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91—172 【介紹】: 東漢南郡華容人,字伯始。安帝時舉孝廉,奏章為天下第一。拜尚書郎,五遷至尚書仆射,歷仕司空、司徒、太尉,官至太傅,歷安、順、沖、質(zhì)、桓、靈六帝。謙恭練達(dá),處宦官外戚交互專政之時,為官如故,時諺譏為“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以附和梁冀定策立桓帝,封育陽安樂鄉(xiāng)侯。卒謚文恭。全后漢文·卷五十六
廣,字伯始,南郡華容人。元初中,舉孝廉,試章奏第一,除郎中,拜尚書郎,遷左丞。陽嘉初,為尚書仆射出為濟(jì)陰太守,免。復(fù)為汝南太守,入拜大司農(nóng)。漢安初,代劉壽為司徒。質(zhì)帝崩,代李固為太尉,錄尚書事。桓帝即位,封育陽安樂鄉(xiāng)侯,病免。尋代袁湯為司空。元嘉初,致仕,尋以特進(jìn)征拜太常。永興初,代袁湯為太尉,免。延熹初,復(fù)代黃瓊為太尉,坐事奪爵土,免為庶人。征拜太史大夫、太常,代許栩為司徒。靈帝即位,復(fù)故封,代陳蕃為太傅,錄尚書事。熹平元年卒,年八十二,謚曰文恭。有《漢官解詁》三卷,《集》二卷。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山陽高平人,字伯宗。世為豪族。舉孝廉。安帝時為青州刺史,劾奏貪濁二千石數(shù)人。延光元年遷汝南太守,好才愛士,引進(jìn)黃憲、陳蕃等,憲不應(yīng)命。后累遷太仆、太常、司空。順帝永和元年位至太尉。在位恭慎,深疾宦官專權(quán),上書極言其狀。五年,以老病乞歸,卒于家。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六十八【生卒】:97—168 【介紹】: 東漢豫章南昌人,字孺子。家貧,常自耕稼,恭儉義讓。屢為陳蕃、黃瓊等薦舉、征辟,不就。太守陳蕃不接賓客,唯稚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懸之,時稱南州高士。靈帝初,擬蒲輪征聘,旋卒。
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六十四【生卒】:104—181 【介紹】: 東漢敦煌酒泉人,字然明。少立志節(jié),謂大丈夫當(dāng)為國家立功邊境。師事太尉朱寵,學(xué)《歐陽尚書》。舉賢良,對策第一,遷安定屬國都尉。羌豪帥感奐恩德,威化大行。遷使匈奴中郎將、度遼將軍,屢立邊功,以不事宦官,封賞不行。靈帝建寧元年,受偽詔討謀誅宦官之竇武、陳蕃,事后悔恨,拜大司農(nóng),封侯,均不肯當(dāng)。轉(zhuǎn)太常,得罪宦官,陷以黨罪,放歸田里。有《尚書記難》。
奐,字然明,敦煌酒泉人?;傅鄢?,辟大將軍梁冀府,以疾去。后舉賢良方正對策第一,拜議郎。永壽初,遷安定屬國都尉,進(jìn)使匈奴中郎將。延嘉中,梁冀誅,以故吏禁錮。后為武威太守,遷度遼將軍,徵拜大司農(nóng)。鮮卑入塞,出為獲匈奴中郎將。靈帝初,徵拜少府,遷大司農(nóng),轉(zhuǎn)太常遭黨錮。光和四年卒,年七十八。有集二卷。
人物簡介
【生卒】:110—169 【介紹】: 東漢潁川襄城人,字元禮。初舉孝廉,歷任青州刺史,漁陽、蜀郡太守,轉(zhuǎn)護(hù)烏桓校尉。后為河南尹,與太學(xué)生郭泰等交游,反對宦官專權(quán),聲名甚高,有“天下楷模李元禮”之譽(yù),士人以與其結(jié)交為“登龍門”。桓帝時為司隸校尉。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聞膺威嚴(yán),匿于京師合柱中,膺破柱取朔殺之,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不敢出言。延熹九年,被宦官誣為結(jié)黨,下獄,釋后復(fù)遭禁錮。靈帝初,大將軍竇武引以為長樂少府。與陳蕃謀誅宦官,事敗,免官。黨錮再起,下獄死。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汝南安成人,字子居。天資聰明,性行高潔,慎交游。陳蕃與之交接,嘆為治國器。舉孝廉,為泰山太守,有惠政。后遷交州刺史,上書請肅貪清政,時屬城解綬者三十余人。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汝南慎陽人,字叔度。年十四,潁川荀淑與語,比之為顏回。陳蕃、周舉、郭泰與交接,皆嘆服之。初舉孝廉,又辟公府,人勸其仕,憲暫到京師而還,竟無所就。卒年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