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吳彭年
相關(guān)人物:
共 1 位
。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齋中詠物
其十七
竹秘閣
(背有王虛舟臨蘭亭。是日也天朗氣清?;蒿L(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二十三字。
吳彭年
刻。)
(庚辰)
清 ·
申緯
五言絕句
快雪一尖字,濟之苛評泊。
借問
吳彭年
,何以
(似訛以)
劉雨若
⑴
。
⑴ 馮銓快雪堂記。劉雨若刻也。王虛舟言蘇書崇陽帖。誤一尖字。
吳彭年
茶題
清 ·
李裕元
七言律詩
吳君
鐵筆古今奇,蘆舫曾看竹上辭。
口廣尾長新品制,外緗內(nèi)白好窯瓷。
半欹癡畫模糊缺,三字鈔題博雅師。
隨手量茶多少啜,床頭香聞銀針兒。
秋感
(此詩于于連橫《臺灣詩乘》。)
其五
清 ·
黃家鼎
七言律詩
將材漫數(shù)大東溝
(作者注:「謂鄧總兵世昌等?!梗?/span>,忠信堪從十室求
⑴
。
末秩竟甘包馬革
⑵
,侯封合讓爛羊頭
⑶
。
彈飛金鐵多摧臂,炮洞心胸尚怒眸
(作者注:「提督陳得勝在金包里出援基隆,陳尚志在葫蘆墩、副將楊再云在頭份、楊錫九在北斗溪、參將湯仁貴、
吳彭年
在八卦山、文生吳湯興在大肚溪、武生姜紹祖在新竹、徐驤在大莆林俱陣亡。又有總兵劉得杓、游擊陳金山、都司毛貴談、荀德祿并尸骸無著?!梗?/span>。
為問三貂先伏法
(作者注:「謂守三貂嶺諸將弁?!梗?/span>,泉臺相見定含羞
(施懿琳編校)
。
⑴ 作者注:「自餉募勇者,有花翎侍衛(wèi)許肇清糾五百人駐鹿港,苗栗附生吳湯興糾五千人駐中港、后?一帶,新竹武生徐驤、姜紹祖糾一千人駐大湖口,彰化舉人施菼、施仁恩、貢生吳德功、吳景韓于臺中府設(shè)籌防局。」
⑵ 作者注:「代理恒春知縣歐陽萱遇害于曾文溪,泉州府委坐探巡檢黃閩望遇害于彰化城?!?/div>
⑶ 作者注:「謂義民簡精華、簡大肚等?!?/div>
吊
吳季篯
(編者按:《臺灣贅譚》題作〈吊
吳幕府彭年
戰(zhàn)死彰城〉。)
晚清 ·
陳鳳昌
書生戎馬總非
⑴
宜,自請前軍力
⑵
不支。
畢竟艱危能仗節(jié),果然南
⑶
八是男兒
(連橫注:「
季篯
為劉淵亭鎮(zhèn)軍幕客,臺北失后,請赴前敵。)
。
溪南溪北兩鏖兵,不愛微軀愛令
⑷
名。
淮楚無聲人
⑸
散后,屯軍五百殉田橫
(連橫注:「
季篯
先據(jù)大甲溪北,不利,淮、楚各營多潰,乃退溪南,唯有屯勇五百相隨?!梗?/span>。
短衣匹馬
⑹
戰(zhàn)城東,八卦山前路已窮
⑺
。
鐵炮開花君證果,劫灰佛火徹霄紅
(連橫注:「八卦山在彰化城東,
季篯
授命之處?!梗?/span>。
留得新詩作墓銘,九原雖死氣
⑻
猶生。
赤嵌潮水原非赤,卻被先生血染成
(連橫注:「
季篯
曾和易實甫觀察臺陽感懷詩,有『忽往忽來心上血,可憐化作赤嵌潮』句。」)
。
大長扶馀說仲堅,一時忠憤
⑼
竟徒然。
六朝金粉笙歌鬧,知否臺陽有
⑽
季篯
⑾
。
幽草萋萋白日
⑿
昏,無人野奠出東門。
阿來本是催租吏,收拾遺衣
⒀
樹小墳
(連橫注:「祝豐館租趕吳阿來途見
季篯
之尸,為葬東門之外?!梗?/span>。
⑴ 編者按:「書生戎馬總非」,《臺灣贅譚》作「青衫幕府恰相」。
⑵ 編者按:「自請前軍力」,《臺灣贅譚》作「投筆從戎即」。
⑶ 編者按:「南」,《臺灣詩?!氛`作「男」。
⑷ 編者按:「愛令」,《臺灣贅譚》作「令全」。
⑸ 編者按:「無聲人」,《臺灣贅譚》作「喧嘩星」。
⑹ 編者按:「匹馬」,《臺灣贅譚》作「仗劍」。
⑺ 編者按:「八卦山前路已窮」,《臺灣贅譚》作「肘腋誰知有伏戎」。
⑻ 編者按:「九原雖死氣」,《臺灣贅譚》作「踐言忠義死」。
⑼ 編者按:「忠憤」,《臺灣贅譚》作「民主」。
⑽ 編者按:「臺陽有」,《臺灣贅譚》作「彰城死」。
⑾ 連橫注:「唐維卿中丞為臺灣大總統(tǒng),去后居金陵,猶以歌宴為樂?!?/div>
⑿ 編者按:「萋萋白日」,《臺灣贅譚》作「凄凄日色」。
⒀ 編者按:「衣」,《臺灣贅譚》作「骸」。
奉和實甫觀察原韻之ㄧ
①
(為乙未(1895)詩作。)
清末 ·
許南英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乘》題作〈次韻和易實甫寓臺感懷〉。
時局變遷,擬焚筆硯,承
馀姚吳季篯
寄和沅湘易實甫寓臺詠懷六首原韻,并附實甫原唱,致言索和。展誦之馀,檐際雨晴、紙窗風(fēng)裂,依稀似有鬼神涕泣也。晚間伏枕效顰原韻,拉雜寡緒,錄呈
季篯
、實甫、鹿岑諸公笑正。羅鹿岑名綺章,廣西人。
黑海黃河任往還,榆關(guān)回首白云間。
悲歌有客來燕趙,憑吊無人管海山
⑴
。
寇準(zhǔn)信能司北鑰,趙佗
⑵
浪說長南蠻。
有誰起任
⑶
籌邊事,國士無雙尚內(nèi)艱
(作者注:「時實甫尚丁內(nèi)艱?!梗?/span>。
⑴ 作者注:「實甫奉劉峴帥命自山海關(guān)來臺,欲與唐中丞商辦軍務(wù)。在申江即聞臺北失守之信,折而來臺南,商劉淵師起任申包胥之役,亦人杰哉。」
⑵ 編者按:「佗」,底本誤作「陀」,今改。
⑶ 編者按:「任」,《臺灣詩乘》作「仗」。
奉和實甫觀察原韻
①
其二
(為乙未(1895)詩作)
清末 ·
許南英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乘》題作〈次韻和易實甫寓臺感懷〉。
時局變遷,擬焚筆硯,承
馀姚吳季篯
寄和沅湘易實甫寓臺詠懷六首原韻,并附實甫原唱,致言索和。展誦之馀,檐際雨晴、紙窗風(fēng)裂,依稀似有鬼神涕泣也。晚間伏枕效顰原韻,拉雜寡緒,錄呈
季篯
、實甫、鹿岑諸公笑正。羅鹿岑名綺章,廣西人。
浮槎為我
⑴
難中民,清節(jié)和
⑵
神澤似春。
儒將流風(fēng)君借寇,黍苗膏雨伯思郇。
結(jié)交肝膽同
⑶
盟血,誓許頭顱不惜
⑷
身。
記得白龍庵里會,澧蘭沅芷憶佳人。
⑴ 編者按:「我」,《臺灣詩乘》作「救」。
⑵ 編者按:「和」,《臺灣詩乘》作「如」。
⑶ 編者按:「同」,《臺灣詩乘》作「方」。
⑷ 編者按:「惜」,《臺灣詩乘》作「顧」。
奉和實甫觀察原韻
①
其三
(為乙未(1895)詩作)
清末 ·
許南英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乘》題作〈次韻和易實甫寓臺感懷〉。
時局變遷,擬焚筆硯,承
馀姚吳季篯
寄和沅湘易實甫寓臺詠懷六首原韻,并附實甫原唱,致言索和。展誦之馀,檐際雨晴、紙窗風(fēng)裂,依稀似有鬼神涕泣也。晚間伏枕效顰原韻,拉雜寡緒,錄呈
季篯
、實甫、鹿岑諸公笑正。羅鹿岑名綺章,廣西人。
赤嵌孤島萃狼烽,仁軌天生
⑴
間氣鐘。
毗舍耶山
⑵
開一局,婆娑洋海隔雙重。
殘山剩水呼倉葛,晚歲寒天見老松。
竟使葫蘆依舊樣,紫橋尚有黑旗縱。
⑴ 編者按:「天生」,《臺灣詩乘》作「英雄」。
⑵ 編者按:「山」,《臺灣詩乘》作「圖」。
奉和實甫觀察原韻
①
其四
(為乙未(1895)詩作)
清末 ·
許南英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乘》題作〈次韻和易實甫寓臺感懷〉。
時局變遷,擬焚筆硯,承
馀姚吳季篯
寄和沅湘易實甫寓臺詠懷六首原韻,并附實甫原唱,致言索和。展誦之馀,檐際雨晴、紙窗風(fēng)裂,依稀似有鬼神涕泣也。晚間伏枕效顰原韻,拉雜寡緒,錄呈
季篯
、實甫、鹿岑諸公笑正。羅鹿岑名綺章,廣西人。
元武旗撐
⑴
五丈峣,扶桑霸氣黯然消。
不甘披發(fā)冠冠楚,猶是章身服服堯。
議院廣開民主國,版圖還隸圣明朝。
請看強弩三千彀
⑵
,鹿耳門前射怒潮。
⑴ 編者按:「旗撐」,《臺灣詩乘》作「蜺旌」。
⑵ 編者按:「彀」,《臺灣詩乘》作「具」。
奉和實甫觀察原韻
①
其五
(為乙未(1895)詩作)
清末 ·
許南英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乘》題作〈次韻和易實甫寓臺感懷〉。
時局變遷,擬焚筆硯,承
馀姚吳季篯
寄和沅湘易實甫寓臺詠懷六首原韻,并附實甫原唱,致言索和。展誦之馀,檐際雨晴、紙窗風(fēng)裂,依稀似有鬼神涕泣也。晚間伏枕效顰原韻,拉雜寡緒,錄呈
季篯
、實甫、鹿岑諸公笑正。羅鹿岑名綺章,廣西人。
茶樟礦炭萃菁華
⑴
,況有金苗
⑵
日揀沙。
爭羨五行山獻寶
⑶
,忽驚兩度炮開花。
紙糊媼相貽蜂蠆,錢賜金人
⑷
豢豕蛇。
失馬塞翁渾
⑸
禍福,問天欲泛斗牛槎。
⑴ 編者按:「茶樟礦炭萃菁華」,《臺灣詩乘》作「煤磺茶腦聚精華」。
⑵ 編者按:「金苗」,《臺灣詩乘》作「披金」。
⑶ 編者按:「寶」,《臺灣詩乘》作「瑞」。
⑷ 編者按:「金人」,《臺灣詩乘》作「人奴」。
⑸ 編者按:「渾」,《臺灣詩乘》作「知」。
奉和實甫觀察原韻
①
其六
(為乙未(1895)詩作)
清末 ·
許南英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乘》題作〈次韻和易實甫寓臺感懷〉。
時局變遷,擬焚筆硯,承
馀姚吳季篯
寄和沅湘易實甫寓臺詠懷六首原韻,并附實甫原唱,致言索和。展誦之馀,檐際雨晴、紙窗風(fēng)裂,依稀似有鬼神涕泣也。晚間伏枕效顰原韻,拉雜寡緒,錄呈
季篯
、實甫、鹿岑諸公笑正。羅鹿岑名綺章,廣西人。
投筆從戎戀
⑴
虎頭,巨川欲濟苦無舟。
涕零闕下陳同甫,談笑軍前李鄴侯。
仗劍定應(yīng)除
⑵
丑虜,執(zhí)鞭竊愿逐豪游。
滿腔熱血向誰灑
⑶
,諸葛先生近豫州
⑷
。
⑴ 編者按:「戀」,《臺灣詩乘》作「說」。
⑵ 編者按:「除」,《臺灣詩乘》作「誅」。
⑶ 編者按:「灑」,《臺灣詩乘》作「訴」。
⑷ 編者按:「先生近豫州」,《臺灣詩乘》作「奇才佐豫州」。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