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寶在昔曰傳國璽。自秦始皇有焉。蓋取夫一世二世。傳于無窮。故有傳國之號。歷兩漢至于陳隋。隋煬帝之遇禍也。宇文化及盜之而西。竇建德滅化及取焉。易稱物不可以終否。武德中。太宗一戎衣而天下大定。是器也。與璽同歸。國家用之。以受命所承。更名大寶。而多歷年所。自前代觀之。受天明命。則不求而得。僭賊劫遷。則得之而失。蓋神物之所在。非徒然也。抑又聞之。鼎之輕重。與璽之去留。莫不視德之上下。位之安危。若恃寶命在已。而慆心堙耳。漸乎危殆。以負(fù)扆之尊。被竊鈇之言。當(dāng)此時也。此片玉耳。復(fù)何為哉。竊讀史氏。感興亡之器。忿覬覦之類。于是作受命寶賦。若形制之小大厚薄。則未始詳也。故不備焉。其辭曰。
物之貴兮。惟玉之英。
翕二氣以成形。涵百寶之純精。
卞氏得之。三獻(xiàn)而后明。
當(dāng)秦趙之抗衡。挺高價于連城。
伊玩好之所資。微神器之鴻名。
及夫秦始稱皇。削平六王。
為龍為光。追琢成章。
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其始也謂世有哲王。傳國寶之無疆。
何逆天以暴物。不及期而降殃。
惟陰陽之運(yùn)行。終授受而不常。
隨素車與白馬。歸赤精于路旁。
逮夫漢業(yè)中微。后族專命。
祿去公室。世移威柄。
寶沙麓之遺瘵。成巨君之篡害。
雖擲地以慷慨。終莫救夫顛沛。
俄漸臺之頹覆。歷更始與赤眉。
咸庸懦而不居。卒亂長而禍滋。
洎四七之龍驤。為火主以得之。
遂祀漢以配天。延二百之炎輝。
茍非其人。寶命不歸。
悼桓靈之不嗣。置天下于阽危。
既而赤伏道喪。黃星兆發(fā)。
云雷遘迍。朝社播越。
去乘輿而漂蕩。入眢井以蕪沒。
披草萊以拯之。實(shí)功存乎武烈。
何典午之傾潰。劉石盜以自尊。
既江表之卜年。遂歸明以去昏。
五世推移?;蛲龌虼妗?div id="2ysxchb"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8_1369946_comment'>
失得由道。隋之并吞。
始負(fù)險以爭雄。俄銜璧而來奔。
惟大業(yè)之離阻。由君昏而黷武。
豺狼呀以當(dāng)路。郊廟毀而失主。
望夷之釁既發(fā)。斯器淪于丑虜。
昊天有命。眷我高祖。
鶱飛汾晉。震謺關(guān)輔。
云行雨施。雷動飆舉。
圣人既作。萬物斯睹。
于斯時也。充德扇結(jié)。
東周卼臲。帝謂文皇。
陳師往伐。如火烈烈。
如風(fēng)發(fā)發(fā)。??谙葥堋?div id="bfzivlf"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41_1369946_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