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傅壽彤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潞江(戊子) 清 · 趙翼
七言律詩
一鞭曉渡潞江涯,瘴霧濛濛似落沙。
不老青馀霜后葉,無名紅煞日南花。
經(jīng)年馬背安居地,每夕氈廬托宿家。
自笑書生作傖楚,異時歸去有雄誇。
老去英雄不臂弓,愛吟佳句剔燈紅。
青馀我眼心相賞,白到君頭發(fā)亦公。
童律清音歌板月(君新有小部笙歌之宴,竟未見招),妓堂香澤綺羅風(fēng)(君嘲余在未堂處花酒之飲)
衰年各有尋歡處,異曲何妨一樣工。
發(fā)德誅奸作一書,名山思貯殺青馀。
竟終茅舍赍前志,空見明堂建太初。
蔑若眾星真小說,學(xué)乎舊吏似憑虛。
不妨筆記傳吾黨,磊落寧嫌釋鳥魚。
院中秋雨(己丑) 清 · 翁方綱
七言律詩
殘暑微涼已颯然,始知秋在斷檐邊。
氣交遠(yuǎn)岫青馀濕,響到疏窗綠更圓。
栽種成陰看后起,豐容何感只輕煙。
叢叢玉露峰峰爽,合作新題補(bǔ)五年。
⑴ 是日覆試童子詩賦,以「西山爽氣露凝千片玉」為題。予向于冬春夏皆按試潮州,今始及秋來云。
姜芽斂手元和腳,工祝官班乃辭卻。
醫(yī)箴即是筆諫心,晉國臨淮等咨度。
誠懸碑版盈海宇,哲兄流傳轉(zhuǎn)蕭索。
武侯祠記人共知,大楷鐘王名豈怍。
漢東爭說塔石陰,李繁記共青蓮各。
此碑陰字獨?稱,歐趙而來嘆寥廓。
吾嘗抉剔歐顏跡,京兆臨淄未刊落。
元公作尹紫泥前,飛蓋金花雪峰錯。
裴文書罷還記事,古柏青馀照花幕。
七百春遭惡客詩,一半粗沙橫镵鑿。
更三百年我披讀,尚五十字神光躍。
吾甥翰林持節(jié)來,瞻拜江干手親拓。
漁洋驛程記所遺,得此歸裝寒不薄。
依稀判官辨殘字,寄語宮詹證前諾。
跋書兼寄李給事,催添氈蠟緘如約。
寶之不減升仙陰,森然壁立通泉鶴。
⑴ 率更書房彥謙碑、魯公書家廟碑,予皆得其碑陰,字勝本碑,而人?知者。
⑵ 錢辛楣詹事以此碑系銜無「判官」字,因辨唐史之誤。今驗此碑陰,尚可辨「判官」字也。
⑶ 予嘗于升仙碑陰得辥少保正書,極工。
春日即事 清 · 金履萬
七言律詩
蕭蕭短發(fā)不盈梳,漸覺光頭老釋如。
午睡懨懨浮白后,春陰漠漠踏青馀。
桃花水暖客垂釣,燕子日長兒讀書。
追逐少年應(yīng)見笑,閉門非為出無車。
楊柳蕭蕭總斷魂,春風(fēng)記得武昌門。
眼前又觸新秋思,衣上全銷舊染痕。
一帶青馀前浦浪,千絲黃繞夕陽村。
樹猶如此堪惆悵,客里年華莫漫論。
論詩尚友道豈孤,請看上座何人乎。
青蓮少陵與達(dá)夫,同時命酒相狂呼,大才一泄天欲枯。
信陽北地蓋小儒,何時肩隨到座隅。
誰實為此謬獻(xiàn)諛,不顧古鬼相揶揄。
梁園欲雪風(fēng)響粗,繁臺白塔相縈紆。
感時撫事增嘆吁,飲不成醉歸鴉逋。
年來吟聲如歰竽,凍墨兩碗尚可濡。
胸中奇氣紙上鋪,古賢懷抱蓋未紓,不幸命作詩人徒。
二三子勉為時需,衰頹莫效東洲夫。
國朝職官志,翰林首清班。
舉世重其選,目為玉堂仙。
下此略免俗,無踰乎校官。
雖曰卑且貧,儒生腰膝全。
乃今皆不爾,此秩尤可姍。
朝學(xué)東序戈,夏典樂正干。
狂者或訾傲,謂師豈其錢。
汝無白金千,固宜弟子員。
是何益于論,時方重桑研。
有志任擲去,孰逼與作緣。
我生為口忙,寧免喙腐膻。
鄉(xiāng)郡起木斗,又如毒波翻。
借茲茍全活,勢蹙理宜然。
君今胡為者,去年登木天。
三館備侍從,兩制看騰騫。
而何力求外,慷慨親櫜鞬。
練卒走大梁,省親還順元。
裘黃容不改,揖我謂我獧。
重登君子堂,舉杯話時難。
玉鈐發(fā)光怪,刀氣增冬寒。
大盜據(jù)南畿,于今已三年。
看君用意處,足以鋤兇頑。
誰云報恩子,不在書生間。
時危閣纂述,智短甘丘樊。
澄清付公等,歌笑容老孱。
他年望高適,不道云泥懸。
波羅嶺早行 清 · 金玉麟
七言律詩
夾道危巖壁立懸,青余一線望中天。
鐙隨斜月光無定,鈴飐乾風(fēng)響不圓。
千里馳驅(qū)經(jīng)絕塞,五更雨雪逼殘年。
歸期準(zhǔn)與寒梅約,粥鼓香花臘八前。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