢城三司諸公飲餞余于黃鶴樓作》注(5)。麗:連接。城阇:城門上的望臺(tái)?!稜栄拧め寣m》:“阇謂之臺(tái)?!贝颂幹腹畔目诔?,城西南角即黃鶴樓。 (3)紆:縈繞。 (4)漢沔:漢水通稱沔水,于古夏口(今武漢市)入江后,亦稱夏口以下的長(zhǎng)江為沔水。黃鶴樓西臨漢水長(zhǎng)江匯合處,故統(tǒng)稱漢沔。 (5)荊巫:荊山與巫山。荊山,在湖北省西部漢水西岸。巫山,在重慶湖北邊境,長(zhǎng)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峽。 (6)浩汗:亦作“浩瀚”,江水寬廣無涯。此處指自然景物氣勢(shì)壯闊。氣中:猶胸中。 (7)泠:原作“冷”,誤。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坤部》:“泠,假借為零?!眽嬋?。虛無:太空,虛空之境?!稘h書·司馬相如傳》:“乘虛亡而上遐兮,超無有而獨(dú)存?!?(8)人境殊:作者以布衣隱遁山林,自處于人境之外,故有此語。 (9)徐侯:徐中行當(dāng)以湖廣按察使司僉事分司武昌道,掌管一方,故尊稱為侯。 (10)于焉:于此。頹圮:指黃鶴樓頹壞坍塌的舊址。 (11)百栱:言黃鶴樓中斗栱眾多。王僧孺《中寺碑》:“萬楹百栱,合沓相持?!?矜:莊嚴(yán)地。扶疏:分布其間。 (12)雙飛鳧:鳧,野鴨?!逗鬂h書·王喬傳》:“喬有神術(shù),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tái)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 從東南飛來。于是候 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舄焉?!?(13)矯首:舉首。
寄懷陳允倩兼致申伯子鳧盟 明末清初 · 趙湛
五言律詩
春帆初把臂(春帆,芝麓公齋名也,予與允倩定交于此。),道氣百年存。
曾約逢申子,相招入薊門。
萍蹤同汗漫,蕉影亂朝昏。
歸棹由漳上,無忘處士村。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