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774—1853 【介紹】: 清山東東阿人,字敬修。嘉慶十六年進士。道光中累擢至湖廣總督。因屬吏濫用非刑、誣執(zhí)良民,革職。后再起用,又以濫刑等事,命休致。咸豐元年起用為廣西巡撫,偕李星沅赴廣西征討太平軍。每戰(zhàn)必親自臨陣,惟與向榮等不協(xié),尋解軍務。二年,安慶失守后任安徽巡撫,平定宿州、懷遠捻軍。廬州陷,奉命援廬,以疾卒于軍。謚文忠。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人,字亮甫。初從向榮攻太平軍,為太平軍所俘。后逃至四川,練鄉(xiāng)勇拒太平軍,官至四川軍標副將。善制地雷。丁寶楨稱為良將才。
人物簡介
【介紹】: 清四川閬中人,字子明。以武生從向榮軍,積功至參將,擢固原提督,署僧格林沁軍右翼長。參與鎮(zhèn)壓回民起事,偕雷正綰解西安圍。被多隆阿劾坐守省城,不援同蒲,降總兵,旋解職歸。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八【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字貞恒,號信臣,又號訊臣,晚號邃翁。道光十五年進士。累官江蘇巡撫。咸豐初會辦向榮軍務,降為光祿寺卿。有《鄉(xiāng)守外編輯要》、《武備輯要》。
許乃釗,字貞恒,號信臣,錢塘人。道光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江蘇巡撫,降光祿寺卿。維基
許乃釗(1799年—1878年),字貞恒,號信臣,又號恂普,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許乃釗為道光十五年(1835年)進士。授編修。歷任國史館總纂官,河南、廣東學政,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江南大營幫辦。咸豐三年(1853年)出任江蘇巡撫,鎮(zhèn)壓上海小刀會起義,次年因無功被革職。咸豐七年(1857年),以三品頂戴幫辦江南軍務,咸豐八年(1858年)遷光祿寺卿。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破江南大營,攻克蘇州、常州,再次被革職。不久引疾回鄉(xiāng)。光緒四年(1878年)卒。
人物簡介
【生卒】:1801—1858 【介紹】: 清湖南乾州人,字臣若。道光間為守備,以擒李沅發(fā)擢都司。咸豐間從向榮鎮(zhèn)壓太平軍,轉戰(zhàn)廣西及江南各省。累官浙江提督。在灣沚被圍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滿洲正黃旗人,額扎特氏。嘉慶間從攻白蓮教義軍,擢藍翎侍衛(wèi),官至行營正黃旗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道光間至新疆,從征張格爾。咸豐初與向榮等鎮(zhèn)壓太平軍,在永安城外軍中病死。
人物簡介
【生卒】:?—1852 【介紹】: 清滿洲正紅旗人,索佳氏,字遠芳。道光間任廣東副都統(tǒng)。咸豐初,與向榮圍永安,攻太平軍。后在桂林被太平軍擊傷而死。
人物簡介
【生卒】:?—1853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因伯,一字小亭。善畫梅。道光二十四年進士。咸豐間督湖北學政,尋擢侍講學士、光祿寺卿。太平軍破武昌時投井死。謚文介。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五
馮培元,字因伯,號小亭,仁和人。道光甲辰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歷官光祿寺卿、湖北學政。殉難,贈侍郎,謚文介。維基
馮培元(1815年—1853年),字因伯,浙江仁和縣(今屬杭州市)人。咸豐初年官至湖北學政、光祿寺卿。太平軍攻佔武昌后,投井自盡。馮培元自幼喪父,由母何氏撫養(yǎng)成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馮培元考中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咸豐二年(1852年),大考二等,擢升為侍講。不久,擢湖北學政,在數(shù)月之間,連升侍講學士、光祿寺卿。咸豐二年十二月(1853年),太平軍勢如破竹,進攻武昌。馮培元偕同守城。城破后,培元投井自盡。咸豐三年正月,太平軍棄城而去,清軍向榮部入城,方為其收斂。文宗破格撫恤武昌殉難文武官員,贈馮培元侍郎,建立專祠祭祀,并授騎都尉世職,謚文介,并賜兩子學瀚、學灃舉人。
人物簡介
【生卒】:1818—1903 【介紹】: 清廣西欽州人,字翠亭,一作萃亭,又字南干。行伍出身。咸豐間從向榮、張國梁鎮(zhèn)壓太平軍。同治間累擢廣西提督,后稱疾退職。中法戰(zhàn)起,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率王孝祺等大敗法軍于鎮(zhèn)南關,乘勝攻克文淵、諒山,重創(chuàng)法軍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以病未赴。甲午戰(zhàn)爭間奉調(diào)駐守鎮(zhèn)江。官終貴州提督。治軍四十余年,寒素如故。卒謚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