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廣漢雒人,字伯仁。少以文章顯。和帝時,侍中賈逵薦尤有司馬相如、揚(yáng)雄之風(fēng),拜蘭臺令史。安帝時遷諫議大夫,受詔與劉珍等撰《漢記》。帝廢太子為濟(jì)陰王,尤上書諫。順帝立,遷樂安相。卒年八十三。全后漢文·卷五十
尤,字伯仁,廣漢雒人。永元中,召詣東觀,拜蘭臺令史,稍遷。安帝時,為諫議大夫。順帝初,遷樂安相。卒年八十三。有《集》五卷。
人物簡介
【生卒】:78—143 【介紹】: 東漢涿郡安平人,字子玉。崔骃子。早孤,銳志好學(xué),師從賈逵,明天文歷數(shù)、京房《易傳》。順帝時舉茂才,遷汲縣令,開稻田數(shù)百頃,百姓歌之。漢安初遷濟(jì)北相。被劾貪贓征詣廷尉,申辯得釋。瑗善文辭,工章草,著有《草書勢》。全后漢文·卷四十五
瑗,字子玉,骃子。年四十,始為郡吏,坐事系東郡發(fā)干獄,釋歸。辟度遼將軍鄧騭府,騭誅坐免。復(fù)辟車騎將軍閻顯府,順帝初,顯誅,又坐免。后舉秀才,除汲令。漢安初,遷濟(jì)北相,被劾,征詣廷尉,免。有《集》六卷。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五十二【生卒】:78—139 【介紹】: 東漢南陽西鄂人,字平子。少善屬文,通《五經(jīng)》,貫六藝,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時征拜郎中,遷太史令。順帝初,復(fù)為太史令。后遷侍中。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整法令,有政績。征拜尚書卒。創(chuàng)制世界最早以水力轉(zhuǎn)動之渾天儀,并于陽嘉元年制造測定地震之候風(fēng)地動儀。所著《靈憲》,力圖解答天地起源演化,又用距離變化解釋行星運(yùn)行遲疾。又于中國歷史上首次正確解釋月蝕原因,指出月光為日光之反照。和帝永元間作《東京賦》、《西京賦》,后又有《應(yīng)間賦》、《思玄賦》等。有輯本《張河間集》。
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永元中,舉孝廉,連辟公府皆不就。永初中,大將軍鄧騭累召不應(yīng)。公車特征,拜郎中,遷尚書郎,轉(zhuǎn)太史令。順帝初,再轉(zhuǎn)復(fù)為太史令。陽嘉中,遷侍中。永和初,出為河間相,征拜尚書。有《靈憲》一卷,《渾天儀》一卷,《集》十四卷。(案:張溥本有《周天大象賦》,今考是李播所撰,編入隋文。)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四十八【介紹】: 東漢漢中南鄭人,字孟節(jié)。通五經(jīng),善占星術(shù)。和帝時為漢中戶曹史,以諫郡守勿與大將軍竇憲交通,知名當(dāng)時。舉孝廉,累遷尚書令、司空。永寧元年,以承大將軍鄧騭請托事,免官。安帝死,復(fù)起為司徒,以與謀立順帝,封涉都侯,不受。年八十余卒。
合,字孟節(jié),漢中南鄭人。少游太學(xué),縣召署幕門侯吏。和帝時,署郡戶曹史,舉孝廉,五遷為尚書令。永初中,遷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為司空,后坐事免。北鄉(xiāng)侯即位,代劉熹為司徒。順帝初免。卒年八十余。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人。安帝時,江京、閻顯等相結(jié)黨,廢太子劉保為濟(jì)陰王。渠任王之謁者長。后與孫程等擁立濟(jì)陰王為順帝。獲封高望亭侯。
人物簡介
【生卒】:?—125 【介紹】: 東漢人。安帝時侍中。與大將軍耿寶、中常侍樊豐、帝乳母王圣等相勾結(jié),擅作威福。延光三年,冤殺楊震,廢太子為濟(jì)陰王。帝卒,北鄉(xiāng)侯立。被誅。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人。安帝時宦官,任中黃門。少帝卒,與孫程等十九人共誅閻顯、江京等,擁立劉保即位,是為順帝。以功封祝阿侯。后為司隸校尉虞詡辯誣,被遣就國。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人。安帝時小黃門。與帝乳母王圣謀誅鄧氏及平原王。封雍鄉(xiāng)侯,遷中常侍。后參予枉殺楊震、廢太子劉保為濟(jì)陰王等事。北鄉(xiāng)侯死,為孫程等所逼,擁立濟(jì)陰王,是為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