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格林沁

相關人物:共 27 位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四川閬中人,字子明。
以武生從向榮軍,積功至參將,擢固原提督,署僧格林沁軍右翼長。
參與鎮(zhèn)壓回民起事,偕雷正綰解西安圍。
被多隆阿劾坐守省城,不援同蒲,降總兵,旋解職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00—1878 【介紹】: 清江蘇儀徵人,字椒云,別號時晴齋主人。
道光九年進士,授編修。
歷山西朔平知府、四川、河南按察使。
咸豐間以直隸布政使隨勝保、僧格林沁御太平天國北伐軍。
同治間署陜西巡撫,鎮(zhèn)壓回民起義。
以故奪職。
所撰年譜、日記對道光、咸豐、同治間政治、軍事、經(jīng)濟情況紀錄甚詳。
今人名之為《道咸宦海見聞錄》。
維基
張集馨(1800年—1879年),字椒云,別號時晴齋主人,江蘇儀徵人,清朝官員。嘉慶五年(1800年)三月二十九日辰時生于江蘇儀徵小市口。道光二年(1822年)舉人。道光九年(1829年)乙丑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年(1830年)十月充武英殿協(xié)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四月散館一等授編修,七月充武英殿篡修。道光十六年(1836年)五月保送御史記名,補授山西朔平府知府,九月抵任,賑災治蝗。道光十七年(1837年)創(chuàng)立玉林書院。道光十八年(1838年)七月調(diào)署山西太原府,依法辦案。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月回朔平任。四月署山西雁平道(代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月補授福建汀漳龍道。目睹總督顏伯燾革職回廣東途經(jīng)漳州時的排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月服滿,入京候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補授陜西督糧道,因旱荒向陜西巡撫林則徐(1785-1850)請示緩征,得林賞識。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六月補授四川按察使,九月入京,召對(接受召見)二次。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七月補授貴州布政使,十一月入京,召對五次。道光三十年(1850年)調(diào)補河南布政使。咸豐元年(1851年),二月召對八次。六月總督琦善因案被劾,張受累,遣戍軍臺。薩阿迎暫署總督。咸豐二年(1852年)五月含冤到戍,十一月就庶籍,賞四品頂戴,補授河南按察使。十二月入京,召對二次。尚未出京又調(diào)補湖北按察使。咸豐三年(1853年)正月赴任途中調(diào)補河南按察使。二月補授直隸布政使,帶兵防守。目睹直隸總督桂良與其孫麟趾賣缺受賄。因受欽差大臣勝保調(diào)遣辦理軍務而被桂良遷怒,參劾其“不聽調(diào)度,濫用帑金”,遭革職遣戍。因軍務留營免遣。咸豐五年(1855年)四月因軍功賞五品頂戴。九月發(fā)往榮軍營聽后差遣。咸豐六年(1856年)二月抵江南大營,病假回籍就醫(yī)。八月回京,九月賞四品頂戴,署甘肅布政使,召對五次。咸豐七年(1857年)二月抵甘肅就任。設立捐局為藩庫理財。咸豐八年(1858年)總督樂斌令出師河州剿回,張派員調(diào)停搞定。四月丁憂回籍,十月入京。咸豐九年(1859年)五月服滿,召對一次。九月加三品頂戴,署福建布政使,召對二次。咸豐十年(1860年)正月抵任,整頓鹽茶厘金。六月調(diào)補江西布政使,以兵燹、久雨、歉收等原因求總督曾國藩緩征丁糧,被奏革職。次年繞道陜西回京。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補授陜西布政使,召對一次。三月抵任,四月署藩篆。七月署陜西巡撫,麥熟時節(jié),原巡撫瑛棨怕回不肯出城收小麥,張督兵收割并剿回。劉蓉調(diào)任巡撫。總督熙麟。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回原任,九月赴甘肅查辦舊案,兵剿固原。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因陜西巡撫劉蓉查前總督熙麟、京堂李云麟等案,被參革職,永不敘用,后因軍功撤銷永不敘用處分。八月病休回京。同治九年(1870年)主講金臺書院,培養(yǎng)諸多尖子學生,包括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狀元陸潤庠,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榜眼王賡榮、探花馮文蔚、傳臚吳樹梅,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狀元王仁堪、探花朱賡飏。光緒四年十二月十一日(1879年1月3日)北京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1 【介紹】: 清湖北漢陽人,字荀陔。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咸豐間由侍講學士超擢內(nèi)閣學士,迭署禮、工、刑、戶、兵諸部侍郎。英、法、俄、美四國聯(lián)軍入侵時,希祖力主殺所獲英官巴夏禮。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九
袁希祖,字筍陔,漢陽人。道光丁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戶部侍郎。
維基
袁希祖(1809年—1861年),字荀陔,湖北漢陽人,原籍浙江上虞。
袁希祖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咸豐二年(1852年),大考二等,擢為侍講,三遷至侍講學士。
咸豐八年(1858年),破格提拔為內(nèi)閣學士,先后代理禮部、工部、刑部各部侍郎。
咸豐年間,朝廷鑄虛值大錢以應對經(jīng)濟緊張,造成通貨膨脹,希祖于咸豐九年上疏請求回復舊有制錢。
次年又上疏建言進剿太平天國事。
不久,署戶部侍郎。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天津陷落,希祖建議暫時議和,以拖延時間,部署軍隊。
僧格林沁扣押英國官員巴夏禮,希祖疏請將其處死。
不久,北京陷落,咸豐帝逃往熱河。
希祖屢次上疏,不報,數(shù)度北望痛哭,因此得病。
《北京條約》簽訂后,希祖兼署兵部侍郎。
不久即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0—1877 【介紹】: 清湖南常寧人,字義渠。
道光二十年舉人。
咸豐間從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軍,轉戰(zhàn)鄂、贛、皖等省。
同治初助僧格林沁平苗沛霖。
累擢至安徽巡撫。
后坐事降官,旋任直隸布政使。
乞假歸,不復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1—1863 【介紹】: 名或作洛行。
清安徽亳州人。
小名香。
地主出身。
咸豐二年結捻起事,旋被推為盟主,為初期捻軍最高首領。
五年,各路捻軍會盟雉河集,被推為大漢永王(一作大漢明命王),建黃、白、紅、黑、藍五旗軍制。
七年,接受太平軍領導,初封征北主將,守定遠。
旋進封沃王。
同治初與僧格林沁部大戰(zhàn)失敗,因叛徒出賣,被俘后在亳州殉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9 【介紹】: 清順天大興人,字蔭堂。
由行伍薦升京營參將。
咸豐間,累擢直隸總督,從僧格林沁治天津海防。
英國兵艦犯??冢H督士兵,重創(chuàng)之,力戰(zhàn)而死。
謚忠壯。
龍汝元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9 【介紹】: 清直隸宛平人,字春舫。
行伍出身。
歷游擊、參將等職,咸豐八年擢為大沽協(xié)副將,助僧格林沁辦理天津海防,次年大沽之戰(zhàn),親燃大炮,與英法軍力戰(zhàn),中炮陣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0—1886 【介紹】: 清貴州平遠人,字稚璜。
咸豐三年進士。
母喪里居,募兵鎮(zhèn)壓苗教起事。
同治年間歷任山東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先后輔助僧格林沁、李鴻章鎮(zhèn)壓東西捻軍。
其殺太監(jiān)安德海事,尤著人口。
光緒初官至四川總督。
在任十年,劾墨吏,改鹽法,建機器局。
卒于官。
有《十五弗齋詩存、文存》。
謚文誠。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四
丁寶楨,字稚璜,貴州平遠人。咸豐癸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四川總督,太子少保。贈太子太保,謚文誠。有《十五弗齋詩存》。
維基
丁寶楨(1821年5月29日—1886年4月21日),鄉(xiāng)試榜名及譜名瓊選,官章名寶楨,字稚璜,號稚璜,又號佩之,行三,貴州平遠州(今織金縣)牛場鎮(zhèn)人。
洋務運動重要成員,官至四川總督。
咸豐三年(1853年)以孝廉入選大挑一等,分發(fā)浙江試用知縣,同年中進士,選庶吉士。
因母喪回籍,適逢遵義楊隆喜起事,主動變賣家產(chǎn),募集死士八百,組織鄉(xiāng)勇,保衛(wèi)鄉(xiāng)里。
守喪結束,正逢苗族、白蓮教反清運動興起,巡撫蔣霨遠奏請將其留軍,特旨授編修,增募至四千人,收復平越、獨山諸城。
咸豐四年(1854年)至六年(1856年)間參與鎮(zhèn)壓平遠、獨山等地白蓮教和苗族舉事。
咸豐十年(1860年)任湖南岳州知府,次年調(diào)任長沙知府。
同治二年(1863年),擢升山東按察使,次年遷任布政使,奉僧格林沁命進攻白蓮教起義軍宋景詩,并參與鎮(zhèn)壓捻軍。
僧格林沁在曹州陣亡后,寶楨受到牽連,得朝廷恩旨以留任。
山東巡撫閻敬銘欣賞其才能,于是乞休,舉薦丁寶楨接替自己成為巡撫。
寶楨因鎮(zhèn)壓捻軍數(shù)次被嘉獎,加太子少保。
同治八年(1869年),因慈禧太后的寵宦安德海私自出巡,違反祖制,于是丁寶貞把安德海的違法行為上奏慈安太后,得慈安太后支持后將其就地正法于濟南,得名于時。
寶楨頗力進洋務運動,光緒元年(1875年)成立山東機器局。
光緒二年(1876年),寶楨署理四川總督,創(chuàng)設四川機器局。
維修都江堰,改革鹽法,籌劃西南邊防。
但任內(nèi)也因顧忌后任山東巡撫文格查到自己任內(nèi)的把柄,因此雖然知道到任前四川發(fā)生的“東鄉(xiāng)血案”,但并未秉公處理,最后因曾任四川學政的張之洞上奏慈禧重查冤案,最后丁寶楨被控犯瀆職包庇罪,交刑部議處,從一品也降為四品。
光緒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1886年4月21日),丁寶楨病逝于任上,享壽六十六歲。
追贈太子太保,謚文誠,并在山東、四川、貴州建祠祭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1 【介紹】: 清滿洲鑲黃旗人,鈕祜祿氏,字云閣。
咸豐間從僧格林沁鎮(zhèn)壓北上之太平軍。
官至杭州將軍。
太平軍再破杭州時,闔門自焚死。
謚忠壯。
蘇天福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3 【介紹】: 名或作添福。
清河南永城人。
小商販出身。
咸豐三年,響應太平天國北伐軍,結捻起義。
次年與張洛行組成捻軍,屢敗清軍。
后為捻軍黑旗總目,稱順天王。
同治二年雉河集失守時,與張洛行同被清僧格林沁部殺害。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