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唐景崧
相關人物:
共 31 位
。
共 6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送延平太守
北宋 ·
黃裳
南有溪山誰可托,須擁旌麾日邊落。
無政人向溪山愁,公徒追索情如酬。
有政人向溪山醉,鼓吹尋幽鬧如市。
七閩山水世所議,尤喜延平得高致。
山光水色秋意清,月華劍氣空體明。
雙流既往卻再顧,五龍雖奮還相迎
(自注:溪南水東,山皆有戲龍狀趨劍潭中,一山郡衙所據。雙溪相合而
南注
,至合水,尾回顧而復往。)
。
斷云天北列寸碧,中有仙人騎鶴行。
仙人巖前萬人聚,金碧下瞰天津橫。
霽色還空影高下,蓬萊幻化俄頃生。
太原使君未下車,公論已許程與吳
⑴
。
獨游才刃安能拘,發(fā)遣萬事歸玄無。
洗眼待看鄉(xiāng)老書,使君政事當起予。
年豐訟少民已蘇,兩稅競了誰無襦。
萬戶有酒錢足酤,飄飄簾下吹笙竽。
山水圖中聲色活,大小從公四園闊。
颯颯山風吹夕照,想見頹然使君笑。
南來莫使詩筒少,慰我塵勞空擾擾。
⑴ 自注:兵部郎中程博文、廣東運判吳荀祖,代于延平,以能政取要官。
樓題。仰睹文忠公所作一律一絕。手澤如昨。風流宛然。終宵有感。因記排律二十韻。以寓平生景慕之意。因以二十日。往拜于臨皋書院先生真像
(二十日)
明 ·
趙憲
七言排律
萬仞高標鄭侍中,平生為國罄丹衷。
詞源屈宋騷音楚,學派程朱圣道東。
澄汰黃流千丈渾,全完秀氣一春融。
艱危濟世思匡主,夙夜殫勞任匪躬。
西走帝庭朝貢節(jié),南和日域聘航通。
干戈免致民生困,禮樂期看王業(yè)隆。
圜海彝倫信箕范,百年被衽洗胡蒙。
開城宮闕垂崩潰,漢岳松杉向郁蔥。
安社一心惟白發(fā),苞桑百計但書空。
彌綸早失三元帥,顛覆空憐一幼沖。
只手擎天縱無策,匹夫抗志竟輸忠。
綱常萬古昭天地,氣概偏邦振杰雄。
誠感鬼神精不泯,魂隨日月視無窮。
菟裘勝地超千里,畫閣飛樓冠八纮。
秀句文山俱炳耀,遺墟孤竹一般同。
灤河永水皆清麗,砥柱長松兩屹崇。
信宿游觀諧素想,吟哦嘆賞感秋蓬。
地靈自古為人杰,政化如今問主翁。
倘有博望為上客,請將明遠換清風。
豐碑指點長郊外,名德依然在仆僮
(三元師。謂金得培,安祐,李芳實也。先生有祭金文。○孤竹古城及永川邑治,臨皋書院。皆是斷岸臨流。蒼壁斗起之處。而水皆
南注
。清麗可愛。孤竹城東。中流有砥柱石。永川二水之間。又有落落長松。孤竹遺祠之上。憑云筑臺。名以清風。永川之樓。名以明遠。夷齊,圃隱千古一節(jié)。有如秋月瑩照寒水。故妄欲換名。以慰忠魂。后賢以為如何。)
。
出暢春園門自堤上至泉宗廟雜詠
其三
(乾隆庚寅)
清 ·
弘歷
七言絕句
泉出萬泉
(莊名)
原瀉北,石橋惟剩說巴溝。
春明日下胥差記,安得高梁有逆流
(日下舊聞春明夢馀錄皆謂丹棱沜之水出巴溝以達于高梁今丹棱沜雖不能確指為何地而巴溝橋之名尚存橋南為萬泉莊地既高于巴溝其水實自南而北安得由巴溝逆流以入高梁乎高梁實源于玉泉匯為昆明湖經長河
南注
與此何涉向為萬泉莊記曾詳辨之)
。
賦得南坍北漲
(得心字八韻浙江試題)
(乾隆甲辰)
清 ·
弘歷
五言排律
紹
(興)
海
(寧)
對相峙,江潮自古今。
中亹誠最美,兩界幻難諶。
坍漲事無定,北南勢有斟。
興猶山作禦,寧祇岸虞侵
(紹興在浙省迤南諸山聯(lián)絡海潮
南注
可資抵禦若海寧一帶地本平衍正當北岸之沖潮水每虞侵齧必沙勢南坍北漲始保萬全也)
。
壬午溜遷后,甲辰水尚深
⑴
。
筑塘圖久計
⑵
,射弩罷雄心。
無往思不服,斯升
(謂北漲)
祝彼沈
(謂南坍)
。
神祠躬致拜,吁佑愧為欽。
⑴ 丁丑南巡時見海潮大溜尚趨中亹己卯以后漸遷北亹壬午親臨閱視漲沙猶擁護堤根竹簍因命督撫標記尺寸按月奏報至庚子前巡往視塔山塘工漲沙盡坍至癸卯八月三層竹簍俱露今甲辰閱視幸漲沙復將三層竹簍上下全行掩護漸有南坍北漲之機然水勢尚未改趨中亹石塘經久之計不容緩耳
⑵ 庚子春巡閱視塘工飭督撫等于老鹽倉舊有柴塘后一律添建石塘四千二百馀丈上年七月間告竣茲親臨閱視范公塘一帶亦必需接建石工方于省城足資鞏護因再降旨自新筑石塘工尾起于范公塘內至烏龍廟止一體添建石塘仍留柴塘為重門保障于柴塘后石塘前溝槽內填土種柳俾柴石連為一勢即以柴塘為坦水撥給部庫銀五百萬兩予限五年陸續(xù)修筑以期海疆永慶安恬
山東巡撫明興奏黃水未入三湖
(南陽昭陽微山)
情形詩以志慰
(乾隆壬寅)
清 ·
弘歷
青龍岡決后,黃水入齊境。
合龍屢弗成,為之心耿耿。
無已議改弦,蕆事時猶永。
兩歲伏秋汛,率經三湖騁。
焉保湖弗淤,常廑問光景。
撫臣茲奏報,其圖益明炳。
緣有明舊運,三湖迤西并。
河由此南下,直至江南省。
始與運中會,不幸中之幸。
清水誠散漫,纖道勤修整
(前經明興奏到南陽昭陽微山等湖圖內水色清澈因降旨傳詢恐有淤墊茲據覆奏緣三湖迤西本有前明舊運河一道由湖西直注江南始與運中河相會黃水由此直下
南注
并未入湖至三湖去歲積水本旺勢足敵黃是以水色仍清不致淤及湖身等語又閱所進圖內黃水在三湖之西中隔湖面并未入運其運河間有漫沒者乃系湖水接連所致現(xiàn)已有新備纖道漕運可以遄行無阻為之稍慰)
。
昨據薩載奏,下口疏剔并
⑴
。
或弗致刺手,河復堪待等。
額慶不誤運,南望稍紓怲。
⑴ 昨薩載奏廣籌潘家屯六塘河等處去路并開挑微山湖下之頌家莊等引渠分泄通暢下口疏剔各工已著有成效
挽
唐景崧
聯(lián)
清 ·
鄭辛樊
對聯(lián)
死惜九年遲,回頭總統(tǒng)虛名,中史頓開民主局;
論難千載定,放眼臺灣義舉,后人誰繼我公賢。
挽
唐景崧
聯(lián)
清 ·
鄭辛樊
對聯(lián)
保越大名垂,日記一編,戰(zhàn)績早教敵膽落;
割臺遺恨在,諫書七上,孤忠惟有帝心知。
挽
唐景崧
聯(lián)
清 ·
鄭辛樊
對聯(lián)
是二千年亞洲英雄,未許后人論成敗;
為四百兆國民慟哭,豈徒知己感生平。
挽
唐景崧
聯(lián)
清 ·
鄭辛樊
對聯(lián)
撫全臺肇績三宣,戎馬書生,早歲威名馳絕域;
處江湖不忘魏闕,攀鱗行在,千秋魂夢泣靈均。
登澄海樓次韻
清 ·
吞珠
憑欄一望天連海,海風來自扶桑外。
長波萬頃蕩琉璃,鰲斷山摧動澎湃。
危樓足下生動搖,目眩倏忽飛洪濤。
云譎波詭浩無際,岑?點綴如秋毫。
斗然煙靄眾峰失,淼?一氣晴光溢。
東流直下析木津,
南注
還歸沃焦窟。
絪缊造物初,此源無時無。
始信齊州煙九點,蒙蘢八柱青天扶。
浤浤汩汩朝還暮,滄海桑田知幾度。
而今試問采珠人,此中果否鮫人住。
共 6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