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光耿

共 3 首
幽郊郁郁,西周舊疆。
岐山奕奕,鎖峙一方。
有侐斯廟,惟山之陽。
有毖斯泉,惟廟之傍。
爰肸蚃而有徵兮,異尋常之潺湲。
有時滌滌兮有時涓涓,或見或隱兮若或使然。
觀夫明明后辟,濟濟臣工。
馨德登聞,萬邦從風。
天地斯和,品物斯豐。
祥飆翕翕,瑞雨濛濛。
即乃觱沸而出,潏汨而流。
始盈科而潗潗,終遠逝而浟浟。
樹草是滋,禾黍是油。
蒸黎悅豫,魚鳥戲游。
至若昏庸據(jù)位,諛佞專事。
穢德彰聞,萬邦殄瘁。
二氣舛戾,群生未沸。
旱熯為災(zāi),氛霧示異。
即乃斯收混混,斯絕綿綿。
漸洑流而涸涯,竟縮脈而枯源。
泥淤盡坼,榛蕪相連。
生民咨嘆,狐鼠延緣。
伊玆泉之出伏,隨一世之治亂。
究厥由之所自,非淺識之可貫。
余嘗陟岡巒,薦蘋藻。
循根堮,訪耆老。
曰我元圣,保乂玆土。
民懷其德,爰立祠宇。
惟德川流,終古不息。
溥博淵泉,象見不忒。
轉(zhuǎn)就下而上涌,寔神靈之攸激。
是純佑之遺澤,故所潤者惟德。
茍不明則不畀,斂玄液而藏匿。
惟時出之不爽,儼如在而降陟。
不顯其光,我公不死。
謂余不信,視此泉水。
余于是乃疏其溜,導其派。
流潑潑,揚濊濊。
而喟然嘆曰:昔公居東,搖漂風雨。
惟室翹翹,下民其侮。
袞衣繡裳,公歸無所。
斯乃周德之有疵而公德之遜也,豈非玆泉之涸而塕坌者耶。
昔公歸周,丕冒多方。
揚武之烈,覲文之光。
破斧缺斨,四國是皇。
斯乃周德之克敷,而公德之彰也。
豈非玆泉之達,而滂洋者耶。
想當年之勤毖,驗玆泉之異常。
諒神圣之不測,肆丕顯于存亡。
留不泯之遺烈,付水德之靈長。
將滔滔之不竭,變有無于渺茫。
著明象于衰盛,示深戒于圣狂。
迄今古而若一流,至化于無疆。
嗚呼,茫茫宇宙,昏明迭紹。
否德者多,昭德者少。
玆泉枯潤,何時可了。
玆泉之枯兮,我民其痡。
玆泉之潤兮,我民其蘇。
吾安得決涌湍而不絕不歇兮,作長流而沃八區(qū)也哉。
皇仁綏遠詩八首 其一 (庚午) 清 · 朱彝尊
五言律詩
臣聞柔遠人則四方歸有常德而六師整舞兩階之干羽至諴感神受百祿于共球敷奏其勇周官分職合方訓方懷方王會開圖比服要服荒服唐著歸忠之傳漢歌樂德之詩矧夫百王之所未臣重譯于焉來附于疆于理無貳無虞宜有頌聲用揚盛美欽惟我皇上軼堯包舜揚武覲文陟禹跡而方行合軒符而在握泰階協(xié)正被四表以光華上治咸和躋八纮于仁壽建中立極無外恢圖天地之大德曰生靡一物不懷帝德神人之所助者順允率土莫非王臣畫謀造化之先制勝霄旻之上乃喀爾喀雖修職貢反側(cè)靡常與厄魯特妄搆兵端阨窮已甚皇上湛恩溥博克全仁濡義育之中睿慮周詳不遺曲成范圍之內(nèi)謂外藩之豫附必親定其機宜總七萃于黃圖勒五營于紫徼硎水潮河以北照耀戈鋋空同祝栗之間扶攜老幼百重陛戟瞻帳殿而傾心千列周廬覲天顏而稽首宸衷用豫圣度誠弘載揚正正之旗徐布堂堂之陣有爵有階有秩推亡固存賜衣賜宴賜金式歌且舞申以河山之誓親同禁衛(wèi)之軍而又躬蒞營門特宣誥誡用賞用罰是訓是行永為不侵不叛之臣無異實畝實籍之地于是揚葭啟路總駟回鑾百千萬人皆感恩而泣下四十九部益慕義而歡騰蒼龍搖旆旆之旂朱鷺疊淵淵之鼓歲旱而雨師灑道日長而風伯清塵曜乾文闡坤珍調(diào)玉燭輝金鏡既膺寶箓宜薦鴻稱惟至德之彌謙而覃厚者多益萬年有道千古未聞臣幸際昌辰式觀醲化自慚弇陋仰沐崇深恭賦短章奉揚駿烈
紫禁開魚鑰,青郊建羽旄。
受降資廟略,載筆忝詞曹。
塞拓漁陽遠,山盤虎北高。
群臣歸燕息,轉(zhuǎn)念圣躬勞。
承光殿(乾隆辛巳)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地臨北渚崇臺據(jù),名取西京勝國貽。
玉蝀亨衢接閨闥,瓊?cè)A翠色映罘罳。
金源景概指琪樹,明代波瀾在液池。
鑒夏撫茲常致凜,覲文繄我更勤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