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趙用賢
相關人物:
共 29 位
。
共 6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留建昌
宋末元初 ·
劉將孫
五言律詩
煙城澹塔竿,縮水抱洲寬。
客路幾行役,故人誰歲寒。
孤舟中道感,三日兩年殘。
無復遮留者,悠然撫夜闌
(原注往年過此
趙定宇
每以不及為恨今亡矣)
。
大有年
元 ·
朱仲明
七言律詩
五谷皆登幾載無,今秋端不負菑畬。
已欣億秭倉箱積,肯數尋常儋石儲。
卦象曾占天上火,牧人應協夢中魚。
麟經二百馀年久,似此豐穰僅一書。
元詩癸集:近于休寧陳氏得明經書院考評一冊,乃其先世定宇先生櫟遺筆也。泰定間,有小桃源詩盟,
定宇
以大有年為題,得三百三十七卷,與星源胡初翁存庵定其甲乙,加之評騭。取中者三十名,一曰都魁,即仲明卷;二曰亞魁,為康衢遺民卷。其對仗可采者,如康衢遺民云云。二十六名程維巖云云。二十九名胡祥云云,亦能切題。馀卷語多陳腐。
送別駕族孫宗啟赴徽州
明 ·
林文俊
七言律詩
尋常送客不曾悲,送爾停杯惜別離。
作倅正當山水郡,致身真負圣明時。
百年富貴非吾愿,前輩風流是
汝師
。
涉世久知才有用,豈同儕叔眾嫌癡。
以古文真寶后集。贈明仲弟
明 ·
洪暹
大雅不作圣雖遠,敢道文章真末藝。
或仿典謨意奇古,或能造道語深詣。
六義始變湘累騷,賈生才調為之繼。
斯褒仲統(tǒng)善鋪張,臥龍二表忠蓋世。
伯倫逸少辭放蕩,令伯陳情訴晉帝。
淵明自述孔移山,勃也奇秀白凌厲。
大寶之箴動文皇,漫郎唐頌照湘汭。
昌黎后出闖圣域,眾鳥啁啾驚鶴唳。
文章繩墨柳柳州,樂天平淡杜賦麗。
李華有文吊戰(zhàn)場,待漏作記分忠嬖。
希文兩記石笏銘,諫院題名看欲諦。
半山讀史嘲孟嘗,歐陽一一錦繡制。
眉山孕靈出三蘇,眇視千古人莫儷。
太伯善論庠序意,文潛敘事后無逮。
平生出處陳無已,馬才筆倒江河勢。
文叔能言洛盛衰,濂溪初豁道之弊。
程張兩子與呂公,學與曾閔論次第。
新安賴有
定宇
陳,生不及朱道具體。
卻恐文章隨世變,后生逐末失根柢。
刪其冗僻剔其偽,手把規(guī)矩出凡例。
萃為一書號真寶,西山正宗意妙契。
少小論文思一讀,善本曾蒙靜老惠。
字樣滿紙璨銀鉤,匪懈遺跡駭瞻睇。
憶昔南遷事倉卒,平時玩好皆為贅。
妻攜是書泣告我,愿以此為君活計。
三年歸來卷依然,爛斑時見馀雙涕。
風流公子喜為文,從我求此忍顛蹶。
我故靳之索不倦,一朝輟贈情非細。
問君畢竟何以報,試與之約君其誓。
我不欲得君蒼色馬,又不欲求公紫絨罽。
愿報鏘金戛玉之清篇,使我病眸開昏翳。
僧軸。次鵝溪韻
明 ·
李好閔
此老已下世,戲墨留上頭。
汝師
亦示寂,使我動幽愁。
倻山有片月,歲歲明如鉤。
吾知紫河車,千載一來游。
王少參敬美入賀暫憩弘法寺雨中同
趙太史汝師
周民部元孚出訪
明 ·
歐大任
七言律詩
踏雨西行控骕骦,喜君千里謁明光。
匡山白鹿隨車轂,江左芙蓉出劍裝。
大雅文章金鑒里,中興日月玉卮旁。
今宵長樂聽鐘客,應幸同時奉柏梁。
長歌送無學歸攝山
明 ·
汪道昆
少林心印不摹文,曹溪法眼不識字。
智永懷素身手強,臨池往往誇能事。
近者袈裟襲縉紳,翻從點畫斗心神。
江東競學祝希哲,白下爭傳徐子仁。
苾芻習此何為者,貝葉瑯函都且雅。
清齋那愛右軍鵝,神駿絕勝支郎馬。
上人擔笈攝山來,大士懸弧法界開。
春色總歸豆子雨,經聲忽度雨花臺。
有時偏袒右露肘,落筆縱橫大如斗。
圣教碑文儼若新,魯公書法無不有。
書罷端居會法堂,高譚大藏聲瑯瑯。
懸河直赴華嚴海,攜手同登般若航。
傳道
汝師
持苦行,西來一錫起襄陽。
日中千眾分僧飯,霞上多年坐道場。
汝出佛家根大利,聞言即悟西來意。
多聞久已入圓通,三昧猶堪恣游戲。
伊余不慧復爾狂,曾持白挺擊空王。
亟須滅此小兒口,十方三界盡平康。
摧倒須彌山,塞斷菩提路。
鱉殺雪山僧,砍卻祇園樹。
天上天下復誰尊,指地指天非不住。
究竟何須具辯才,圣凡一切毋回互。
于斯時也,須令葛獠旋求蒼頡書,達磨代作阿難務。
但攝小乘歸上乘,應知此悟為真悟。
趙汝師
宮洗領少司成以野服過我草堂言別作
明 ·
王世貞
七言律詩
當時雙鳳向朝陽,此日三鳣集講堂。
黃綺可緣宮傅重,白衣時作野人裝。
旋分僧供茵蔯暖,小出村沽柏子香。
非是木禪都不薦,慈悲一愿未曾償。
汝師
語次多及時事民瘼慨然有感復成一首
明 ·
王世貞
七言律詩
春風融融吹客床,忽有霜色生干將。
感君方寸起鱗甲,笑我七尺真皮囊。
燕中羅網致足畏,吳下繭絲胡可當。
藉令指日相司馬,何似得雨烹弘羊。
趙凡夫游太學太學師為
趙丈汝師
其父少參公凡夫之王父僉憲公同年也
其一
明 ·
王世貞
七言絕句
少年文采宋王孫,二水三山繞帝閽。
攜得通家名刺在,不妨長揖叩龍門。
共 6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