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石濤

相關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朱亨嘉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朱亨嘉(1583年—1646年),祖籍安徽鳳陽,父靖江榮穆王朱履祜。
朱亨嘉早年以庶子身份襲封,父親嫡子與本藩宗室上疏攻訐,歷經天啟、崇禎兩朝都未了結。
南京淪陷后,于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初三日,在廣西總兵楊國威、桂林府推官顧奕等人的擁護下,自稱監(jiān)國于桂林,改桂林為西京,改元興業(yè)[1]。
當時在梧州廣西巡撫瞿式耜得知朱亨嘉僭位,要思恩參將陳邦傳助防,又通知當?shù)赝了镜摹咐潜?,不要聽從朱亨嘉的調遣。
瞿式耜不奉朱亨嘉召令,朱亨嘉親至到梧州,拘捕了瞿式耜,幽禁在桂林。
時唐王朱聿鍵為帝,瞿式耜派人去祝賀,要求朱聿鍵來平定朱亨嘉的叛亂。
兩廣總督丁魁楚在梧州突然發(fā)兵進攻,朱亨嘉逃回桂林。
受困于桂林的朱亨嘉,釋放了瞿式耜,希望瞿式耜能幫他守城。
瞿式耜與中軍官焦璉召陳邦傳共同捉拿朱亨嘉,在八月二十五日朱亨嘉被俘,隆武二年二月(1646年)年被押到福建,四月被縊殺。
朱若極是有名的書畫家石濤。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靈感篇第六之二
釋圓旭,字萬松,通海人。
少機敏,負奇氣。
既舍俗,務修持。
宗乘教觀,靡不博通。
周覽名山,行蹤所至,勝境殆遍。
嘗慨然慕濟顛之為人,故任性飄忽,倜儻怪特,久亦自得。
明崇禎間,還滇,憩于筇竹。
起居不常,飲食無節(jié),狀類瘋狂。
時入酒樓,高歌起舞,旁若無人。
人或戲之,則發(fā)人隱私,語多奇中。
嘗衣婦女襦裙,遨游市廛,亦不知所自來。
市人環(huán)觀所著裙服,頃忽不見,莫測所以。
每一入定,即危坐道旁,數(shù)日不移,風雨卒至,亦不知避,瞑息如故。
一日遍辭所識,還山沐浴,焚香禮佛,告眾作別,眾未之信,唱偈坐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2—約1692 【介紹】: 清僧。
湖南武陵人,俗姓劉,字石溪,一字介丘,號白禿,又號石道人、殘道人等。
幼孤,自剪發(fā)投龍山三家庵為僧。
遍游名山,與顧炎武、錢謙益、周亮工等人皆有交誼。
后住金陵牛首山棲幽寺,為堂頭和尚。
善畫山水,喜用禿筆、渴筆,專長干筆皴擦,意境奇奧幽深。
書法亦自成一體。
石濤并稱“二石”,與程青溪并稱“二溪”。
為清初四高僧之一。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六
髡殘,字石溪,一字介丘,號電住,又號白禿,自稱殘道者,武陵人,本姓劉。住江寧牛首寺。
清詩別裁集
字石溪,湖南湘潭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1—1691 【介紹】: 清安徽休寧人,僑居和州。字務旃,號鷹阿山樵?;顒佑谇∧觊g。工詩善畫,尤擅山水,長枯筆,饒有韻致,深得元人氣味。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六
戴本孝,字務旃,別號鷹阿山樵,和州人。有《前生》、《余生》詩稿。
詞學圖錄
戴本孝(1621-1693) 字務旃,號鷹阿山樵,別號黃水湖漁父、太華石屋叟等,和州(今安徽省和縣)人。
喜交游,與畫家、詩人漸江、龔賢、石濤等友善。
善畫山水,所作多為卷冊小景,風格學元代倪瓚、王蒙、黃公望等而自出新意。
畫史將其列入清初新安派。
亦工書法及詩。
有《前生詩稿》、《余生詩稿》等。
清詩別裁集
字務旃,江南和州人。布衣。著有《前生馀生詩稿》?!稹?a target='_blank'>池北偶談》載,務旃性情高曠,在京師時,夜與友人談華山之勝,晨起即襆被往游。新城贈詩所云“洛陽貨畚無人識,五月騎驢入華山”是也。詩近平直,茲錄其集漢魏集陶數(shù)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626—約1705 【介紹】: 明末清初江西南昌人,譜名統(tǒng)??,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人屋、個山、傳綮、驢屋等。
明寧王朱權后裔。
明亡后削發(fā)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譜道院,改名道朗,字良月,號破云樵者。
工書畫,擅畫山水、花鳥、竹木,筆墨簡括,意境冷寂,形象夸張。
所作花鳥,每以“白眼向人”,所署“八大山人”,筆形似“哭之”或“笑之”,寄寓故國之痛。
書法學二王及顏真卿,自成一格。
石濤、弘仁、髡殘并稱清初四高僧。
有《八大山人詩鈔》、《八大山人書畫集》。
詞學圖錄
朱耷(1626-1705) 原名統(tǒng)??,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個山驢、驢、驢屋、人屋、良月、道朗、法堀、掣顛、純漢、綮雪衲、臥屋子、弘選等。朱耷為僧名,"耷"乃"驢"字俗寫。南昌人。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明亡后,國毀家亡,心情悲憤,23歲落發(fā)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9—1708 【介紹】: 清宗室,字問亭,號皋漁父。
襲封三等輔國將軍。
后因故追削爵。
與劉獻廷、石濤交往。
工詩畫。
有《問亭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九
博爾都,字問亭,號東皋漁父,輔國愨厚公培拜孫。襲輔國將軍。有《問亭詩集》、《白燕棲草》。
清詩別裁集
字問亭,宗室鎮(zhèn)國將軍。著有《問亭詩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86—1762 【介紹】: 名或作觶。
清江蘇興化人,字宗揚,號復堂,又號懊道人、墨磨人、木頭老子等。
康熙五十年舉人,官山東滕縣知縣,以忤大吏罷歸。
善畫,花鳥為蔣廷錫弟子,又師事指頭畫家高其佩,并取法徐渭、朱耷、石濤。
所畫以破筆潑墨見長。
曾任宮廷畫師數(shù)年,以不容于畫院,乃賣畫揚州,為“揚州八怪”之一。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五
釋福住,字靈峰。
姓盧氏,世居嶧陽。
其父始徙于宿遷,遂為宿人。
生有靈兆,幼而穎異。
靜幽成性,寡于言笑。
然體嬴質弱,病纏彌載。
其父禱于佛,而疾少瘳。
七歲,遂依護國庵瑞貞受染。
稍長,誦經習禮,殷勤不懈。
炬步度式,過于老宿。
年近不惑,欲得名師指其覺路。
環(huán)視區(qū)宇,殊難其選。
深居獨處,幾四十年。
雍正甲寅春,憲廟詔文海入都,改建法源寺。
敕開戒壇,受法者千九百人,住始與焉。
既卒事,訪萬壽寺調梅、西方寺不二,俱相深契,期以遠大。
因留京邑,荏苒四載。
嘗值秋初,登玉泉山。
俯臨湖水,溁洄曲抱,幾十數(shù)里。
其中蒲荷菱芰輿沙禽水鳥,隱映于煙靄樓閣間。
覺胸襟壅積,豁然開朗。
因念江浙名勝,盡為禪藪,當更有異。
乾隆戊午暮春南還。
自淮之廣陵,謁福緣寺濟生。
連床話舊,夜鐙忘疲。
復渡江,抵金山,大曉老人為江天寺主,一見如故,相留彌月。
偶于山樓靜坐,更深月落,天氣昏黑。
忽見江心火光,星散照曜,林木樓鳥皆驚。
曉曰:此木華《海賦》所謂“陰火潛然”者。
住聞之,爽然自失,別有所悟。
又數(shù)日辭去,由昆陵泛舟平渚,訪生公說法臺于虎邱下。
然后次馀杭,過六橋,出西湖,尋濟顛舊跡。
凡石甑、虎林、棲霞、飛來峰諸勝,靡不窮探幽索,證所聞知。
獨至鳥窠立法之處,惟存古木扶疏,頹垣破院,悵望久之。
乃歷東陽而南越蒿壩,渡關嶺,涉楢溪,步石梁,得寒山拾得隱居巖穴,與智者大師拜經臺故阯。
遂悠然神往,折方竹為杖,陟天臺最高頂,以望赤城、蒼洞、天姥諸峰。
蓋徘徊不能去,云侍者曰:“自此入天童、阿育王寺,有古舍利在焉。
”乃復攀崖捫蘿,趨拜其下。
見白光昱然,顯于塔中。
厥后禮普陀,見海霧明滅,列嶂聳秀。
高出云表,陰睛變幻,其狀不一。
山下波濤洶涌,雷砰電激,海岸孤絕。
信非慈航,不能飛渡。
庚申秋返宿,居極樂庵。
檢閱龍藏,兩易寒暑。
時慧朗尊宿,方修壽圣古剎,延住主席。
更擴二樓,翚其式廓。
至戊寅,年七十有一,傳席其徒云浦,退處東林。
石門深處,板橋隱隱。
禪房花木,時有清香。
戶外松陰,池邊竹韻,雨霽煙消,蒼翠欲滴。
怡然自適,忽焉一紀。
惟掃地焚香,終日兀坐。
神光圓湛,回出塵世。
庚寅春示疾,二月六日淹然而化。
壽八十有三,臘三十有七,塔于五華山頂。
高翔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88—1753 【介紹】: 清江蘇甘泉人,字鳳岡,號樨堂,又號西塘,一作西堂。
與汪士慎、朱冕、蔡嘉、金農友善。
為揚州八怪之一。
善畫梅,山水師漸江(弘仁),而參以石濤之縱恣。
工隸書,精篆刻,晚年右手廢,以左手書,字尤奇古。
圖清格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滿洲正紅旗人,字月坡,號牧山。
官山西大同知府。
與鄭燮交善。
山水學石濤,字喜作鐘鼎、蝌蚪文。
能以草書法畫菊,自辟蹊徑。
卒年八十三。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