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官文
相關人物:
共 8 位
。
共 10 首
十二月廿一日立春。廚院監(jiān)進耽羅貢橘。翌日恭遇先太夫人生辰。感懷有述
(己卯)
清 ·
申緯
七言律詩
山橘微青金橘黃,春盤磊落賜沾嘗。
醺人不待梨花曲,破殼先驚爪甲香。
天上九重開瑞旭,海南萬里貢新霜。
此時陸績懷無用,悵對絲籠涕自滂
(濟州
官文
。有梨花面之名。)
。
回疆竹枝詞二十四首
其四
清 ·
林則徐
字名哈特勢橫斜,點畫雖成尚可加。
廿九字頭都解識,便矜文雅號毛喇
(
官文
作莫洛,讀平聲。)
。
戴文進長江萬里圖厲伯符方伯屬題
(甲子)
清 ·
何紹基
厲侯宴客當嚴冬,出示戴畫驚猿翁。
奇哉長江萬里遠,收入矮紙七丈中。
樹石千年化蒼古,巖淵百轉皆深洪。
險灘危岫地勢極,來檣去楫天宇通。
我十年前曾使蜀,直傍岷江莽馳逐。
迂途灌口訪離堆,快上峨眉觀雪瀑。
烏尤石畔看花醉,白帝城邊枕灘宿。
止馀三峽眼未見,游草猶嫌隘篇幅。
狂言一疏辭錦水,賃廡三間寄衡麓。
年頭歲尾必出游,北馬南船無定躅。
鄂渚別來才轉瞬,愴望故人祠宇矗
(胡文忠公祠新成。)
。
越吳一氣今肅清,凱旋十萬湘上兵。
名王乘勝搗馀寇
(僧邸。)
,節(jié)相奏膚歸會城
(
官秀峰
爵相。)
。
燼馀樓閣峙空秀
(晴川閣已脩復,黃鶴樓亦議脩。)
,雪后江天終夜明。
官閣摩挲圖畫古,舊游棖觸夢魂驚。
扁舟從此東浮海,無限煙波似鏡平。
童司牌行
晚清 ·
蔣澤沄
賊酋陳玉成率眾十余萬,踞黃梅之童司牌。夾河而壘,擾黃梅官軍后路,圖解九江重圍。將軍都興阿公檄家大人率七百余人會馬隊二百赴援。議者以眾寡懸殊,謀退師。余謂童司牌壤界江楚、枕湖面江,我軍一退,武穴、龍平皆為賊藪,黃梅圍師必潰,陸家嘴水師與各軍糧艘悉為賊乘,大局不可問矣。為家大人上書李迪庵方伯(續(xù)賓)、楊厚庵軍門(載福)極陳利鈍,請以水師入太白湖并益陸師助剿,一面激勵將士設奇計以挫兇鋒。乃堅守六晝夜,會師鏖戰(zhàn)破之,殲賊極多,時戊午三月二十八日也。越四月朔,而黃梅告克,蘄黃相繼掃蕩。
總督官文恭公
、巡撫胡公(林翼)疏稱北岸肅清,實基于此,論功先欲退者云。
童司牌,黃梅道。
狐兔蹻蹻,殺人如草。
天蒼蒼,野茫茫,軍容慘淡氣不揚。
彼眾我寡,我何為者,僉曰退師其秣馬。
知難而退,先機豈昧。
奈全局,成瓦碎。
黃梅后途,江州餉需,一朝委棄時予辜。
我言如此,咸謂我愚。
寇深矣,可若何,畏首畏尾貽誤多。
請濟師,羽書馳,潯陽發(fā)兵戒后期。
酣戰(zhàn)四時余勇賈,攘臂力攖負嵎虎。
掃穴犁庭,氣作一鼓。
帥臣色喜,入告天子,曰:彼北岸靖夷肇此,累累若若旌將士。
貪天之功心實恥,匈奴未滅何家為。
李廣不侯非數奇,區(qū)區(qū)一勝功寧奇。
易實甫以司馬溫公殘?zhí)幰娰浤藴毓c其侄九承議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數字就殘石作硯葉東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題為斷碑硯誤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齡印昌齡滿洲人乾隆時
官學士
多藏舊槧本書馀每見之印朱
文
曰長白敷槎氏李南澗日記載其人疑此為昌齡所刻諸家真跡法帖不詳帖何名又不知真跡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清末 ·
張之洞
介甫書顛狂,子瞻書豪縱。
穆穆司馬公,落墨必謹重。
邪異賢亦殊,朝局成一閧。
宵磨黨碑名,俘掠花石貢。
貴賤在公道,殘?zhí)駛髡b。
遺書問九郎,無異鵠鶩諷。
忽憶停云帖,書勢相伯仲。
結體取寬平,挫筆少縱送。
固知任誠愨,或少智術控。
譽王已過厚,任蔡良可痛。
獨惜通鑒稿,細書失充棟。
此石僅八寸,其價璆璧共。
倖免佞人污,壺盧未押縫。
易生信慷慨,如石充僧供。
坳墨謹洗滌,廉棱戒磨礱。
作我方正友,泚筆豈敢弄。
嗟哉六月相,昊天不祚宋。
紹述肆詆誣,天怒神怨恫。
政荒相若鬼,敵喜國如夢。
居洛十八載,伏如雞處甕。
有園甚荒率,忘機到仆從。
花藥助讀書,獨樂不與眾。
我意獨慕此,守黑甘無用。
點易滴新泉,石田春可種。
誰能考鳳墅,抱殘誇博綜。
獨行謠三十章四百四十八韻凡四千四百八十五字感贈鄧輔綸
其十二
(壬申)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
歸與豈知幾,除夕宴巴丘
⑴
。
元夜賦春別,烽火照畫橈
⑵
。
龍
(汝霖。)
李
(壽蓉。)
悲不官,東去如雪飄。
武漢果三陷,空城餓鵂鸮。
三遷翼始庸
⑶
,迫蹙沌口頭。
王將孤且奇,蛇山夜鳴骹
⑷
。
東南倏崩坼,水陸愈喧呶
⑸
。
將軍忽夭枉
(湖南提督塔齊布暴薨于軍中。)
,周將
(鳳山。)
謬擁旄。
賁軍始章鎮(zhèn),義吉委蓬蒿。
葉周厲忠貞
⑹
,陳曾又懦謷
⑺
。
其城固金石,其援絕蚍蜉。
恭聞先大夫,請命獨悲咷
⑻
。
庸駑駭軍聲,環(huán)戟鑿城濠。
終無一騎援,坐與群寇鏖。
曾軍弱始此,況彼西官胡
(楊霈得罪,以西凌阿為欽臣,又代以
官文
,與胡撫攻武漢。)
。
時危出奇計,羅軍退鳴鐃。
卷甲趨武漢,三戰(zhàn)洪山高
⑼
。
文忠發(fā)智略,群帥盡和調
⑽
。
黃金壽絳侯
(
官文
為總督,胡以鹽稅歸之,月送銀三千兩。官喜,所議無不聽。)
,薏苡饋中朝
⑾
。
披榛立軍府,雄藩纛峨峨。
⑴ 余于十二月二十日自武昌還湘,遇逆風,留岳州度歲。
⑵ 五年元夕,鄧還武岡,余與城南舊友餞之余宅。
⑶ 益陽胡林翼從曾軍,無功名,由道員連擢湖北巡撫。
⑷ 副將王國材呼武昌城夜入,寇數百人據城,其酋將宴藩署,斬數十人。
⑸ 湘軍分為三,曾入南康,塔留九江,胡屯沌口,將益驕。
⑹ 義寧州牧葉濟英、吉安守周玉沖并固守待援。周鳳山素庸怯,守城差可自固,乃不令赴急,空屯樟樹??芤云呷俗繁际爬?,周不反顧。
⑺ 江西巡撫陳啟邁與曾堅持根本之說,視列郡縣淪陷不問。
⑻ 鄧父請援吉安,痛哭巡撫前,又矯令鳳山赴援,以此得罪。
⑼ 羅澤南從入江西,攻克廣信,自請還援武昌。于是克義寧,掃崇、通,遂三復武昌。
⑽ 胡撫既得羅軍,傾身下之;水師將彭、楊不和,百拜以謝;諜卒還營,自出門迎之。故將士感激,爭效死。
⑾ 胡先與文慶主試江南,俱得咎。至是文慶柄政,與胡深相結。為交歡朝貴,盛言胡才能,奏上輒議行。
獨行謠三十章四百四十八韻凡四千四百八十五字感贈鄧輔綸
其十六
(壬申)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
吾生信多憂,南望感塵猋。
君又故鄉(xiāng)來,躡履相迎遭。
青春飲酒樓,劉
(興化劉熙載。)
莫
(獨山莫友芝。)
共歡醵。
郁郁不久此,行行思鲙鱸。
丹陽敗書至,吳中如亂麻
⑴
。
征途恨苦短,官程恨苦奢
⑵
。
匡肅始謀帥,關防落東流
⑶
。
屯難相糾結,蛾賊扇撚苗
⑷
。
苗
⑸
回
⑹
外傾動,英法內吹噓
⑺
。
道窮世運極,將弱藩鎮(zhèn)粗。
余東竄祁門,建策擊長蛇。
收吳既鞭長,爭徽又唇焦
⑻
。
古來無請援,王邵謬奉書。
君無申胥誠,久作仲連居
⑼
。
艱難得九死,幾與祥興誅
⑽
。
左生階下囚
(
官文
劾湖南劣幕左宗棠舞文受賂,提訊轅門,朝出使臣察辦,胡為行七千金以免。)
,拔用賜軍鈇
⑾
。
彭湖遇我舟,精卒氣果殊。
支吾衢饒內,犄角灊皖途。
安慶得瓦解,胡公瞑黃壚
⑿
。
恨無勤王用,掩涕昆明湖
⒀
。
肩輿入人國,談笑已亂華
⒁
。
諸臣不羞恥,死謂兵燹遭
⒂
。
余生塊土馀,閉戶每畏撾。
⑴ 十年,張國梁敗于江寧城下,和春奔丹陽??鼙频り?,張戰(zhàn)死,和走死蘇州城外,江督何桂清遁上海,寇遂取常、蘇、松諸府。
⑵ 余與鄧同出都。鄧分道員,試用浙江。
⑶ 時議皆謂江督宜在曾侍郎,貴近臣不愿也。余聞肅云:『初欲舉曾,而軍機大臣匡源奏對,言今日江南糜爛,非獨何桂清不能定,曾國藩亦不能定。然何練習且可觀后效。』上乃責何恢復。言者論不已,始命曾開府于東流。
⑷ 蒙城貢生苗霈霖武斷鄉(xiāng)村,以團練壯丁脅從旁近民團,安徽、河南之交皆奉其號令,遂有異志。
⑸ 貴州臺拱諸苗出,劫掠黔、楚間。
⑹ 云南回人杜文秀據大理,陜西、甘肅回人四出焚掠內民。
⑺ 英吉利求入通商,泊舟天津口。法郎西自明季立天主堂于直省,為西夷入內最先之國,外洋皆嚴敬焉。
⑻ 曾受命后奏云:『即日從安慶渡江,以固吳會之人心?!欢悠铋T半載。余云:『安慶去江寧、蘇州均近于祁門,豈人心以遠為固乎?今宜率師從淮揚進常、鎮(zhèn),而公弟國荃攻安慶,左宗棠出浙江應皖南,乃得形勢耳?!徊宦牎堒礼v徽州,以萬人分防百處。余又言:『不得已,且可至徽州以固周天受寧國之守?!晦o以張在,彼不可往。余云:『以張為礙,可去之耳,不可因張失徽。』曾然之。張既罷,余往賀,且請行日。曾忽曰:『以徽兵之紛紜,而子欲陷我其中。子往則可,我不可往?!挥嘈υ唬骸赫埑謿J差大臣印以來,余明日往矣?!?/div>
⑼ 浙撫王有齡遣主事邵懿辰及鄧來告浙急,余笑曰:『君誤矣!迂儒罵賀蘭進明,自古豈有軍可請而發(fā)者?』浙江果破。
⑽ 鄧試用在浙,城破,例奪官,聽勘新?lián)彳娭?。時浙藩林福祥、總兵米興朝,俱以失律斬軍前。
⑾ 左以三品卿銜領浙江援師,幫辦軍務。
⑿ 十一年八月,攻克安慶,其月胡薨。
⒀ 十年,英吉利入京師,上先幸熱河。土寇假夷兵焚劫淀園。變初,聞胡、曾合奏,請率勤王兵,而又自云不易成行。
⒁ 英吉利使臣入東便門,直乘八人轎,兵不血刃。
⒂ 京朝官唯管園大臣文豐及主事常豐投水死,其恤詞言突遭兵燹。
獨行謠三十章四百四十八韻凡四千四百八十五字感贈鄧輔綸
其十八
(壬申)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
西游既改旆,南定登朝臺
⑴
。
文理感秦尉,貪泉恨蠻陬。
本無丹沙愿,甘為越女留。
一言拔管婧,七貴笑咸胡
⑵
。
未隨戈兒放
⑶
,且逐鴟夷浮
⑷
。
聞喜韶石下,東笑觀淮濄
⑸
。
南人愧王偉,北闕徵呂嘉
⑹
。
童孽何足俘,三帥好傳訛
⑺
。
沈左更騰章,疆帥互嘲訶
⑻
。
將將反違材,牽船策疲羸
⑼
。
誰云敗駕馬,終類畫足蛇
(楊至甘肅,不勝任,旋罷。)
。
曾侯工作奏,言錢空縷覼。
平吳爭大珠,奏凱搜裝馱。
徒增俗訕笑,但訝涉夥多
⑽
。
馬生驟建旗,后殺比陳佗
⑾
。
果威荷柱石
(湖廣督
官文
以功封果威伯,拜大學士。)
,文武兩無施。
征車過蘄黃,老幼訴煩苛。
王軍恣驕橫,與寇共蹂蹉
⑿
。
功臣稍見輕,幸門忽已移。
怏怏各移鎮(zhèn),露刃已參衙
⒀
。
蹇驢三山街,聾李對怨嗟
⒁
。
置此他人事,翩然跨青騾。
敲冰渡濕水,舉酒聽易歌。
⑴ 余初西游華山,與多軍俱行。既以路阻,遂至南海。
⑵ 余在南海聽歌,有南寧女子,言頃過舊寓,凄然傷心。眾人癡笑之,余獨心賞,贈以詩,買之同歸。今生二女,遂為妾,其時廣督毛、蘇撫李、鄂撫吳、湖督官及巡撫惲,俱騰書相告,以為談柄。余告曾文正,以為名動七省督撫也。曾先以取妾為丁果成所譏,一見即問曰:『君不畏丁果成邪?』余日:『先告之矣?!辉笮υ唬骸鹤嗝髟诎敢??!蝗欢『酶Q觀人家姬,余妾出拜后,欲強丁再入,丁固不肯,則貌可知矣。
⑶ 鄧于南昌圍中納一婢,龍皞臣與書,言志士枕戈之時,不宜宴安。余曰:『此易耳,名之戈兒,以志艱難,可矣?!缓筻嚲骨仓?。
⑷ 余寡兄弟,獨與妻居,不能不在城市。既買此妾,遂移居山中。
⑸ 余北還過曲江,見破寇羽書過,兼得安徽巡撫唐訓方書,云臨淮略定,將謀善后,并約余為江淮之游。
⑹ 寇將李秀成粗涉書史,城破,匿空舍中,被執(zhí),乞降贖死。江南人士劉、趙之倫,交譽稱其才,以為將相之器。余云:『王偉佐侯景,而以讀書自負。君輩正不讀書耳?!怀?,曾侯請獻俘,詔令送闕,而又斬之。
⑺ 洪秀全子天貴自江寧逸出。曾先奏云陳死,左奏言在湖南,李亦言其未死。九月,果從浙江走江西,眾散獨行,入石城。降奴識之,乃就禽。
⑻ 江撫沈葆楨、浙撫左,皆與曾侯爭小事,騰章相詆,曾不能直也。
⑼ 水師提督楊岳斌以左督論薦,授欽臣,督江西諸軍,旋改督陜甘。
⑽ 江寧克,曾奏言,初疑寇有積金,可富國。嚴密搜求,實無之。而恭王聞人言,曾弟買臘箋一捆,費三千金。
⑾ 時驟用馬新貽代左撫浙,后五年代曾督兩江,已而張汶祥仇殺之。太常少卿王家璧謬以為蘇撫丁日昌所主使,朝出刑部尚書即訊,不能明,乃優(yōu)恤馬,而處張以極刑。
⑿ 僧王軍討撚寇,縱掠男婦,民訴轅門者,王蹙額曰:『北軍離家久,女可少避之?!?/div>
⒀ 寇平,曾國荃乞歸,辭浙撫。曾國藩討湖北撚寇,以李鴻章代為江督,李謁曾,以洋槍小隊自隨,從登堂。
⒁ 時李鴻裔署安西糧道,語余云:『頃謁少荃,有地老天荒之恨?!?/div>
漱唐舊歲以卷屬題曾賦四絕未寫寄也稿俄失之句亦不能全憶重賦五言四章
其二
清末民國初 ·
沈曾植
五言律詩
江趙周
官俊
,陳梁舊德尊。
國華昭諫苑,裘帶望都人。
天壤存遺直,條徐是古民。
將行過即墨,直與訪田春。
壽鄧立法委員鶴九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論交近四十年,翩其書記,早數元瑜,往事隙駒過,幕府英僚今大耋;
堆案逾三千牘,明悉朝章,宜咨伯始,遐齡仙鶴并,議壇耆彥是清流。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作者原注】聯(lián)中所稱書記,謂主長
官文
牘及參預機務之人,與今代義異,曹子桓與吳質書:“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
鄧翔宇(1896——1989),字鶴九,湖北省羊樓洞人(今屬赤壁人)。湖北法政專門學校畢業(yè)、“中央訓練團”黨政高級班民政組結業(yè)。1935年伏汛期間治水有功,并著有《湖北治水方策》一書。后改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武漢總部秘書。1938—1939年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軍事委員會重慶行營少將課長。1939—1947年任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組組長兼“國家總動員會議”專門委員,并獲得勝利勛章。1947年任行政院參事兼機要組、議事組、文書組主任。1948年由湖北省第一區(qū)選為立法委員,任法制委員會委員。1949年去臺灣,1958年任臺灣“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召集委員,1976年后被聘為國民黨中央第11—13屆評議委員。
書記…元瑜:阮瑀(約165—212年),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市尉氏縣)人,漢魏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為阮瑀與陳琳所擬。
隙駒:《禮記注疏》卷五十八〈三年問}「將由夫修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馬之過隙」《莊子》外篇·卷七下《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英僚:賢能的僚友。
朝章:朝廷的典章。出自《后漢書?胡廣傳》 :“達練事體,明解朝章?!?br />伯始:漢胡廣的字?!逗鬂h書·胡廣傳》:“雖無謇直之風,屢有補闕之益。故京師諺曰:‘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章表》:“胡廣章奏,天下第一……觀伯始謁陵之章,足見其典文之美焉?!?br />曹子桓: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吳質:(177—230),字季重,兗州濟陰郡(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qū)西北)人,漢末三國時代著名文學家。
箋:清代姜皋摘句聯(lián):
萬事會須咨伯始;
一班我亦愧真長。
共 10 首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