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應箕

相關人物:共 19 位
共 4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何年嘉樹老空谷,古干摧謝孫枝高。
寒碧霜棱伴幽桂,爛紅春色凌夭桃。
夕陽對酒艷歌發(fā),快閣題詩白筆操。
天與青山間作主,山僧且莫厭頻遭。
不住揚州聽玉簫,相思連夜泛江潮。
幾多花落幾多雨,廿四風來廿四橋。
下水只愁千片盡,待人還見一叢嬌。
自今系艇頻沉醉,趁值晴林晚步遙。
秋陽暴東林,巍然道南峙。
先帝重賢者,拆毀不及此。
講堂遂荒蕪,斯道亦已矣。
小人紊忠奸,君子雜怒喜。
朝野學漸絕,吾汝乃奮起。
一二同心人,往往隔千里。
春秋偶相過,必求是非理。
庶幾化黨同,他日能不倚。
悲風自南來,衰草滿基址。
垣墉昔誰勤,何以為后死。
昔年遇子金陵陌,錦衣吹蕩楊花白。
玉缸溶溶春夜長,當軒系馬傾行客。
石城翠蛾西曲娘,清歌一聲江水碧。
別來落魄吳楚間,飯牛屠狗俱無顏。
鄂渚章臺氣蕭瑟,旌旗東接匡廬山。
安東仗劍尚慷慨,夷門挾策終抱關。
為予東來探禹穴,寒飆烈烈凌霜雪。
班荊野岸旁無人,布席明湖風景切。
雄談逸思橫九霄,痛飲酣歌更嗚咽。
自言海內(nèi)兵未休,且將游說東諸侯。
十年結(jié)交盡湖海,猛士如云不見收。
牙璋虎節(jié)滿天下,誰能好士知英流。
珠玉錦繡不足論,異策奇謀何所求。
龍淵出匣星文古,鸊鵜膏作華陰土。
繇來安攘發(fā)明王,莫學縱橫事盟主。
彎弓一矢下天狼,欲墮不墮欃槍光。
鉤陳煌煌正四方,我與汝曹俱樂康。
更從北斗乞酒漿,緩步貢之白玉堂。
樓山堂遺稿有感 其一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吾友吳次尾國變殉節(jié),后音耗寂然。癸丑秋,其子孟堅來,出其父遺稿見示。余讀而哀之,遂成三首,既吊次尾,兼寄示張爾公,蓋爾公為次尾作墓志也。末章則專勵孟堅云。孟堅,字子班。
憶昔金陵歲在壬,秦淮簫鼓集同人。
登堂獨曳蟠頭靸,垂帶雙飄折角巾。
嘗恨四朝多丑類,不平三案殺忠臣。
挑燈夜讀樓山稿,影響須眉若有神樓山,貴池山也,次尾取以名堂。)。
樓山堂遺稿有感 其二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復社東林事杳然,清秋旅次獲遺編。
束芻江上云遮路,聞笛山陽月滿天。
老友追成玄晏序,孤兒竟廢蓼莪篇。
烏衣巷里雄談后,不斗金鋒三十年。
樓山堂遺稿有感 其三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國難家仇兩痛心,公羊九世旨何深。
伍胥只好奔吳會,嵇紹云胡血蕩陰。
壯士不還愁擊筑,高山長逝忍彈琴。
吾詩持去招魂在,可當延陵劍掛林。
遍采唐風與魏風,河津酒品冠河東。
門羅將相文中子,例變春秋太史公。
靈液池涵芝谷草,妙樓巖對稷神宮。
酣歌響振汾脽石,生色無枝百尺桐(文中子、太史公,皆龍門人。靈液池,永和縣東南。仙芝谷在靈液北。妙樓山,隰州北。稷神山在稷山縣南,后稷播谷處。)。
世事灰心后,詩人在眼中。
聞君有五畝,何苦逐霜風。
臘酒姑埋照,梅花與固窮。
還山山更好,春信暗相通。
吾代元龍氣,宣城季豹孫。
讀書期萬卷,求友憶諸昆(謂朗三。)。
去必經(jīng)秋浦,來非為白門。
兩冬連榻話,銷盡十年魂。
共 4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