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羊續(xù)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論曰。王氏之先。蓋出于有周。自后稷公劉。迨乎太王王季。以至文武成康。累圣重光。以成王業(yè)。故能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下及靈王。厥德雖衰。而天命未改。有太子晉者。登仙于伊洛之閒。其后代子孫。遂稱為王氏??计渚d系。不亦遠乎。既而姬氏運窮。戰(zhàn)國蜂起。有錯為魏將。剪為秦將。咸以武功。翊扶霸業(yè)。宏謀遠略。二國賴焉。自秦至漢。有吉有駿。為漢代名賢。自漢至?xí)x。有覽有祥。為晉室公輔。時徐州刺史呂虔。檄祥為別駕。虔有佩刀。工者相之。以為三公之器。虔謂祥曰。茍非其人。刀或為害。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祥固辭不獲。而后受之。祥在魏為司空太尉。封睢陵侯。晉武帝踐阼。拜太保。爵為公。年八十馀。賜幾杖不朝。為國元老。祥臨薨。以佩刀授其弟覽曰。汝后必興。足稱此刀。覽拜光祿大夫。封即邱子。門施行馬。覽生撫軍長史裁。裁生丞相始興文獻公導(dǎo)??镙o中興。遷都建業(yè)。元帝倚以宰衡之任。而王氏盛于江左矣。其正緒也。則悅洽珣珉。以宏雅清亮重于時。其旁枝也。則渾戎衍經(jīng)。以曠達易坦高于物。若乃器宇崇邈。風(fēng)鑒昭朗。則宋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豫寧文侯其人也。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則宋侍中金紫光祿大夫開府豫寧忠敏侯其人也。開物成務(wù)。緯地經(jīng)天。則齊中書監(jiān)尚書令太尉南昌文獻公其人也。廉正澄絜。恬虛潤。則梁侍中金紫光祿大夫中書令南昌安侯其人也。美干英姿。通機敏藝。則梁侍中金紫光祿大夫五兵尚書南昌章侯其人也。博學(xué)高才。鴻筆麗藻。則周內(nèi)史太子太保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空司徒石泉康公其人也。有典有則。如圭如璋。則隋安都郡太守石泉侯其人也。道韻清穆。德徽光劭。則太子舍人荊王府司馬皇朝贈魏州刺史其人也。其馀枝分葉散。岳峙川流。孝范忠規(guī)。仁聲義烈。女嬪帝子。男尚王姬。公侯保輔之尊。令仆卿尹之貴。紐龜鳴玉。紫蓋朱軒。赫奕蟬聯(lián)。繽紛庵藹。市朝亟改而無替。舟壑驟遷而不易。衣冠禮樂。百代傳之而比肩。人物風(fēng)流。四海望之而延頸。豈不美哉。雖復(fù)魯三桓之子孫。鄭七穆之宗族。晉之欒范。齊之國高。張氏之七葉貂蟬。楊家之四世臺袞。石奮石慶。恭慎重規(guī)。胡質(zhì)胡威。清廉謺軌。父子儒學(xué)。桓榮與桓郁相承。兄弟文章。陸機與陸云齊舉。未足以延茲家范。麗我門輝。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馀慶。盛德必有百世之祀者也。善乎郭景純之言。淮水絕。王氏滅。此非其效與。石泉公承積德之基。挺舉和之氣。髫齔之歲。便能竭力以事親。其性純篤。率由而至。精神朗悟。特異常童。好學(xué)讀書。略無懈倦。常研味經(jīng)史。雖寢食有所不遑。才及成童。已為博達。朋侶推薦。刺發(fā)而就列焉。歷仕州郡。咸以材能底績。既以賢良文學(xué)舉。又以夙行公方進。遂乃升臺府。拜卿仆。三典名岳。一佐神州。始學(xué)之。今得而行之。以明察御奸豪。以慈和撫孤弱。以謹靖成公務(wù)。以清白杜私求。珠玉非所寶。脂膏不能潤。故能所廣者紀。不令而行。千里應(yīng)其言。百姓歸其德。所謂愷悌君子。人之父母者也。及其翔鳳池。執(zhí)螭劍。出納王命。弼諧帝猷。理在將順。怡然而奉旨。事當進色。侃然而犯鱗。常欲興禮制樂。刑寬政。獎儒術(shù)。抑吏道。正風(fēng)俗。厚人倫。乃蘧瑗之忠誠。史魚之端操。孟公綽之不欲。季文子之無私。羊興祖之衣惟葛袍。公孫宏之食惟粟飯。陳寵之奏稿咸削??坠庵疁貥洳谎浴N抑惺铝⒚?。殆出于數(shù)公之右矣。由是特為上所親倚。常以忠賢許之。其好古博雅。述作無倦。游心于千載之表。騁思于九流之域。雖堆案盈幾。積訟充庭。汗懷鉛。晷刻無舍。所蒞之職。由中及外?;蚩计涫??;蛳嘭释痢2┎汕爸?。旁求故實。輒加撰錄。無或闕遺。至以祖德家聲。前言往行。追述編紀。動成部帙。有忠孝之道焉。有禮義之規(guī)焉。有經(jīng)邦之則焉。有正家之訓(xùn)焉。固可以貽厥孫謀。播乎長世者也。易曰。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又曰。君子進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又曰。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詩曰。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道盛德至。善人所不能忘也。又曰。樂只君子。邦家之基。又曰。嘉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若石泉公者??芍^備君子之德矣。其為圣朝輔佐。受天之祿也。宜哉。贊曰。
仙緒山賓,靈液流津。
積德累仁,生賢清神。
孝以事親,忠以為臣。
履道正身,秉國之鈞。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后漢門 羊續(xù) 唐末 · 周曇
七言絕句
魚懸潔白振清風(fēng),祿散親賓歲自窮。
單席寒廳慚使者,葛衣何以至三公。
紙賦 北宋 · 吳淑
方絮之體,平滑如砥,在古則無,簡牘而已。
若乃晉武側(cè)理,漢成赫蹄,松花鳳尾,玉屑香皮。
意其裂之以告敗,朱詹吞之而療饑。
至于平淮桃花,東陽魚卵,段氏云藍,王公蠶繭,金花薛骨,剡藤麻面。
分輕重于黃白,隨屈伸于舒卷。
至若干寶之賜二百,陶侃之獻三千,青童瑯玕之美,范寧藤角之妍。
五色方見于鳳銜,純白或遭于蟲蠹。
貢以和熹,求之秘府,嘉百幅于杜暹,美一函于魏武。
爾其玩茲靡滑,閱此廉方,薛濤則矜誇蜀樣,僧虔則衒耀銀光。
出晉朝者為山濤之賜,墜郴州者為溫裕之祥。
美東宮之縹紅,重六合之云陽。
至有樹葉尤珍,桑根更潔,蔡侯始訝于鮮華,子良復(fù)稱其妙絕。
因相如而逾貴,遇羲之而不節(jié)。
羊續(xù)補被而道隆,葛洪賣薪而志切。
斯可以資日用于詞園,垂無窮之芳烈者也。
魚賦 北宋 · 吳淑
魚麗于罶,鰋鯉,君子有酒,多且旨。
若夫魴魚赪尾,王室如燬。
或逢秋而憶鱸,或當春而薦鮪。
大盈一車,廣聞千里。
爾乃昭帝之養(yǎng)昆明,任子之蹲會稽。
鄙奉車之不足,美弦章之見辭。
加美名于孔鯉,獻有馀于仲尼。
陶朱則養(yǎng)之而富,龍陽則棄之而悲。
憂在脫淵,樂宜在藻。
形備丙丁,用稱鮮薧。
宿沙善漁,詹何能釣。
考信及于中孚,美于牣于靈沼。
則有形侔刀劍,價貴牛羊。
化舒姑之泉,歸青田之倉。
或釣于渭,或觀于棠。
掣三牽兩,析縷分芒。
夜飛嘗駭于文鰩,陵處亦驚于龍鯉。
緯書載其虎銜,時令標其獺祭。
別有姜詩雙鯉,楊震三鳣。
或買之而啖茹,或得之而忘筌。
躍武王之舟,入仲御之船。
琴高初見于涿水,務(wù)光始返于盧川。
獲靈符者涓子,寄丹書者葛玄。
莊周比之于貸粟,淳于笑之于祝田。
鱔則似蛇,鳛聞有翼。
陳囂遺之于竊盜,王弘致之于親識。
林邑陵云,昆明刻石。
入羽淵而遽化,厭武昌而不食。
乞伏買之而盡放,王固祝之而不得。
釋小傳單父之政,貢大見王龔之德。
亦聞謝允致鯉,左慈化鱸,專諸奉炙,陳勝置書。
入舟豫知其解甲,有錄則比于負圖。
周發(fā)曾傳于嗜鮑,漢徹嘗聞于得珠。
既自適于濠梁,亦相忘于江湖。
片則王馀,雙稱比目。
或墜眼而為珠,或燃膏而作燭。
祭而獲應(yīng)者周平,懸以示廉者羊續(xù)
鮒惟宜暑,鯈可忘憂。
長聞橫海,大記吞舟。
或七日而逢尾,或一斤而千頭。
幸通水而相致,無乾谷而見求。
亦有梁水之魴,洞庭之鮒。
應(yīng)王祥之剖冰,感蔡仲之廬墓。
楚國悟之而為治,越王養(yǎng)之而致富。
又有感王延之孝,資陸政之養(yǎng)。
內(nèi)藥則戲于湯中,涂血則行于水上。
若其噴水為云,吐氣成風(fēng)。
介象釣之于殿前,王肅羹之于洛中。
或螻蟻之所制,豈蹄涔之見容。
出丙穴而赴水,度禹門而化龍。
或義不及賓,或功稱微禹。
必芳其餌,乃先于俎。
既見射而流血,亦高飛而乘雨。
爾其金齏、玉膾,青鱸、碧鱗。
有負函盛水之嗜,有當乳輟網(wǎng)之仁。
復(fù)聞杜孝置筒而寄歸,張昭結(jié)網(wǎng)以供膳。
吳隱嫌其用意,公儀辭其爭獻。
效雙角于元海,革陽喬于子賤。
鯨死而彗星乃出,鱷去而潮人無患。
茍耕田而可種,奚臨河而見羨。
若乃林邑變鐵,流淵出瓊,懶婦羞聞于??類,水君可駭于人形。
既得書而加飯。
亦通夢而延齡。
烹之則忌其屢擾,致之則嫌其至清。
取澤戒竭,察淵惡明。
斯足以驗人事、制國經(jīng),豈徒誦《毛詩》之《九罭》,觀天文之一星。
人生?;既缫庀。麛_擾何足奇。
誰能如我惠連弟,有園有酒兼能詩。
種秫西疇都幾斛,時見小童馳(四庫本作持)片幅。
風(fēng)軒灑掃又相呼,適有嘉魚饋羊續(xù)。
白云飛處祝融墟,心切平安一紙書。
浪走毛生慚捧檄,清貧羊續(xù)漫懸魚。
銀蟾浮彩秋尤好,金粟含香桂欲舒。
指日安輿奉顏色,?衣容與戲庭除。
我貧每笑齊之斶,晚食雖甘未忘肉。
梅肥尚馀風(fēng)折綠,溟涬餐英命騷仆。
藩籬剟彼羝角觸,送似玉堂如楚束。
惡詩聊賦徐凝瀑,妙句飛來漱鳴玉。
曾無導(dǎo)吏隨賈餗,坐遣跛奚委葵菽。
茁芽勤視緣坡竹,期飫伯仁空洞腹。
書腸膏腥士之辱,得魚不敢餉羊續(xù)
要知菜味勝山谷,步趨強顏發(fā)曲局。
盤有美茹無不足,陋矣王芻箋衛(wèi)奧。
寄語郎君早早歸,欲師鄲郾世同居。
憐渠獨扇蚊飛枕,恨我難憑犬寄書。
莫效胡威空問絹,已聞羊續(xù)久懸魚。
錦囊詩草三千首,多是花前醉興馀。
侄謙甫鞏縣寄魚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七言律詩
掣三牽兩得沈腥,顧我庖廚遠未能。
幾度敲針無處釣,一朝醒酒不須冰。
居官止合如羊續(xù),命駕何須學(xué)季鷹。
當念家風(fēng)本寒素,莫從今后爇饞燈。
旴溪水暖楮藤連,練作云衾與老便。
補幅全勝羊續(xù)布,裹身疑是鄧侯氈。
溫欺枲絮娛霜夜,潔與梅花共雪天。
要識故人投贈意,可貪一暖但高眠。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