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錢肅樂
相關(guān)人物:
共 10 位
。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挽華吉甫明經(jīng)
(己丑)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魚檄
才傳身已危,英魂烈骨任披離!
「華夷」兩字書生辨,節(jié)義千秋史氏知。
逝去玉樓堪作賦,投來鐵匣尚留詩。
更聞鍛鍊神偏壯,慷慨如歌「易水」辭。
注:人物考略
華吉甫:名夏,一字過宜,號默農(nóng)。世為浙江定海人(即今鎮(zhèn)海),后遷鄞。以恩貢入太學(xué),嘗與王石雁同受業(yè)于倪公元璐、黃公道周,又并參劉公蕺山講席。乙酉,與
錢忠介
起義;蓋時所稱六狂生之一也。魯王授兵部司務(wù),晉職方,皆不受;請以布衣從軍。江上師潰,慟哭歸。戊子復(fù)謀翻城之舉,事泄被執(zhí)。當(dāng)事詰同謀者,慷慨獨承之。在獄中,鼓琴賦詩如平日。絕命時,有白光一縷沖天而去。魯王還舟山,贈簡討。門人私謚曰「毅烈」(「海東逸史」、「南疆繹史」及「鄞縣志」均有傳)。所著「存過宜言」八卷(壽鏞補)。
吊沈五梅中丞
(辛卯)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香臺咫尺渺人琴,萬里寒潮送夕陰。
報國千年藏碧血,毀家十載散黃金。
名山難瘞孤臣骨,瀚??漳?zhàn)士鐔。
留得荒祠姓氏古,春歸唯有杜鵑吟。
注:人物考略
沈五梅:名廷揚,字季明;南直隸崇明人。少為諸生。崇禎中,由國子生為武英殿中書舍人。以海運功,擢郎中。尋加光祿少卿,仍督運,駐劄登州。京師陷,福王立,命以海舟防江;尋命兼理餉務(wù)。南都失守,航海入浙,魯王加以戶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浙、直。未幾,為時相所忌,乃至舟山。閩中亦授以總督(「海東逸史」云:『唐王在福建,授以兵部右侍郎,總督水師』)。丁亥,以應(yīng)松江吳勝兆之師,被執(zhí)不屈,死之;年五十三。后贈戶部尚書。國朝賜謚「
忠節(jié)
」(「明史」有傳)。
同姚興公、萬美功過訪陳齊莫小酌
(壬辰)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回首鄉(xiāng)關(guān)北海濱,南來猶見故鄉(xiāng)人。
君因久客翻為主,我亦同仇況比鄰。
八載滄桑愁欲老,一樽清酒話相親。
共悲吳楚烽煙急,太史占星正聚閩
(姚吳人、萬楚人,故云)
。
注:人物考略
姚興公:「夏校本」云:『法號耀公,名翼明』?!铬^埼亭集」「
錢忠介公
碑文」稱:『葉尚寶謀葬公海寧,故職方姚翼明披緇海上,尤力助之』。又云:『姚為僧,即所稱獨耀上人也』。
萬美功:「鮚埼亭集」「外編」「李杲堂先生軼事狀」云:『癸巳,黃岡僉事允康來吾鄉(xiāng)。及別去,先生餞之;座客為筮「易」得「睽」之三,皆大駴。先生因固請僉事潛身甬上,僉事不可。行至吳中,楊昆之變作;先生終身痛之』。觀詩為壬辰所作,又「過訪陳齊莫詩」注:『萬,楚人』;與「李狀」黃岡合;「美功」或「允康」之字,義亦相近。據(jù)「南疆繹史」:『允康,名曰吉。崇禎庚辰進士,知昆山縣,罷去。乙酉,起為僉事,分巡建寧。事敗,遂游江左。楊昆以滇中敕存問舊臣七人,曰吉與焉。已而巡按獲昆,曰吉為人所告,故死之』。觀此,則允康非美功名也。然曰吉或一字美功。
陳齊莫:名士京,號佛莊。先世為浙江奉化朱氏;明初遷鄞,改姓陳。崇禎末,京師陷,浙東畫江之役,薦授職方主事(「海東逸史」作郎中)。戊子,魯王在閩安,擢兵科給事中,遷光祿寺卿。奉表粵中,桂王加都察御史(一作「重授職方主事」),固辭不受而歸。己亥,鄭成功入長江,參豫島上留守事;觸疾卒,年六十有五。國朝賜謚「節(jié)憫」(「海東逸史」及「鄞縣志」有傳。張美翊案曰:「南雷余集」有「陳齊莫傳」。「莫」,刻本誤作「英」)。
沈彤庵閣學(xué)艤舟南日山,遭風(fēng)失維,不知所之;雖存亡未卜,余猶望其來歸也
(壬辰)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昨夜驚濤勢轉(zhuǎn)雄,孤帆何處御長風(fēng)?
沃焦不信膠舟解,博望初疑銀漢通。
欲問馮夷愁莫應(yīng),倘成精衛(wèi)恨何窮!
袖歸當(dāng)有支機石,豈遂
騎鯨
向碧空?
注:人物考略
沈彤庵:名宸荃,字友蓀(「東南紀事」「
錢公肅樂
傳」附載作「字葵中」);慈溪人。崇禎庚辰進士,授行人;奉命旋里。福王立,復(fù)命南都,擢山西道御史。時馬、阮亂政,上疏論之。出為蘇松兵備僉事,未赴而南都亡。與浙東諸公起義魯授以右僉都御史。及江上師潰,從王入閩,累官至兵部尚書(「南疆繹史」作工部)、東閣大學(xué)士。復(fù)從至舟山,加太子太傅。舟山破,又從王泛海,抵中左所及金門。后遭風(fēng)沒于海。國朝謚賜「
忠節(jié)
」(「明史」有傳)。
吊熊雨殷相公
(壬辰)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怒飛夾日勢排空,蠻觸何云又伏戎!
半壁雄才終
抱石
,三臺殺氣已成虹。
高名未許容周顗,正色繇來忌孔融。
猶憶錢塘留戰(zhàn)血,至今春草帶殘紅。
注:人物考略
熊雨殷:名汝霖,浙江余姚人。崇禎辛未,授同安知縣;擢戶科給事中,以諫謫福建按察司照磨。福王立,以原官給事中起用轉(zhuǎn)吏科。南部亡,起義浙東,魯王擢右僉都御史,防江。嘗由海寧渡江,與浙西義軍相應(yīng);加兵部右侍郎兼左副都御史,總督義師。閩中頒詔,出檄拒之。江上師潰,扈王出海,晉東閣大學(xué)士(「海東逸史」作丙戌五月事,在江防未失以前;且云『晉兵部尚書兼大學(xué)士』。茲從「南雷文約」「行狀」及「東南紀事」諸書)。戊子,次瑯琦,為鄭彩所害,投之海中而死。國朝賜謚「
忠節(jié)
」(「明史」有傳)。
舟次瑯琦,謁
錢希聲
相國殯宮
其一
(癸巳)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瑯江東去水如油,拜墓停橈古渡頭。
赤手曾扶板蕩運,黃腸猶帶
黍離
愁。
波濤腥壑蛟龍蛻,風(fēng)雨荒塋麋鹿游!
懸擬轊車歸兆日,同天應(yīng)已靖旃裘。
舟次瑯琦,謁
錢希聲
相國殯宮
其二
(癸巳)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勾余霸氣已成灰,轉(zhuǎn)憶當(dāng)年漢幟開。
王、謝聲名原伯仲,溫、劉事業(yè)總追陪。
自從化劍分豐獄,誰復(fù)調(diào)琴到夜臺!
戎馬南方猶未息,故人空負炙雞來!
注:人物考略
錢希聲
:名肅樂,一字虞孫,號止亭;鄞縣人。崇禎丁丑進士,授太倉知州;遷刑部員外郎,丁憂歸。乙酉南京亡,與時所稱六狂生者起義畫江而守。奉魯王監(jiān)國,擢為右僉都御史;尋晉右副都御史,復(fù)加兵部右侍郎。江上師潰,航海至舟山。唐王召之,甫入境而延平陷。丁亥,魯王入長垣,召為兵部尚書。戊子,王次閩安,拜東閣大學(xué)士。時鄭氏專權(quán),遂憂憤作疾,卒于海外瑯琦山。贈太保,謚「
忠介
」。后六年,葉尚寶葬之福清黃檗山。國朝改謚「
忠節(jié)
」(「明史」有傳)。全祖望編「
忠介公
遺集」二十卷(壽鏞補)。
寄紀石青年丈
(癸巳)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歸帆一掛鷺江濤,紫氣南回望轉(zhuǎn)高;
關(guān)塞羽書偏間隔,乾坤蓬鬢正蕭騷。
山中到處巢玄鶴,海外何人釣大鰲!
極目寒云空在抱,不知鴻雁為誰勞?
注:人物考略
紀石青:名許國。考「福建通志」「選舉志」:崇禎壬午舉人,有泉州同安人紀許國。今觀詩中云云,石青為壬午同年(七律中又明有「年丈」之稱);且曰:『閩南紀生』。而「通志」是年舉于鄉(xiāng)者,紀氏祗此一人。又「鮚埼亭集」「
錢忠介公
碑文」中稱『故儀部紀許國』。據(jù)此,則其職官為禮部主事或郎中也。后卒于島(見「張公年譜」)。
崇沙宋子猶,端士也;為閩帥所窘。既出厄,詩以慰之
(甲午)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兵聲誰遣向江濱,狼籍樵蘇及隱淪。
可是風(fēng)塵迷物色?到來天地失陽春。
鑿壞亂后無全計,飄瓦傷余亦愴神!
轉(zhuǎn)覺桃源非世外,漁郎猶見覓秦人。
注:人物考略
宋子猶:名龍,號菊齋;崇明人。諸生,留心救世之學(xué)。
錢忠介公
一見奇之,置諸門下上座。未幾大亂,嘗泛海至舟山。祝發(fā)歸,為閩帥所窘。出厄后,遷居太倉,以醫(yī)術(shù)自給。寓鄞時,居陸氏湖樓。蓋明室遺老云(鄞縣「寓賢志」有傳)。
次韻酬林荔堂
(庚子)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日日天南望五云,家亡國破友朋分!
廿年血淚枯崖島,三度孤師哭宋文。
力竭臣靡難復(fù)夏,聲哀望帝痛思君。
西臺幸有同心侶,愧殺投繻終子軍!
注:人物考略
林荔堂:名時躍,字霞舉;鄞縣人。特進保之后私謚「孝介」、名文燮子。生而穎異,于書無所不讀。與華、王輩為講社,所稱鶴山七子者也。乙酉入太學(xué),
錢忠介
薦為大理左評事,直制誥。晉御史,未上而江上師潰,遁入桓溪山中,猶恒豫時事。晚年,輯甲申以來死事諸公各為小傳,而取其平生著述之有系于名節(jié)者附之,曰「正氣錄」。及卒,同志私謚曰「端節(jié)」(「鄞縣志」有傳)。著有「朋鶴草堂集」十二卷(壽鏞補)。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