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董琳

共 3 首
夔府羈懷悲病柏,更尋廟柏摩牲石。
惠陵遺恨國三分,丞相英姿身八尺。
伊人雖往寸心在,大義未伸千載惜。
月暗叢祠鬼火青,霜寒蘚樹龍鱗白。
巴江滔滔日夜東,荊榛蕭瑟永安宮。
虎蛇行陣頑不動,魚水際會俱成空。
老皮暗泣英雄雨,香葉尚鼓旌旗風(fēng)。
乃知扶持殆天意,未必呵護(hù)勤神功。
侯生合作明堂棟,侯沒猶為雪山重。
魏宮晉殿總銷沈,楚舞巴歌代迎送。
悠悠華表愁歸鶴,黯黯蒼梧棲老鳳。
猶恐風(fēng)霆撼石根,臥龍奮起當(dāng)天用(吟社司盟黎芳洲廷瑞批云和者百馀人此卷韻妥意貫結(jié)語亦奇殊不易得)
新安文獻(xiàn)志:吟社司盟黎芳洲廷瑞批云:和者百馀人,此卷韻妥意貫,結(jié)語亦奇,殊不易得。
長安日暮塵蔽天,雕墻繡宇東華邊。
只疑身在云臺上,不爾家與椒房連。
胡為非勛復(fù)非故,兇閹干紀(jì)開旌旃。
七年茫茫閉白日,惡名千載隨荒煙。
憶昔先皇委神轡,一朝叢借中常侍。
宮中阿父自縱橫,海內(nèi)清流日憔悴。
五等重開畫戟門,千秋遍視丹書字。
一家襁褓盡封侯,三事公卿稱下吏。
豈獨驕矜竊大弓,已懷叵測窺神器。
起第連云橫道周,徵材楚蜀黃金流。
司空使者董木石,將作大匠來持籌。
隙地能包沁水里,高軒直比望云樓。
秦人只識華陽君,漢家不數(shù)富平侯。
衣冠望塵便先拜,一言嘆息緹衣收。
真人龍躍乾坤朗,紅霞閶闔排神仗。
卓臍已照西京城,莽頭更懸滄海上。
彎弓親自掃欃槍,鑄鼎猶思刊魍魎。
事成各擬盟山河,事敗猶寬戮支黨。
此輩至今滿天下,朱簾畫棟空塵莽。
昨朝賜第鎮(zhèn)金書,日暮官家易銀榜。
策勛之府胡為乎,君王有意平匈奴。
爵以上公賞十萬,歸來朝請宅一區(qū)。
男兒富貴不足道,何時獨身取單于。
生平切齒亂賊輩,還君甲第歸五湖。
歲甲子余年七十。少日朋舊。幾盡凋零。同余年紀(jì)者猶馀若干人。而抱病謝事。還往甚稀。亦或有不曾識面。一日權(quán)侍郎景賀(??)訪余陋止曰。吾儕生于乙卯。同庚者九人在焉。愿與子修稧事。以續(xù)香山洛中九老之會。子以為如何。余亦喜而唯唯。遂于當(dāng)年孟秋之日。簡邀諸友。自持酒具。宴飲于宮城北軍營水閣。尚齒序坐而不尚官。咸安趙德必(榮祿),德水李正甫(廣義),韓山李敬長(思悌),德水李中甫(嵩鎮(zhèn))。與其弟遠(yuǎn)甫同參。余以晬辰差先。居第二。權(quán)臺居第五。會者七人。而書成稧中新帖。惟青松沈士徵(廷瑞),沈綱仲(廷紀(jì))。有故不與焉。諸人各攜子孫。冠童咸集。余亦家兒有容。扶杖相隨。略有弦歌。且以助歡。怡愉款洽。侵夜罷歸。暮年此事。人以為稀且貴也。景賀首唱二律。醉步原韻以記事。席上諸公。次第和之。
九老相同墮地年,就中高齒月差先。
浮荷葉大龜延息,偃蓋松癯鶴竦肩。
衰健各殊論暮境,主賓無別并長筵。
晨華夏木留馀感,三誦陶詩席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