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安

共 3 首
長沙厚德魏安(見蘇州志),禹績東南澤更長。
坐挹遺蹤想明盛,又從東里到文襄
⑴ 忠靖治水而民以安文襄督賦而民以裕皆大有功于東南者文襄忠靖所保留其用則東里之薦也
① 見《漢書·公孫劉車王揚蔡陳鄭傳贊》。
萬于古為希姓。史家立傳,僅后漢槐里脩、魏安成王安國、隨藝術寶常、唐孝友敬儒、宋隱逸適五人而已。馀可紀者,頗雜見于他傳。家君命作《舊德詩》十一章,因以顏延之《五君詠》體,述潘安仁《家風詩》意。不及孟子弟子,著也。敬儒以后不及,眾也。雍正六年十二月五日。
文學登漢闕,六藝全智仁。
名垂子伯議,事著桓生論。
治平足良策,述作非具臣。
同時六十輩,輻輳何龂龂。
陳留中郎真大儒,六經能以一手書。
一手書后萬手模,太學門外車填衢。
辟堂皇皇三百尺,日月入之光欲奪。
當時共喜圣籍尊,可惜偏遭漢家末。
碑成不遣屃赑馱,預恐識字驕黿鼉。
惟應儒者得觀覽,證以師說無差訛。
六經之文萬萬古,水濡火滅均可補。
周篇秦已值祖龍,漢刻晉還逢石虎。
大河左右地可觀,掘土尺許皆瑯玕。
魏安僖冢逸書出,唐御史府遺碑傳
此經此本誰所拓,疑古疑今日詳度。
八分縱異石室體,一字已勝稽山閣
黃君是年三十四,尺璧換來殊不易。
賞音不啻爨下材,寶墨尤逾枕中秘。
吾儒策勛亦可咍,詎有麟閣兼云臺。
研經半世貌逾古,畫像且復登蓬萊。
虛堂六月消暑色,且借此碑讎隸釋。
中郎中郎不能值,我見虎賁三嘆息。
⑴ 《水經注》:「石虎載經于陜津沉沒?!?/div>
⑵ 宋初開地唐御史府,得石經十馀石。
⑶ 《論語》碑較蓬萊閣刻本「日誨」下多一「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