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高弘圖
相關人物:
共 9 位
。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寄謝
高硁齋
相公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何吾騶
七言律詩
白下人歸問佩琚,憂天時復寄樵漁。
十年煉補媧皇石,一夕安危郭令車。
淮海龍飛媲赤服,金陵日出照丹書。
誰還得似仲山甫,補袞從容退食馀。
寄謝
高硁齋
相公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何吾騶
七言律詩
倚伏寧論逝水馳,孤忠天與贊昌期。
熙恬文武無他技,吁咈夔龍只在茲。
絕似酂侯輕匹騎,愧非安道重相思。
承筐此日烹魚腹,飽食能生髀肉悲。
題畫送
高硁齋太仆
東歸
明末 ·
倪元璐
七言絕句
亦在迷濛杳靄間,蒼苔不點石爛斑。
聞今正少桑林雨,那遣煙云歸泰山。
按:膠州以戊辰予養(yǎng)是歲亢旱禱雨甚切
和沈德潛山居雜詩十首韻
①
其二
(乾隆辛未)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① 德潛蘇人也家居葑門而構(gòu)別業(yè)于靈巖之陽適駐蹕于是山行宮欲訪其廬而未果茲當回鑾故和其山居雜詩書以賜之且志別也
晚達頭先白,旁求姓早聞。
銅龍勞課子,金馬重
研文
。
暫閱京華景,歸眠震澤云。
省方欣便晤,底事又重分。
貞松慈竹圖為王子懷侍郎茂蔭題
(乙卯)
清 ·
祁寯藻
子懷奉其大母方太夫人《節(jié)孝錄》并圖屬題,圖為錢唐戴侍郎(熙)所作。吾鄉(xiāng)張石州(穆)曾賦詩紀事,未及書而卒。越數(shù)歲,其嗣子孝瞻發(fā)篋得之,持還懷翁,不勝喜慰,因為記其顛末。咸豐五年四月。
侍郎忠直
秉天性,與我同官夙所敬。
嘉謨讜論日敷陳,退食蕭然塵滿甑。
軍興五載籌饟艱,君以一心百慮并。
蒼松翠竹堅多節(jié),中有所得非外競。
讀君手錄展君畫,乃知陰德有馀慶。
重闈慈訓出貞孝,百尺孫枝聳清勁。
良由根本久盤郁,不共群芳斗妍靚。
此圖傳自大戴筆,義取筠心作詮證。
張仲亦稱孝友士,惜哉賦詩題未竟。
緘藏幾載復歸璧,光采重新如發(fā)鏡。
得毋神靈為呵護,豈獨流傳付歌詠。
嗟余弱質(zhì)等蒲柳,瞻仰高風迫衰病。
愿君葆此歲寒姿,如竹之苞如松盛。
道中贈王香巖
①
書其詩后
其二
(己卯)
清 ·
何紹基
五言律詩
① 名文桂,合肥人。
行行何處宿,茆店古墻根。
倦馬當門臥,歸鴉選樹喧。
檐低收暝色,鐙軟顫秋痕。
幸共
研文
癖,聯(lián)床與細論。
晃州謝家芰亭通守贈硯
(甲辰)
清 ·
何紹基
溆浦燕子潭石,近日好事者始琢為硯。芰亭官吾楚,所至郴、桂、辰、沅間,皆得硯材,謂溆石為尤勝。茲招飲晃州署齋,持硯相贈,且為銘曰:「燕潭石,美莫倫。官雖薄,贈與君??板P,用傳經(jīng)?!贡扇讼虿皇苋顺?,意有難卻,走筆戲謝。
靈石有胚胎,全山共筋絡。
上吞青霞光,下插黃澒腳。
文人恣蟲雕,澗岫被馀虐。
椎琢強名硯,方圓見規(guī)郭。
元根脫巖坑,怨氣嘯猿鶴。
頗聞端歙間,日見壑源涸。
龍尾與鳳咮,粗材徒眩襮。
荒荒燕子潭,僻遠辰溆托。
蠻山莽回互,元化固扃鑰。
燕來山花開,燕去山葉落。
萬古不汲淵,百仞潛伏魄。
山中避秦人,書契付刀削。
鼠須空復健,虬松老不灼。
何況巉巖懸,俛睇但躩踖。
詩人苦好事,樵徑導野彴。
丁丁斤斧集,宛宛繩尺度。
強從墨者游,枉助俗書惡。
從茲潭水渾,玄狖不敢濯。
鳦卵驚墜巢,驪睡暗移壑。
芰亭老宗兄,道性最渾噩。
觀其咨事誠,實與元古酌
(見示從政筆記,無非實心實事。)
。
奇癖有鍛屐,繭足飽嵁崿。
郴衡辰酉鄉(xiāng),百璧壓枕橐。
漫詡載石廉,未恤混沌鑿。
交君四十年,垂老愈蹇諤。
石腸清自堅,硯田秋少穫。
相逢古夜郎,宴笑語無謔。
愛我無可為,贈硯比金錯。
謂足資傳經(jīng),意重非宜卻。
平生論石交,汎愛不如約。
一硯從吾游,內(nèi)潤外皴皵。
研文
故山陬,校字天祿閣。
清波飲湖海,靜翠分衡霍。
汝壽踰龜苓,人事等螢爝。
漫云傳子孫,此語吾尚怍。
今晨復置此,搔首無住著。
君從荒山來,詎忍文字縛。
新添竹石趣,恒苦化工薄。
藉君神骨腴,助我臂掔弱。
峰嵐染霏霏,煙雨生漠漠
(近日偶學畫竹石。)
。
三月二十四日長壽寺半帆亭燕集己酉秋賦門人即書曾賓谷都轉(zhuǎn)長壽寺脩禊圖后
①
(癸亥)
清 ·
何紹基
① 門人到者何梅士仁山、沈少韓史云、游蓉裳顯廷、許晉笙應騋、潘寅初斯湛、羅嶧農(nóng)家劭、何醉六述經(jīng)、黃夢榆懋熺、熊犀園次夔、丁荔裳熊、黎次皋伯賡、金伯惠銘吉、麥瀛士如湰、溫鳳樓世京、李弼臣廷翰、顏桐生培豫、黃賓門國光、陳伯襄作猷、李毅伯聯(lián)芳、歐陽雙南鍇、林纘南式藩、盧□□裴、桂曉崧文煊、鄧蔚山掄斌之子實甫承恂,凡二十四人。
昔讀賞雨茅屋詩,瓊琚玉佩多豐姿。
虹橋脩禊成往事,偶然清興托禪池。
慈航半帆岸可渡,水仙一曲神為移
(見脩禊圖記。)
。
先生于此有遐寄,彼十人者何由窺。
勝游一瞬逾七載,粵秀山堂開學海。
紅棉綠榕入圖畫,魁儒鉅生得模楷。
既甄群彥究樸學,復萃陳編刻經(jīng)解。
巍然一代阮儀徵,氣壓曾南城十倍。
小子
研文
亦治經(jīng),仰視兩公如爝螢。
持衡手握家傳鑒
(先公丁卯典粵東試。)
,照海珠明天上星。
當時二萬七千卷,經(jīng)策紛綸蒐采遍
(余于三場無卷不閱。)
。
淵源許鄭富諏稽,才筆京都見研鍊。
十五年嗟時事多,廿四人深知己戀。
袖海樓頭慶盍簪,小浮山畔仍開宴。
梵宮幽院且相羊,前輩風流未渺茫。
君不見,獵碣讖碑森兩壁,勞公新構(gòu)補經(jīng)堂
⑴
。
⑴ 寺旁新建補經(jīng)堂,勞辛皆制府集諸生補刊《皇清經(jīng)解》于此。又摹刻《石鼓文》及《神讖碑》嵌置兩壁。
徐柳臣前輩壽詩
(并敘)
(癸亥)
清 ·
何紹基
憶余十六歲時,當嘉慶十九年甲戌,先公官少司成,十八行省癸酉科選拔生肄業(yè)成均者,彬彬然執(zhí)贄門下,余得盡識其才俊,為余有交游之始。時江右二徐,文名藉甚,則吾柳臣前輩與哲兄穎墀也。計偕至都,即從先公問業(yè)。嗣皆以廷試高等,分職星曹,聯(lián)璧嘉譽,溢于輦下。穎墀遲回平進,階秩不顯。君聯(lián)翩成進士,入詞林,典試山左,分校京闈。旋以供奉進御文字,領司清秘,潛神覃思,與俗殊好,靡術不究,才望苑特。凡所撰擬,有劉、單典冊之風,權(quán)、白制誥之遺。臨池精敏,與其鄉(xiāng)先輩陳玉方侍御、李春湖侍郎書名相埒。性坦易寬簡,不設城府,余及弟子毅、子敬、子愚,尤以通家雅故,婉孌狎習。余性故迂樸,復以詞館后進,勉自芴敕,弟輩則忘形忘年,伉爽之談,嬉娛之致,君雖道廣善交,于吾昆季視他友加摯焉。誼重緣深,彼此蓋不之覺也。詞垣最計,出守潁州,移劇安慶,奏署皖臬,擢迤東道,遷山東臬使,凡所擘棤,寬猛必衷,欣慄交感。其彰灼在人聽睹者,在潁州開霍邱縣八里塘五十里之淤河,三旬蕆功,歲增種麥數(shù)萬石。攝皖臬時,有夷警,輯游民修城,陰勒以兵法,創(chuàng)制竹箄及它戰(zhàn)守具,精奇出古法外。迤東廣西州沙夷,句結(jié)儂人將起事,輕裝簡從,徑入夷巢,諭以威信,遂縛送渠魁。夷寨數(shù)百,并以保甲編之,百馀年伏莽,如埽秕糠,官民皆驚,為得未曾有。大理回燄方熾,計其時避瘴將遁,伏銳師于歸路,三戰(zhàn)三捷,軍威遂振,蒙恩賞戴花翎。山東捻勢縱橫,立連界合捕之法,計戢根株,章程甫定,被議去官?;浄藬_及南昌,荷特旨襄撫軍防堵,募水勇,規(guī)守御,省垣被圍九十馀日,賊受創(chuàng)解去。所練銳勇,會同各軍收復郡縣。毀家輸餉,至無馀積,含謨吐忠,帝用嘉之,寵復按察使銜。人人知將起用,顧恬然高致,戢影蓬廬,不復與聞時事矣。久在史館,溫溫無所試,見侈談經(jīng)濟者,默不荅一語。一膺外吏,糾紛槃錯,則奇智碩謀,如兔起鶻落,如風電之相屬,所謂不由師授,忽自得之者歟?抑秘而蓄之者素歟?余蒙以書律相氐厲,門徑不能強同,然君筆法深造,人書俱老,尚能懸捥作蠅頭字。余則臂力已頹,使轉(zhuǎn)怯乏,有退無進,望塵知愧已。君歸里后,余每過豫章,必握手道故。乙卯冬,余以蜀學使罷歸,在秦中度歲,長郎韻泉候令,過從譚萟,得聞里居安狀,甚慰。今年春仲,薄游羊城,道出韶州,叔勤世講方令曲江,君來就養(yǎng),意外相逢,閤署俱為狂喜。臨別屬曰:「余年七十有一矣,五十年文字至交,無逾吾子,能贈以一言乎?吾多蓄陳酎,傾所有以相遺。山光水色中,月滿尊前,句來天外,如與故人晤對也?!辜戎粱?,寄寓潘德畬海山仙館,木棉已謝,荔子方花,游蜂繞床,日作吟哦聲。午雨驟涼,案頭枯木硯亦生滋潤。欣然有述,兼綴一詩,歸舟過韶,當付叔勤兄弟讀之,為老翁一笑之樂也。詩曰:
與君名位半窮通,性情夷澹頗亦同。
子不好游靜者功,完固耳目多明聰。
我生蹤跡如云鴻,翔集岱華峨黃嵩。
尋碑嶺外得曲紅,適然相遇疑?中。
賢郎作令效卓龔,治譜非必沿家公。
家公千里欹烏篷,側(cè)耳來聽輿頌工。
此樂足化千愁空,厥初會合此兩翁。
一甫弱冠一尚童,后先并直承明宮。
舊游回首東華東,諸公袞袞去若風。
惟兩翁者不嗇豐,尚能把酒矜豪雄,又復
研文
互磨礱。
再遇再別真蜚蓬,愿言寶此癡與聾。
庶益晚節(jié)骨力充,它年云將遇鴻蒙。
證茲道味何盈沖,不在紺發(fā)方青瞳。
韶石九奏樂未終,作詩介雅壽無窮,楷書未暇緣悤悤。
題勞辛陔沙鑒塘贈硯
(丁卯)
清 ·
何紹基
辛陔督兩粵,威著惠亦深。
移節(jié)指滇黔,湘上聯(lián)菭岑。
持硯枉見贈,片石抵百金。
別后兩逾歲,大星西南沈。
鑒塘肇慶守,正駐端溪潯。
低頭拜魯國,百硯珍球琳。
魁然兩巨璞,為我鐫崎崟。
誰知硯至日,一慟悲人琴。
烏乎兩君我交久,氐厲皆緣性情厚。
知我耆書不蓄硯,聊藉石交抵瓊玖。
嗟從篆分法已遠,千載書家?guī)渍媸帧?div class="w685fc8" id='poem_sentence_10_1331757_comment'>
文房四寶檢擇精,那有元氣回肩肘。
我解肄書從冠歲,如折肱三折臂九。
壯后亦知珍硯材,嶺外持節(jié)負而走。
但取發(fā)墨便適用,不解巖坑辨妍丑。
墨痕著硯不煩洗,貴以精神活頑垢。
兩君佳貺相繼至,愴憶舊游神斗藪。
憶昔先公立朝日,桑梓后賢奉山斗。
明經(jīng)孝廉同歲舉,前有癸酉嗣乙酉。
兩君俱以乙歲至,道古
研文
互鳴叩。
先公書律重輦下,擩染鄉(xiāng)邦矜授受。
三十年來蹤跡歧,笑等白衣與蒼狗。
慚余接武柱下職,資敘骎骎化耆耇。
猥蒙存注久愈篤,每枉尺書真負負。
豈虞客歲同時徂,贈硯瑩瑩照楹牖。
敬持端石比劍笏,永保用之等彝卣。
東山使者贈木硯,相伴多年磨未朽。
從今木石吾與居,靜澹無言得其友。
語鈴別后音問闊,楚水燕山重回首。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