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字鼓和,號曰青寰,為諸生,家貧,授經(jīng),世居甬上,凡甬上諸生,無不出吳先生門者。先生雖日為諸生論說治經(jīng)生業(yè),然幾上獨置杜工部集,每歲以反故紙立一冊,凡有所作,輒書冊中,有事則藏諸巾箱方去。即其家子弟亦不知先生日何所作也。久之,先生故人子及諸生與其子謀,俟先生出,竊發(fā)其巾箱視之,則其所作詩草也。紙背中淡墨禿穎,幾不可讀。因各取一冊,疾書之,仍置箱中。此后見先生裴回戶庭間,口吟手畫,始知為作詩也。然終不以示人。聞人論詩,輒不答,唯見人以詩書扇上贈人,輒蹙額曰:奚自苦?但持一素扇相贈,亦得生風,奚重廢筆墨為?竟藏其詩,至老且死,終不自言。嗟夫!吳先生生不得與葉鄭朗、楊伯翼同時,其目中所見鹿鹿,誰足與語?故寧抱其詩井枯壁壞,蠹魚飽死篋中,終不肯使單章只句輕上俗人口。此其力堅,其志矯。寧身后千百年,待一人知己始出,亦可謂介之甚,果之甚矣。去先生二十馀年,余始錄甬上耆舊詩。適允誠出宿錢氏,錢氏賢者二,咸戒三即先生故人子,因出向所鈔詩數(shù)本,夜讀之,中有經(jīng)吾友錢退山點定者,允誠為驚喜,錄百馀首來,賞嘆彌日。即余門中向與先生往來者,聞其能詩,俱大詫不信。嗟夫!吳先生誠異人也。雖然,先生身后甫二十馀年,侯芭尚在,巳有能讀太玄如桓君山、張河間者,吾知先生更喜過望矣。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汝化。隆慶二年進士。授荊門知州,有清介名。官至浙江參政。有《唐詩折衷》、《綱目考正》、《歸田錄》。維基
袁一虬(1540年—1626年),字汝化,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明朝官員、學者。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八名。隆慶二年(1568年)聯(lián)捷戊辰科第二甲第三十八名進士。歷官荊門知州,官至浙江布政使司參政,有清介之盛名。
人物簡介
曹璣(1603—1657)字子玉,號蘭皋,南直隸江陰(今屬江蘇)人。少負雋才,有神童之目,求詩畫者無虛日。明天啟四年(1624)舉人,崇禎十年(1637)進士,任戶部福建清吏司主事,后督臨清鈔關(guān)(稅務(wù)),警猝至,守兵以糧乏嘩,出帑金給之,或危焉,璣曰:“城脫破,金皆敵有也,給兵不勝于資敵乎?” 因筑城固守,一方賴之,以功晉河南司郎中。崇禎末,奉命督餉,有惠政。鼎革后,邑毀于兵,黃毓祺事旋發(fā),人情洶洶懼株連,禍且復(fù)起,璣竭力營解,家為之落。初辟漫園于城南隅,至是屏跡園居,每沈醉, 泣下沾襟,戚戚以死。著有《碎琴》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