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宣培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洗玉之池割圓嶠,上有玉苗甘露零。
雪山凝寒壓太白,海氣正綠灑帝青。
是身非堅須長物,絕境無夢遺真形。
寧令嚴(yán)霜凋翠草,詎勝失水哀銅瓶。
附:劉汶次韻
銅駝陌上得銅洗,曾見漢朝風(fēng)露零。寒光未變劫灰黑,古色猶帶宮苔青。金人墮淚漫懷古,玉女洗頭真寓形。與君作池媚蕉雪,何以報之雙玉瓶。

仙掌金盤別風(fēng)露,人間琛寶多飄零。忽有銅洗土花碧,側(cè)想玉女云鬟青。千年偶在聊寄意,萬物終毀無逃形。吾徒汲古寧玩物,愿予及泉資綆瓶。
倪瓚
昔張外史有古銅洗種小蕉白石上置洗中名之曰蕉池積雪軒西園老人追和張劉二君詩書掛軒中予亦為之次韻
雪中芭蕉見圖畫,蕉池積雪終凋零。風(fēng)翻窗里浪花白,雨壓床頭云葉青。詩人超軼有遠(yuǎn)思,造物變幻難逃形。爾亦林居喜幽事,曉浥石溜攜銅瓶。
書張伯雨蕉池詩后
右海昌張伯雨蕉池積雪詩一篇其稱群公次韻僅存者劉師魯二篇伯雨之為蕉池積雪去今十馀年吳江村叟周君為蕉池積雪視伯雨所為無少異周君喜其暗合也求書其實并詩以表之始周君豐于貲財好蓄古玩器無何兵起其貲與故物一昔蕩然俱盡惟守小屋數(shù)椽日以此為娛悅?cè)艘允嵌嘀暌岩釉诔衅綍r稍為清峭殊特者而周君當(dāng)事變之際不隨眾境而逝而乃創(chuàng)意于此又其奇也雖然氣化盛衰之?dāng)?shù)恒相迭而無窮也以金石之堅者不能外此而待人獨于一草之微而致意焉者其亦有所寓矣夫何寓哉妍媸巨細(xì)不可得而擇也消息盈虛不可得而加也彭殤生死不可得而齊一也自達(dá)生而言之無不曰我于物無滯也而又何校乎然則蕉池積雪之趣固不可以形器求之也求其趣者舍詩無以也余既書伯雨之詩而又書其始末如此至正庚子七月十日華蓋洞著書者饒介識。
禪意偏于畫意偕,荻蘆之畔渚之涯。
江村似為君重購(荷屋卷有吳江村印。),寒拾何關(guān)我舊懷(行端號寒拾里人。)。
地借稻粱觀所托,天教霜月聚其儕。
欲將雁卷編詩話,隔巷相呼松雪齋。
竟掃鵝溪賞杜陵,可堪蘇石氣崚嶒。
江村誰并官奴跋,只合香光共伏膺(近數(shù)日來考訂《樂毅論》吳江村本,謂來禽正匹戲鴻耳。)。
馮臨六賜本,何似蕭阮儔。
梁時舊摹出,得記朱徐不。
太湖與秣陵,殘刻難并收。
梅徐詫奇妙,空溯趙與歐。
復(fù)齋手拓時,已嘆歲月流。
石膚日磨蝕,遑問努趯遒。
元符勒元祐,秘閣精英留。
公私二覆本,皆系于越州。
石熙明家石,宋末又增修。
幸借元符舊,柯睨真銀鉤。
當(dāng)時賜官奴,筆訣追有由。
筆筆虹月光,特達(dá)琳瑯球。
處處自起訖,舍矢貫樹鍭。
縱橫寸黍內(nèi),碧海騰蛟虬。
豈復(fù)宋元后,一律圓媚柔。
江村吳家跡,粗副邢董求。
不直張米庵,齊傅嗤楚咻。
劣足傲快雪,褚銜幻如诪
趙臨亦偽作,雜出紛贅疣。
寥矣吾安放,遠(yuǎn)目梁唐謀。
薛家扇書函,儻及貞觀酬。
西堂中禁品,像贊黃庭侔。
當(dāng)日舉正書,藝圃窮冥搜。
側(cè)想褚臨本,出藍(lán)非藝游。
戈波渟蓄間,風(fēng)引幾回舟。
撥鐙有逆矩,卓穎非凡疇。
試取國工喻,頎典以孫辀。
似欹乃反正,所戒氣驕浮。
人品系心術(shù),經(jīng)畬賴鋤耰。
豈獨一棐幾,晉法微闡幽。
研屏理窗光,匱紙瑩于油。
問津卬涉始,溽暑越早秋。
停云對墨池,兩家孰箕裘。
那問高學(xué)士,清砧響茶甌。
⑴ 快雪本,褚于貞觀六年系河南郡公銜,實為笑柄。
自題臨霜寒帖后(癸酉) 清 · 翁方綱
昔聞涪翁霜寒跋,不以法度窘精神。
今觀鼎州霜寒刻,精神法度孰與論。
此帖我聞絳傳似,寓巧于拙方鑒真。
山陰真書唐已少,禁堂褚目曾未聞。
誰知黃庭樂毅外,妙緒一發(fā)留千鈞。
此幅鼎蓋出于絳,但有鈍拙無光新。
武陵花源覓倒影,黃庭小字焉比倫。
真鼎無由問真絳,笑彼摹出吳江村。
邢董同盟揚不棄,靦并樂毅黃庭陳。
所謂霜寒右軍者,冶態(tài)效盡東家顰。
黃庭訛沿宋翻本,顧乃傅會唐摹云。
樂毅亦遭張丑識,問絳問鼎真先民。
回看鼎刻雖太拙,尚想指火于為薪。
晴窗偶拓廿七字,竊柎欲抱枯槎根。
吾寧守跛弗貌駿,嗜甘豈得專非辛。
推諸樂毅畫像贊,以質(zhì)官奴王敬仁。
他年儻更真絳得,什一右軍楷則循。
印合涪翁品書品,不虛棹艤漁家津。
⑴ 馀清齋《黃庭》即潁井脫失廿一字者,其《樂毅論》亦為張丑說破是宋后偽作,而董皆目為唐臨也。
高家海字本,宋世稱最珍。
右軍樂毅帖,秘閣外?聞。
高家暗檻后,趙竦手拓親。
趙后傳之徐,徐復(fù)貽子孫。
歐趙所未詳,順伯錄具存。
順伯跋徐笈,石膚嗟蝕昏。
終宋之末季,續(xù)模渺無因。
北南宋之交,越州拓猶新。
是時秘閣賜,正并學(xué)舍陳。
學(xué)舍為重鐫,石氏儼結(jié)鄰。
嗟此會稽郡,上追永和春。
寥寥八百年,歷閱幾貞珉。
蕭阮臨寫來,貞觀付館臣。
未知元祐藏,硬黃爾何人。
備寓筆欹正,匠授規(guī)斲輪。
外映波回折,中含氣粹溫。
元祐元符刻,百載近未湮。
石熙明家塾,豈未深對論。
歐梅到順伯,品騭推獨尊。
圓神與铦鋒,得爭古法醇。
況此石氏摹,已非櫝高紳。
又閱年三百,并勒于吳門。
章簡名父子,鐵穎館停云。
海字闕短行,莫知所問津。
私淑墨池影,乞諸青羊君。
邇來何(屺瞻。)(壇長。)輩,始爇瓣香薰。
猶勝邢與董,妄嘆吳江村
下視快雪馮,褚銜惹笑嚬。
俗書益贗托,種種滋塵塵。
顧量海字泐,一羽與百鈞。
尚賴停云石,今在嘉禾闉。
宋后失楷則,但務(wù)趨圓勻。
必也正名乎,元精耿渾淪。
秘閣本第一,海字本附群。
以尋虞歐脈,晉唐樹骨筋。
此責(zé)將誰諉,華實窮本根。
小字如大字,縱橫氣雄奔。
嗤彼三日婦,脂粉涂面唇。
稽首宋拓前,河源仰星辰。
智永未題日,冀逢真右軍。
⑴ 元祐《秘閣帖》至元符間刻成,去越州學(xué)舍重刻時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