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首
國朝百年,文道大辟。
赫赫李公,厥美天錫。
文康遺業(yè),公實接之。
遘我明辟,乃薦厥辭。
乃動天子,國誣乃伸。
才猷既顯,眷遇日新。
晉陟地部,春官正卿。
遇災(zāi)弗迷,神識益彰。
盛之文苑,俾提其衡。
衿紳歸仰,典冊煌煌。
有客我享,鳴玉以相。
黼黻圭璋,為國之光。
日入明夷,何事不有。
君子何傷,履貞無咎。
翔陽麗霄,品匯昭晰。
首急求舊,踐以煖席。
大訌奔波,國命絲發(fā)。
義辯崢嶸,虜氣自折。
從容六官,出入貳極。
加額之望,眾以為遲。
晚始論道,公所優(yōu)為。
守志秉禮,匪石可移。
昔公南曹,青陽載華。
暨公東閤,黃發(fā)皤皤。
原公所嘗,九甜十辛。
華夏夷人,罔不尊親。
有書滿家,有惠寄民。
播之穹壤,結(jié)為清芬。
金石或泐,公名不朽。
余銘之托,與公俱壽。
古來畫竹紛可數(shù),長慶蕭郎乃其祖。
樂天一百八十字,字字蕭森是竹譜。
畫師畫竹如寫真,肥皮厚肉非其倫。
能貌高流與靜士,豈是尋嘗點筆人。
吳門朱鷺好登涉,華山歸來竹滿笈。
倚壁揮毫每長嘯,長鬣飄蕭散籜葉。
歸郎昌世亦瀟灑,風(fēng)枝雪干非嘗寫。
一莖兩莖自點染,花前酒后晴窗下。
朱老畫竹盈幾束,粉壁長竿森羽纛。
粉壁移居賃俗人,卷軸叢殘散燈燭。
歸郎知我愛此君,便面長箋頻見分。
兒童竊取友朋乞,緣手散去成煙云。
每言賞竹貴得意,東軒北窗饒茜翠。
朱老歸郎吾眼中,渭濱千畝皆畫笥。
錢塘魯生字孔孫,頻攜畫竹來江村。
竹深堂中坐翻閱,堂前幾上爭翩翻。
禾髯進士題識夥,近援仲圭往與可。
竹家南董誠有之,譬如說食腹豈果。
我掛魯竹堂之端,草堂五月生晝寒。
輕紗幅巾六尺簟,竹窗盡日憑闌干。
孔孫為人皎松雪,冷比霜筠直比節(jié)。
閒來寫竹如白云,只可山中自怡悅。
我非樂天好事流,一十五竿慚見投。
作歌愧乏檀欒思,但覺下筆風(fēng)颼颼。
清陰寂寂覆茆屋,棋罷閒將道書讀。
月落庭空一見君,世閒果有千尋竹。
剡藤十丈玉參差,風(fēng)雨陰晴各得之。
貌盡此君清迥意,牡丹何苦費胭脂。
葉落深林見遠山,山前虛閣小灣環(huán)。
溪翁有約來相訪,先度清吟出樹間。
魯山支派幾云仍,未絕風(fēng)流子獨能。
漫道蘭亭堪換骨,且依馬埒自分朋。
任人罵取風(fēng)魔漢,老我真為粥飯僧。
此日襪材誰摒當,十年辜負剡溪藤。
大雪恰逢今日,小園那望春來。
畫里忽看雙筍,翻疑昨夜冬雷。
一笑錦繃未脫,相依稚子嬋娟。
莫待明朝成竹,急參玉版師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