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舜臣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江流霧斂自晴川,江閣秋深況綺筵。
幔卷微風(fēng)添坐色,階含濺水倍花鮮。
當歌浪鼓蛟鼉夕,隔岸山搖竹樹煙。
李白劉楨應(yīng)逸興,時時能此共潺湲。
同聲殊世易懷思,惆悵風(fēng)流不在茲。
真跡愛從苔刻認,舊題多是野僧持。
張衡不負揚云待,屈子能令宋玉悲。
流落當年何足恨,斯文今見后賢知(李詩有誰令流落明時去之句)。
釋褐記叨宴,曲江柳初綠。
吾鬢矜似鴉,君顏正丹渥。
日月何其駛,崩迫類轉(zhuǎn)轂。
薾疾屏郊居,蓬藋森成束。
何意擁傳榮,翻然賁愚谷。
雞犬疑組纓,騶呵恐僮仆。
相見若新歡,握手競瞻矚。
容色已非故,交態(tài)猶在目。
開口長河傾,稍稍悉胸腹。
駭甚游世機,追數(shù)畏途躅。
功業(yè)存憂患,形跡混寵辱。
南徙邇璚島,西行窮涪蜀。
由來材具大,細巨無不足。
多閱時務(wù)深,涉險道情熟。
行年未清艾,令德懋前勖。
披晤解悁勤,側(cè)聽知蘊蓄。
踟躕歲寒心,繾綣問幽獨。
文囿可戲娛,策勛在簡牘。
鳧鶴有短長,勿用強斷續(xù)。
君其茂竹帛,吾當守松菊。
三月江城桃李華,陰陰楊柳綠藏鴉。
懷春正少淹留處,卜夜無過大隱家。
大隱城中不上關(guān),忘形取醉禁言還。
簪合應(yīng)占星是德,顏頹好似玉為山。
一堂賓主盡風(fēng)流,奉壽千金白璧酬。
蘭室香兼清論發(fā),花枝色上勸杯浮。
繁弦急柱催深酌,雅調(diào)離聲相間作。
他日席上無車公,縱有琴尊知不樂。
嘗慕當年李謫仙,謫仙新詩解倒懸。
獨在人群無所好,塵?;厥讉麘驯?。
憂來祇恐白發(fā)先,有時夢入南康道。
羨君盤游窮妙真,覽君詞句何清新。
莫言今古不相接,今見前賢讓后人。
游頭流山百韻(己酉) 明 · 柳夢寅
七言排律
太虛無閡煦氳氤,品物咸由二氣甄。
融作川流非決導(dǎo),結(jié)成山岳孰陶勻。
穹窿五有寰中秀,縹緲三稱海外神。
箕國頭流輿地別,仙家方丈號名真。
飫聞南紀雄為鎮(zhèn),踔遠中華隔幾塵。
之者舉嫌途道絕,于乎虛作狖鼯鄰。
龍城剖虎來佳境,木洞看花及令辰。
天府使君開勝宴,水巖處士與華鞇。
齊鑣共赴尋芳約,飛杖聊隨學(xué)佛人。
廢閣乍淹云縣路,豐碑虔拜石溪濱(云峰。有荒山大捷碑。)
千秋王跡此皆兆,一戰(zhàn)伯功?有因。
地形咽喉湖與嶠,兵家方略義兼仁。
黃山讖應(yīng)荒山死,王氏君為李氏臣。
石著旗扃咨古老,巖流衁液訊居民。
替隆從古關(guān)時運,天地先期告懇諄。
暫卸游鞍休百丈(寺名),欲諧心賞惜三春(是日春盡)
風(fēng)凄陰壑花初軟,節(jié)晏陽坡葉已蓁。
挼碧流如僧服凈,燃紅花若佛燈(花名)新。
籃輿要替酸哀腳,藤蔓時懸老火身。
溪號磻巖疑隱呂,村名嬴代認逃秦。
晴雷亂斗黃川峽,白雪交加黑水垠。
步步行稽新蕨采,纚纚腰重紫蘭紉。
伽藍如畫嵐光合,躑躅成山錦彩均。
洞府巖成玉臺壘,袈裟魚被稻田鱗。
宗儒訓(xùn)子遺名在(頂龍巖有盧判書禛書齋),故屋無人勝跡陳。
行到水窮拚寄宿,前尋月落(洞名)去凌晨。
崇芒疊翠清陰聚,眾石交叢爽氣屯。
老柏蔽牛繩墨遠,長松依社鬼神嗔。
委蛇般若峰前過,遄邁靈源寺里臻。
和尚(善修)雪眉禪定穩(wěn),沙彌冰面佛陀遵。
肩生雙柏搖寒月,毫吐長虹貫碧旻。
要把一空超色相,寧教五蘊作車輪。
梵經(jīng)堆案堪娛老,溪蔌盈盤足享賓。
腳下云容俄冉冉,溪前雨意忽津津。
低回遽落青蘿壁,蹭蹬還經(jīng)翠麥畇。
野粉滿堂君子(寺名)陋,牧丹當檻美人嚬。
清流一帶途邊并,風(fēng)磴千盤澗上循。
谷轉(zhuǎn)高江(龍游潭)何吼怒,泓蟠陰嘼看輪囷。
刳成石釜千尋黝,注卻銀潢萬軸轔。
續(xù)蔓連竿驚邃竇,剸牲沉幣饗明禋。
鳥銜落葉澄無滓,云覆層巒旱不貧。
隱隱阿香隨客至,闐闐列缺駭人頻。
穿林盡濕花間露,失路多摧石上筠。
頫視龍游(潭名)出氛靄,窮探馬跡(庵名)歷叢榛。
楸城凈界開蓮塔,甕石神坊簇干杶。
林聳堵波(梵語塔也)靈虎守,泉懸茶邏(梵語壇也)飲麋馴。
棧危獅頂毛頻豎,衣冷夷堂體欲皴。
抬首王峰看突兀,騰身郎峴謝緣夤。
千齡短木欹纏石,太始堅冰皓爛銀。
苔發(fā)鬖髿青似罽,花梢癰腫紫難顰。
空心半槁寧充棟,自朽中溝孰負薪。
摘取明星光燦燦,擷來瓊草馥訚訚。
霞裳披拂巍巍頂,玉斗低垂岌岌巾。
溟岳收?杯一歃,乾坤輸入目雙瞋。
榑桑東影搖吟榻,弱水西流細釣緡。
豹闕叩扃聲可厲,蟾宮壓首吭難伸。
眾峰來自白頭遠,一脈終窮蒼海漘。
磅礴坤精于此蓄,縱橫天步一何迍。
千山東散諸侯服,萬里南馳天子巡。
大纛高牙森隊仗,飛驂舞服列騏骃。
朝班濟濟千官品,庭實煌煌四海珍。
云合冠裳相雜沓,駿奔賓從互紛繽。
金盤玉豆排嘉饌,珠服花簪擁美嬪。
丫髻蹌趨欽長老,弁髦夔栗奉嚴親。
謝家玉樹諸郎秀,徐氏祥麟眾子兟。
山鬼助人澄宇宙,風(fēng)煙效技繞欄楯。
云門月出(皆山名)豁游氣,錦水露津(皆水名)橫碧淪。
學(xué)士(崔致遠)不來三洞古,南溟(曹植)安在兩塘堙。
遙思泗水屯樓艦(董元),欲為孤忠李舜臣薦渚蘋。
誰使晉城冤血濺,空悲原邑戰(zhàn)骸窀。
湖山云物長閑暇,塵世風(fēng)波浪苦辛。
鴻軫聲高山齾齾,鳳簫吹徹海粼粼。
遺祠何代尊天媼,吉夢當年誕瑞麟。
一統(tǒng)東韓垂眷祜,千年南國享精純。
邀巫傾贐流風(fēng)薄,諂鬼祈禠末俗嚚。
香積夜眠依翠石,靈神風(fēng)餐藉芳茵。
層壇云搆懸如磬,一衲霜髭壽似椿。
寶鴨煙沉馀宿火,藤床塵凈貯香籸。
凌危覓路勞重繭,觸物搆詩費苦呻。
幽壑鶴盤穿????,飛莖猿掛下嶙峋。
繁林布幕三光晦,畫閣翔翚五彩彬。
晝靜三花藏語鳥,朝喧千偈竄驚麇。
仙蹤細向紅流(澗名)訪,故事勤從滿月(巖名)詢。
臺峙呂公空碧蘚,潭深妓?失丹唇。
工文刊記碑堪印,巨字鐫厓石不磷。
青鶴遺棲人莫見,香爐飛瀑世無倫。
女媧不補一團石,天帝應(yīng)垂千尺紳。
耀日紅煙紛漠漠,浮空玉屑散璘璘。
深心靈液空中咽,元化嬰孩腹里脤。
山氣洗骸知綠換,春光盎面覺丹均。
紅塵有路欺云水,朱墨催人趁卯申。
只老遮途爭勞勞,官騶入谷已駪駪。
衙僮爭笑芒鞋胝,山徑那禁道服鶉。
花洞傍車懷古哲(鄭一蠹。居花開。),龍亭歇馬問吾姻(姻戚崔蘊。居龍頭亭。)。
悲來興盡垂清淚,水遠山長隔紫宸。
朱紱幾年陪輦轂,玉堂回首憶絲綸。
風(fēng)云鳥路違雙闕,山海蓬飄負五旬。
騏驥無勞造父御,豫章休待匠人掄。
文章未試哀侵病,流俗誰分玉與珉。
明日篁冠掛蘿薜,不須低首困塵闉。
李舜臣江東十鑒六韻(乾隆癸巳) 清 · 弘歷
七言排律
十勝原無一勝終,誰云鑒此合江東。
徒因南渡君臣怯,勖以北征議論公李舜臣因宋高宗狃于偏安君臣皆委靡不振乃取赤壁以下十戰(zhàn)之勝繪圍系說為江東十鑒上之始言江東之人知有江東而不知有天下然言六朝君臣不能恢復(fù)中原之弊意在陳古諷時冀高宗聞而蹙動非其書果有當于天下之大勢也)。
藉是便希成正統(tǒng),謂他未可奏膚功。
扼吭拊背曾何有,楚尾吳頭祇自窮。
都會上游應(yīng)冀北,提封次者亦關(guān)中。
少師故是金閶侶,桑梓情牽識未通。
⑴ 燕京為禹貢冀州蘇秦所謂天府百二之國據(jù)上游象北極得居中馭外之勢故朱子稠古今建都之地莫過于冀至其次則關(guān)中張良謂其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候尚有形勢可取若江東僻在一隅土狹而氣弱曾何足與北方抗衡哉
⑵ 姚廣孝佐永樂遷都燕京宜陳此地形勝而所編永樂大典首舉江東殊為不達時事豈其身系吳人艷稱故土乎識亦陋矣
寄鄭伯玙、李舜臣兩孝廉 清末民國初 · 王松
五言律詩
欲說當時事,諸公豈愿聞!
西園梅弄月(潛園賞梅;園在城西),北郭酒論文(謂北部園詩社)
峰勢雞冠聳(指峰),溪形燕尾分(隙溪)。
故鄉(xiāng)今剩我,何以慰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