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魏照乘,字仲玖,號瑤海,河南滑縣人,晚明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進士。授金鄉(xiāng)縣知縣,天啟二年四月考選,授兵科給事中,首疏乞增武科會額以備將材,彈劾贊畫何棟如。升禮科左給事中,五年四月升為吏科都給事中,七月引疾乞歸。崇禎繼位,復(fù)原官,升太常寺少卿,擢僉都御史、巡撫江西。崇禎十一年(1638年)官至兵部侍郎。崇禎十二年(1639年)薛國觀將其與張四知、姚明恭引薦入閣,任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直文淵閣,加太子少傅,進戶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其在位四年,才能庸劣,屢遭論劾,十五年因疾去職。
人物簡介
嘉植,字培原,別號木山,平湖人。崇禎甲戌進士,授武進令,擢吏垣。維基
馬嘉植,字培原,號木山,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崇禎七年甲戌科進士,授南直武進縣知縣,充平湖給諫,官至吏科給事中,崇禎十五年彈劾陳新甲誤國下獄,論張四知、魏照乘庸劣充位,罷之。崇禎十六年,蔣臣奏行鈔法:“經(jīng)費之條,銀錢鈔三分用之,納錢銀買鈔者以九錢七分為一金,民間不用,以違法論,不出五年,天下之金錢盡歸內(nèi)帑矣。”,馬嘉植疏爭之。十七年,催解浙江、南直外項出京。弘光時,轉(zhuǎn)工科給事中,督餉江西、福建,馬士英嫉其亢直,外補廣東道御史,即謝事歸。葺圖于湖湄曰東皋,與郭紹儀起兵,兵敗削發(fā)為僧,名行旦,村居,自號「鐵雪道人」,苦節(jié)十數(shù)年卒。弟馬嘉楨,字允和,崇禎十二年舉人,為僧名弘任。馬嘉相,不應(yīng)試。族人馬上選,號幼庵,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