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任陳晉
相關(guān)人物:
共 1 位
。
共 6 首
創(chuàng)得齋小憩
(嘉慶丁巳)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素尚昨年稱絕筆,適才仍詠是孤言
(昨年題素尚齋詩有云剩此書一幅明年絕筆堪蓋
以齋
中祇有一處可以懸詩擬今年不復(fù)拈吟日前過齋中興至仍復(fù)題句是竟孤前言)
。
肩輿西谷寖尋順,撫座書齋聊憩存。
逾月山莊方一至
⑴
,縈心川郡不勝煩
⑵
。
如云創(chuàng)得佳名兆,愿報捷音過劍門。
⑴ 六月初五日駐蹕山莊以望捷心不懌茲閱四旬馀矣始至此齋
⑵ 昨宜綿奏到川省邪匪經(jīng)官兵追??殲戮甚多惟首逆分路竄匿業(yè)已四面堵截尚未就獲企望之馀每用焦煩
以齋
中雪浪石盆銘硯拓贈蘇靜齋題二詩
其一
(丙子)
清 ·
翁方綱
七言絕句
壽坡松蔭蔭蘭陔,雪浪盆銘小硯開。
為報定香橋雪意,瑞花喜趁上春來
(今年正月得雪。)
。
以齋
中雪浪石盆銘硯拓贈蘇靜齋題二詩
其二
(丙子)
清 ·
翁方綱
七言絕句
瓣香苔石海南祠,篆裊??檀借佛兒。
誰比蘇齋墨緣結(jié),宋蘭揮與蔣蟠猗
⑴
。
⑴ 漫堂、繡谷皆號蘇齋,故以二家后賢為比。
韶州試院同鈍夫讀蘇詩補注
(乙酉)
清 ·
翁方綱
長廊絡(luò)繹雨腳懸,重苔四壁流蝸涎。
惡文堆案意欲臥,起與架上抽詩篇。
長帽翁集嘉泰本,傅稚楷書久不傳
⑴
。
近者施宿注,乃有商丘鐫。
幕中邵馮為刪補,舊注十倍梅溪賢。
初白庵主復(fù)手編,如與元祐人周旋。
王施只字不假借,五十卷可收其全。
即如補錄元之舊注語,未見豈不心茫然。
猶惜舛訛未詳校,沈杭邵審皆虛焉
⑵
。
近來文士喜道古,古人注本次第宣。
王詩已獲誦李壁,黃集孰為傳任淵
⑶
。
后山任
注黃史注,一一雕購思無緣。
作者既難讀匪易,那不讎勘憑精研。
君當(dāng)考義我按節(jié),消此簾半斜陽天。
⑴ 吳興傅稚漢儒書《蘇詩》刻于淮東倉漕司,即嘉泰本。
⑵ 每卷末有沈德潛、杭世駿、邵嗣宗覆審字。予嘗問之邵蔚田,初不知也。
⑶ 近海鹽張氏新雕李雁湖注《王荊文公集》,亦尚多訛字未校。又聞江西人家有欲刻任天社注《精華錄》者。
和王定甫
(錫振)
過食筍齋感懷贈孫琴西侍講
(衣言)
出守皖江之作即送琴西二首
其一
(戊午)
清 ·
祁寯藻
七言律詩
蓬壺樓閣集群仙,中有幽齋得地偏。
種竹不知誰是主,披圖如見我猶憐
(食筍齋,吾師黃勤敏公直廬也。公請老后,余繼居之。公子小田儀部遂
以齋
圖贈別,并師書額裝卷,同直多有題詠。)
。
一麾此去馀長嘯,四壁留題待補懸
⑴
。
門外雙輪還躑躅,西山拄頰對蒼然
⑵
。
⑴ 琴西有《食筍齋記》,曾屬余補書舊額懸之。
⑵ 定甫樞垣退直居月湖樓上,與琴西時有唱詶。
摸魚子·辛卯,一九五一年。偕隱翁出示《讀同年錄感懷詞》,奉和原譜
現(xiàn)當(dāng)代 ·
黃詠雩
倩青鐙、伴將癯影,白頭徒自吟苦。
平生長抱蘭成恨,蕭瑟暮年詞賦。
孤迥處。
正百感茫茫,愁對同寅譜。
昔鹽舊雨。
記北斗京華,南溟海運,天步幾延佇。
輕肥愿,裘馬當(dāng)年共許。
春明一夢無據(jù)。
歌筵舞席旗亭畔,惟見曉星朝露。
君倘悟。
垂柳地、江潭再過成枯樹。
婆娑漫撫。
好偕隱珠湄,傳經(jīng)石笥,歸事老農(nóng)圃。
注:后記 朱庸齋
右天蚃詞二卷,凡一百二十闋,南海黃君詠雩,自己巳至辛卯所作,而余為之選錄者也。君才名藉甚,然世人或謂君獨以詩長者,于其詞殆未稔悉耳。余與君相交十余年,倡和彌密,先后同社者,如楊鐵夫、張漢三、黎季裴、黃慈博、陳協(xié)之、葉譽虎諸丈,咸以詞名于時,于君作皆深許之。誠以君詞,壯采奇思,取材甚富。命意既遠(yuǎn),托體猶高,每于瑰麗芳馨之間,而盡幽窈沈郁之致。蓋情文相生,感愈深,而語愈工也。近人說詞,專主夢窗,君獨不為所囿。于趙宋諸家取精用宏,大抵體質(zhì)法度,宗尚清真;骨格神致,肖乎白石;積健行氣,來自稼軒;麗澤辭華,取于梅溪;而感物興懷,則發(fā)乎自己。至于金石史地考據(jù)亦能以詞出之,尤別開蹊徑。其造詣之卓異,固共睹矣。壬辰二月余錄《天蚃詞》既成,低徊擊節(jié),檢視集中倡和同人,而楊張黎黃諸丈,早歸道山。余亦人事飆變,蹤跡音問都阻,北郭東園,觴詠莫續(xù)。獨與君寤歌沈吟,不覺有文章氣類今昔不同之感也。新會朱庸齋。
者后記 黃詠雩。一九六一年
壬辰二月,新會朱子庸齋選抄吾詞,自己巳至甲申題曰《橫江集》,用鄉(xiāng)名也。自乙酉至辛卯題曰《芋園集》,志園名也。兩集分二卷,計得詞一百二十闋,署名《天蚃詞》。家藏天蚃唐琴,嘗以名吾樓,并以名吾詞。番禺葉子遐庵,曾為題額題耑。庚子春日得明賢王海日先生海天旭日硯。東莞容子希白為篆海日硯齋額。適贛州羅子雨山續(xù)選《天蚃詞》歷年剩稿,遂
以齋
名題曰《海日集》。編為三卷,嗣有倚聲,以次補錄,故不列闋數(shù)。歲月侵尋,文字荒率。交知獎飾,祗益慚惶。姑存吾拙,就正知音。辛丑正月,南海黃肇沂詠雩,時年六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