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王士琦
相關(guān)人物:
共 1 位
。
共 6 首
贈王中叔別駕二首
(中叔為永叔伯兄次
圭叔
與余同鄉(xiāng)薦三君并掄魁)
其一
明 ·
胡應(yīng)麟
七言律詩
移官何啻入蓬瀛,矯矯朱霞麗赤城。
荀氏一龍誇首占,薛家三鳳羨偕鳴。
江天樓閣金陵壯,海岸帆檣鐵甕明。
聞道畫簾清興劇,欲將藜火較楸枰。
贈王中叔別駕二首
(中叔為永叔伯兄次
圭叔
與余同鄉(xiāng)薦三君并掄魁)
其二
明 ·
胡應(yīng)麟
七言律詩
名家曾識晉司空,佐郡重看借大馮。
岸幘光陰詩卷外,褰帷名勝畫圖中。
西江楚蜀帆交下,鐵甕金焦寺對雄。
屈指中朝優(yōu)詔下,肯令神足限追風。
贈汝載
(嘉慶本作《贈蘇汝載》)
其一
明末清初 ·
韓上桂
燦燦園中花,萋萋江上草。
令節(jié)既密移
⑴
,萬卉同枯槁
(卉,嘉慶本作“物”。)
。
人生非金石,安得長美好。
所以貴達人,勵志事冥討。
大道詎可還,緬思
豐與
鎬。
中夜起攬衣,愁絕心如搗。
努力承明時,寸陰以為寶。
⑴ 此句,嘉慶本作“羲和既冥馳”。
漢淳于長夏承碑
清 ·
李宗瀚
華中甫齋真賞著,夏承婁壽道生賦。
婁碑不見夏碑存,謹庭秘笈來吳門。
東京隸法評奇古,咄咄殊難一二數(shù)。
數(shù)行論贊
豐與
楊,闕三十字翁書補。
堂堂筆陣推中郎,此語傳之秋澗王。
建寧刻先石經(jīng)石,體沿篆籀垂楷則。
陰陽辟闔星云攢,如戟森豎如弧彎。
神奸慌惚窺夏鼎,威儀肅穆參漢官。
惜哉未校義門本,得自丹陽少剝損。
廣平贗跡人間多,寶者不獨徐芳遠。
華山拓見今阮公,酸棗蘇齋摹亦工。
芒角體勢參假借,書豐作豐從同同。
華家雕落謹庭死,千七百年留一紙。
芝英見瑞豈偶然,過眼云煙良足紀。
歸途雜述
其七
清 ·
張晉
關(guān)南民苦饑,嗷嗷以待濟。
關(guān)北頗豐稔,移粟有成例。
有司乏遠謀,師令不師意。
詎念挽輸勞,或因以為利。
嗟嗟
豐與
荒,都無自全計。
帝閽遠莫叩,仰天空流涕。
偕蕭吉堂游桃源山山經(jīng)甲寅兵燹亭觀蕩然無遺歸與張筱皋
(思敬)
同守夜話作歌
(壬戌)
清 ·
鄭珍
蒼苔細徑無人行,兩翁洞口如鶴清。
樹陰萍合白日靜,怪鳥蒼巖時一鳴。
仙人騎白龍,上云吹玉笙。
似聞呼我我懶應(yīng),恍若隔世思前生。
此地當年窈而曲,萬木沈沈壓山綠。
石上常思終日坐,松根大好判年宿。
將軍祠像山之腰,將軍瞋視龍巖高。
玉貌金鍪颯森動,左手叉膝右拄刀
(謂劉大刀祠。)
。
謫仙樓出最高頂,萬里天風生暮濤。
樓邊百花林,林影蔭石橋。
橋下一洼水,六月寒于冰雪膏。
兒時記捉金鯽魚,攬亂蘋藻包以蕉。
時時摘花惹僧罵,官長每以神童驕。
何年一炬盡焦土,荊棘鉤衣長禾黍。
舊跡低回待細量,后生寧復(fù)知其處。
摩挲題石更悽然,回首前游廿四年。
當時家國兩清晏,朋友相看無戚顏。
笑歌同醉山水窟,馀情得訂
豐與
顛
⑴
。
一夢中間無不有,痛死憂生十居九。
黃鶴雙阡海岳樓,凄涼血盡啼鳥口。
祇今與此同荒煙,丙舍無歸馀白首。
群盜如毛尚未息,人生憂患豈無極。
試上城尖向南望,戰(zhàn)鼓震破千山碧。
傷今感昔淚沾巾,還與張侯談夜分。
白水青山聞子語,賊平先廟聶將軍
⑵
。
⑴ 余道光己亥夏題名洞口,時與五人同游,審定洞中石刻是張顛仙書,謂三豐者為誤。
⑵ 中澤隘官聶文啟,于此山為馬寶所害,向無知者,余撰《府志》時乃訪詳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