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南陽人。工書。靈帝征天下善書者于鴻都門,以八分書獨稱最。大者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然矜其能,不常書。性嗜酒,或囊空,至酒家因書其壁以售之。觀者云集酤酒,多售則鏟滅之。袁術(shù)為巨鹿耿球所立碑,官為作書。
人物簡介
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司徒滂子(按:《唐宰相世系表》以滂為袁安同祖弟。章帝章和元年,安為司徒,靈帝光和元年,滂為司徒,相距九十二年。《元和姓纂》此處脫一語。竊疑滂于安為孫曾行,非兄弟行也。袁氏四世五公謂安、湯、滂、逢、隗也。至于汝南、汝陽、陽郡,扶樂、陽夏,則郡縣有沿革,居處有遷移,史稱籍貫兩岐,往往如此)辟公府,舉高第,遷侍御史,除譙令,不就。蜀先主為豫州,舉茂才。后依袁術(shù),又依呂布。布誅,歸曹公,拜沛南部都尉,遷梁相,以病去。征諫議大夫丞相軍謀祭酒。魏國建,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有《集》五卷。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汝南南陽人,字伯業(yè)。袁紹從兄。好學。初為長安令。張超稱其有干時之量,薦之于太尉朱俊。其后袁紹任為揚州刺史,為袁術(shù)所敗。
人物簡介
【介紹】: 名或作泰。東漢河南開封人,字公業(yè)。少有才略,廣交豪杰。靈帝末舉孝廉。何進輔政,以為尚書侍郎,遷侍御史。進謀誅宦官,欲召董卓為助,太切諫,不聽,棄官去。后與何颙、荀攸共謀殺卓,事泄,脫身歸袁術(shù),旋卒。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京兆人,字元休。獻帝初為兗州刺史,之郡而曹操已臨。遂依袁術(shù),術(shù)稱帝,欲以為太尉,不從,為術(shù)所害。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六十一【介紹】: 東漢下邳淮浦人,字漢瑜。舉孝廉,官沛相。少與袁術(shù)交游,術(shù)謀稱帝,以書招之,為所堅拒。
圭,字漢瑜,球弟子。舉孝廉,除劇令,去官。舉茂才,遷濟北相,再遷沛相。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八十一【介紹】: 東漢吳郡吳人,字季寧。陸褒子。舉茂才。靈帝時,任高成令。光和初,為武陵太守,轉(zhuǎn)守桂陽、樂安二郡,以恩信為治。后拜廬江太守,時袁術(shù)屯兵壽春,遣使求糧,拒之。被術(shù)圍困二年,城陷病卒。年七十。
康字季寧,吳郡吳人。少仕州郡。靈帝初,舉茂才,除高成令。光和初,遷武陵太守,歷桂陽、樂安二郡太守,以言事徵詣廷尉,免。召拜議郎,出為廬江太守。獻帝初,加忠義將軍,為袁術(shù)將孫策所攻。拒守二年,城陷。病卒,年七十。
人物簡介
【生卒】:?—190 【介紹】: 東漢汝南汝陽人,字次陽。獻帝初為太傅。從子袁紹、袁術(shù)等起兵討董卓,卓遂殺隗。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八十二【生卒】:?—191 【介紹】: 東漢末南陽穰人,字伯慎。靈帝時官司空。邊章、韓遂兵起,拜為車騎將軍,屯美陽。時董卓以破虜將軍從征,無功而辭對不遜,因卓有威名而不問。后歷任太尉、衛(wèi)尉,封互鄉(xiāng)侯。卓專權(quán)時,與司徒王允共謀誅卓,未發(fā),卓使人誣與袁術(shù)交通,笞殺于市。
溫,字伯慎,南陽穰人。光和中,為大司農(nóng)。中平初,拜司空,遷車騎將軍,進太尉,封玄鄉(xiāng)侯,免。尋為司隸校尉。遷衛(wèi)尉,初平二年,為董卓所殺。
人物簡介
【生卒】:?—約194 【介紹】: 東漢末山陽鉅野人。李典從父。漢獻帝初平中,糾合賓客數(shù)千家在乘氏。后率眾歸曹操鎮(zhèn)壓黃巾,又從擊袁術(shù),征徐州。呂布之亂,操使還乘氏慰勞。布將招乾欲俱叛,不應,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