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643 【介紹】: 明江西德化人,字彥清。天啟五年進士。崇禎中歷兵部職方郎中,出閱薊遼軍務,盡曉邊塞形勢、戰(zhàn)守機宜。十一年冬,以清兵入內(nèi)地,擢密云巡撫,至即發(fā)監(jiān)視中官鄧希詔奸謀,帝遣中官孫茂霖核實,光抃反得罪,遣戍廣東。十五年,兵事急,復官,拜兵部右侍郎,總督薊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諸鎮(zhèn)軍務。時薊州已陷,清軍四出。光撲所督諸路援軍,相互觀望。次年,邀擊北撤清軍,兵敗,坐誅。維基
趙光抃(1595年—1643年),字彥清,號石谷,江西九江府德化縣人。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五年(1625年)聯(lián)捷乙丑科進士,鄉(xiāng)人曹欽程父事魏忠賢,驟得太仆少卿。光抃語之曰:「富貴一時,名節(jié)千古,君不可不審。」欽程惡之,即日出光抃父贊化為南寧知府。南寧惡地,贊化侘傺而死。光抃奔喪歸。崇禎初,服闋,除工部都水主事,榷清江關(guān),又丁祖母李宜人喪歸。崇禎十年服闋,起升兵部職方員外郎,進職方郎中。光抃喜談兵,才氣雄豪,出語無忌,兵部尚書楊嗣昌奇服之,曰:「吾不及光抃。」屢疏薦之。十年秋,升太仆寺少卿,遣閱薊、遼戎務,盡得邊塞形勢,戰(zhàn)守機宜,列十二事以獻。明年冬,清兵入密云,總督吳阿衡敗歿,廷議增設巡撫一人,駐密云,遂擢光抃右僉都御史任之。至即發(fā)監(jiān)視中官鄧希詔奸謀。帝召希詔還,而令分守中官孫茂霖覈實。茂霖為希詔解,光抃反得罪,遣戍廣東。后希詔卒誅。崇禎十五年(1642年),兵事益棘,宜興周延儒再柄國,有言薦光抃者,周以其年家子也,特起之戍中,微示意曰:以四萬金進,可得永督。光抃家素來富饒,聞命,持數(shù)萬金入都為軍資。既至,帝召見德政殿。奏對稱旨,拜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薊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諸鎮(zhèn)軍務。時清軍已克薊州,分兵四出,命光抃兼督諸路援軍。諸援軍觀望,河間迤南皆失守。光抃不敢救,只領(lǐng)兵尾隨清軍而南。又聞塞上警,又驅(qū)而向北。廷臣交章劾光抃,謂列城被攻不救,退回高陽,坐視淪覆。明年復論光抃及范志完。四月,清兵北旋,光抃、唐通、白廣恩等八鎮(zhèn)兵邀于螺山,命放大將軍炮,無敢應者,光抃下馬自執(zhí)炬放之,敵相顧指曰:好漢!好漢!終不敵敗走。帝聞,大怒。清軍退兵后,京城解嚴,遂與范志完并獲罪免職。帝召見雷演祚,演祚詆志完,而稱贊光抃。帝曰:「志完、光抃逗遛河間,獨罪志完,渠服其心乎?」遂并逮光抃。光抃嘗薦廣恩,廣恩抗不赴召,帝以是益惡光抃,卒與志完同日斬西市,人咸以為冤。有《木筆齋集》 。福王時,太仆少卿萬元吉言光抃受事破軍之馀,身先被創(chuàng),與誤國志完駢首西市,迄今文武貴賤咸為抱冤。給事中熊維典亦以為言,乃復其官。
人物簡介
王繼謨(1583年1月27日—17世紀),字景文、顯我,號淳穆,陜西延安府府谷縣人。王繼謨在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由縣廩生成選貢,三十七年(1609年)中舉人,次年(1610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南陽知縣,調(diào)任兵部武庫主事;天啟元年(1621年)到宣大、山西等地支援軍務,后升官職方司郎中,外任山西薊州兵備道右參政,五年(1625年)被倪文煥彈劾為王之寀黨羽而削籍。崇禎元年(1628年),王繼謨得原官重新起用,不久轉(zhuǎn)為貴州右參政,四年(1631年)自貴州參議再回任山西右參政,很快改官易州道左參議、河南右參政,九年(1636年)時任職永寧監(jiān)軍道,和副總兵祖大樂驅(qū)逐包圍滁州的流寇。崇禎十二年(1639年),王繼謨出任密云巡撫,被方士亮、寧成勛彈劾,總兵唐通指出他是從軍二十年最正直清廉的官員,及后方士亮又擔心他被撤職后會無人代替,故而請留用,崇禎帝以勞加其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頭銜,到十六年改任順天巡撫,同年回任密云巡撫,十二月代孫晉擔任宣大總督,因李自成入侵而與周遇吉防守沿河一帶。十七年(1644年)大順軍隊攻陷陽和衛(wèi),他和大同巡撫衛(wèi)景瑗徵召大同總兵姜鑲守衛(wèi)河上,姜鑲卻聽從兄長、前昌平總兵姜瑄投降大順,他說:「事已至此,從死無法報國,不如棄守,保衛(wèi)京師更重要。」由寧武關(guān)前往北京,與敵軍戰(zhàn)敗后充任事官,不久與張致雍入山,隱居直到去世。
人物簡介
【生卒】:?—1644 【介紹】: 明四川井研人,字發(fā)圣,號贊皇。天啟二年進士。授編修。工結(jié)納,初入仕,即與內(nèi)侍通。莊烈帝選用閣臣,每發(fā)策觀其能否。崇禎十三年,得中官關(guān)節(jié),知帝所欲問數(shù)事,奏對稱旨,即拜禮部左侍郎、東閣大學士,入閣。十三年改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周延儒罷,為首輔,實無能為,無所籌劃,而以賄聞。十七年,罷政。資多,不能即行。李自成破京師,被執(zhí),以獻巨金于劉宗敏獲釋,尋被殺。維基
陳演(?—1644年),字發(fā)圣,號贊皇,四川井研人,崇禎時期的內(nèi)閣首輔。治書經(jīng),行一,庚子年九月初九日生。陳演是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順天鄉(xiāng)試三十六名,天啟二年(1622年)聯(lián)捷壬戌科進士。吏部觀政,改翰林院庶吉士。崇禎十五年(1642年),陳演于山東平定盜賊有功,升任戶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崇禎十六年五月,周延儒被罷免,陳演代為首輔,后因謊報戰(zhàn)功而被罷免。《明史》稱陳演為人“既庸且刻”,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李明睿勸崇禎放棄北京,盡快南遷。崇禎有意遷都,陳演反對“南遷”,并示意兵科給事中光時亨,嚴厲譴責李明睿,揚言:“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二月初八,李自成陷太原,北京震動。薊遼總督王永吉、順天巡撫楊鶚建議提調(diào)吳三桂保衛(wèi)京師,二月二十七日,崇禎帝在文華殿召開緊急會議,徵調(diào)吳三桂“勤王”,陳演、魏藻德兩人不敢同意,以致此事一延再延。最后崇禎罵他:「汝一死不足蔽辜!」三月初四,崇禎帝終于決定,放棄寧遠,徵調(diào)吳三桂、王永吉、唐通、劉澤清護衛(wèi)京師。吳三桂接到命令后,三月上旬啟程,十六日入山海關(guān),二十日至豐潤時,李自成已攻破北京。李自成入北京,陳演想逃離北京,但因家產(chǎn)太多而未果。他主動向劉宗敏獻白銀四萬兩。稍后,其家仆告發(fā),說他家中地下藏銀數(shù)萬。農(nóng)民軍掘之,果見地下全是白銀。劉宗敏大怒,大刑伺侯,刑求得黃金數(shù)百兩,珠珍成斛,四月八日,得釋。十二日,李自成敗于多爾袞、吳三桂之聯(lián)軍,臨走前,將陳演等人斬首。另一民變領(lǐng)袖張獻忠后來稱帝,以陳演的女兒為皇后,陳演的兒子為翰林學士。
人物簡介
【生卒】:1603—1683 【介紹】: 清滿洲正黃旗人,輝和氏。葉克書子。從太宗參與松山、杏山等戰(zhàn)。順治初,從多爾袞敗唐通于一片石。后轉(zhuǎn)戰(zhàn)各地,進至云南。累官至本旗蒙古都統(tǒng)。康熙初致仕。卒謚襄勤。
人物簡介
何謙,字非鳴,號鐵峰,南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人。曾祖何天衢以貢生擔任太平縣訓導,個性坦易有操行。祖父何存仁,與叔祖何其智都以孝友著名。父何夢得,字原錫,萬歷四十四年恩貢,授官徽州府訓導,未赴任就遭于父喪,過度憂傷而嘔血死。何謙登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進士,初授江西新昌縣知縣,調(diào)任南昌縣,才識比歷任官員練達,十年內(nèi)清慎如一,后入朝行取。崇禎十六年(1643年),朝廷授職昌平巡撫,移鎮(zhèn)居庸關(guān),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大順軍隊攻至居庸關(guān),監(jiān)軍太監(jiān)杜之秩和總兵唐通不戰(zhàn)而降,他和總兵馬岱臨陣脫逃,北走經(jīng)過德州,得濟王朱帥??留下共事,不久送往南行。弘光年間和棄地巡撫王聚奎、陳睿謨、王揚基、郭景昌、河督黃希憲被逮捕入獄,南京失陷后憤恨而死。墓在城西南生田村西原。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二【生卒】:1608—1647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禎十五年舉人。與陳子龍等有“云間六子”之稱。入清,被薦任內(nèi)閣中書舍人。多爾袞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筆。不久,憂傷而死。有《蓼齋集》。
李雯,字舒章,江南華亭人。明崇禎壬午舉人。入國朝,官弘文院撰文中書。有《蓼齋集》。清詩別裁集
字舒章,江南華亭人。崇禎壬午舉人,國朝官中書舍人?!鹪崎g六子,彝仲、臥子外,便推舒章。吳日千書其詩卷后云:“庚信文章真健筆,可憐江北望江南?!鄙w悲其遇也。槜李詩系·卷四十一
字舒章華亭人官中書
人物簡介
【生卒】:?—1667 【介紹】: 清滿洲正白旗人,納喇氏。順治元年入關(guān),身歷一片石之戰(zhàn)及敗唐通、攻略南北各省戰(zhàn)役,封一等男。康熙間,以族人蘇克薩哈為鰲拜構(gòu)陷,株連被殺。鰲拜敗,追復故官世職。謚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