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繁欽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尚書箴 東漢 · 崔骃
四言詩
龍作納言,帝命惟允。
山甫翼周,實司喉吻。
赫赫禁臺,萬邦所庭。
無曰我平,而慢爾衡。
無曰我審,而怠爾明。
四岳阿鯀,績用不成。
虞登八凱,五教聿清。
舉以無私,乃忝服榮。
正直是與,伊道之經(jīng)。
先民匪懈,永世流聲。
君子下問,敢告侍庭(《古文苑》。案:《初學(xué)記》十一以為繁欽作。)
生茨詩 東漢末 · 繁欽
灌畦暇語曰:后漢繁欽。傷世道剝喪。賢愚隱情。上之人用察不至。而小人得志。君子伏匿。于是賦生茨之詩。其詞曰:
有茨生蘭圃,布葉翳芙蕖。
寄根膏壤隈,春澤以養(yǎng)軀。
太陽曝真色,翔風(fēng)發(fā)其敷。
甘液潤其中,華實與氣俱。
族類日夜滋,被我中堂隅(○灌畦暇語。)。
定情詩 東漢末 · 繁欽
① 《白帖》作古詩。歲華紀(jì)麗同。《御覽》八百七作寄情詩。
樂府解題曰:定情詩。漢繁欽所作也。言婦人不能以禮從人。而自相悅媚。乃解衣服玩好致之。以結(jié)綢繆之志。若臂環(huán)致拳拳。指環(huán)致殷勤。耳珠致區(qū)區(qū)。香囊致扣扣。跳脫致契闊。佩玉結(jié)恩情。自以為得志。而期于山隅山陽山西山北。終而不答。乃自悔傷焉?!疱职浮!段倪x》十八洛神賦注引繁欽定情《詩》曰:何以消滯憂。足下雙遠(yuǎn)游云云。今此篇不見。殆玉臺有刪節(jié)。此其佚句也。
我出東門游,邂逅承清塵。
思君即幽房,侍寢執(zhí)衣巾。
時無桑中契,迫此路側(cè)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悅我顏。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huán)。
何以致殷勤,約指一雙銀。
何以致區(qū)區(qū),耳中雙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何以結(jié)恩情,佩玉綴羅纓。
何以結(jié)中心,素縷連雙針。
何以結(jié)相于,金薄畫幧頭。
何以慰別離,耳后玳瑁釵。
何以答歡欣,紈素三條裙。
何以結(jié)愁悲,白絹雙中衣。
與我期何所,乃期東山隅。
日旰兮不來,谷風(fēng)吹我襦。
遠(yuǎn)望無所見,涕泣起踟躕。
與我斯何所,乃期東南隅。
日旰兮不來,飄風(fēng)吹我裳。
逍遙莫誰睹,望君愁我腸。
與我期何所,乃期西山側(cè)。
日夕兮不來,躑躅長嘆息。
遠(yuǎn)望涼風(fēng)至,俯仰正衣服。
與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來,凄風(fēng)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愛身以何為,惜我華色時。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躡茂草,謂君不我欺。
廁此丑陋質(zhì),徙倚無所之。
自傷失所欲,淚下如連絲
⑴ ○玉臺新詠一?!稑犯娂菲呤!对娂o(jì)》十七。又《書鈔》百二十九、《初學(xué)記》二十六、《御覽》六百九十六、八百十九各引裙一韻。《書鈔》百三十五、《御覽》七百十八各引脫一韻?!稌n》百三十六、《類聚》八十四、《御覽》八百七各引釵一韻?!稌n》百三十六引環(huán)一韻?!栋滋匪囊齾^(qū)、珠、叩、后四韻?!队[》六百八十八引頭一韻。歲華紀(jì)麗二引達(dá)一韻。
涉洙泗而飲馬兮,恥少長之龂龂(《史記·魯世家·索隱》引繁欽《述行賦》。)
幽居賦(868年) 唐 · 陸龜蒙
陸子居全吳東。距長洲故苑一里。闔關(guān)不通人事。且欲吟詠情性。曰燕居。則仲尼有之矣。曰卜居。則屈原有之矣。曰閒居。則潘岳有之矣。曰郊居。則沈約有之矣。既抱幽憂之疾。復(fù)為低下之居。乃作幽居賦。其序云。余少學(xué)窮元。早持堅白。其生也懸贅附疣。其材也戴癭銜瘤。居無養(yǎng)拙之資。出有倦游之嘆。初張蓬矢。嘗逞志于四方。末佩椒蘭。敢違仁于一日。雖家風(fēng)未泯。而世德將衰。門等韋平。材兼魏邴。激清芬而鎮(zhèn)俗。追雅望于圖形。荀勖乃天下表儀。裴秀為朝端領(lǐng)袖。朱輪十乘。紫誥千篇。炳若星辰。粲乎竹帛。俯觀圖牒。謬辱孫謀。五鼎蕭條。賜書零落。漆工酒保。幾欲沉淪。故栗空桑。屢瞻摧折。劉超劉毅。俱無儋石之儲。許邁許詢。但有山林之志。思鑿坯而遁。聊倚樹而吟。師道氣于龜腸??郾j于魚腹。窮年學(xué)劍。不遇白猿。隔日伏痁。未擒黃鹢。止則葭墻艾席。行則葛履柴車。仲宣方玩于棋枰。叔夜還眠于鍛灶。既以草知晦朔。木讓榮枯。因推墨別為三。復(fù)悟儒分至八。何晏之言道德。不及王生。鄭元之注春秋。才同服氏。初陳梗概。漸入精微。探桓范之智囊。掘張憑之理窟。遺其耳目。然后謂之聰明。差若毫釐。焉足言乎大小。加以病惟斗蟻。力止戡蟬。簾帷非翡翠之榮。鐘鼓豈爰居所樂。遂求衡泌。聊以棲遲。建一畝之宮。忝稱儒者。置十金之產(chǎn)。雅葉中人。晏子以囂塵可容。曹公以泥水自蔽。羅含宋玉。嘗少出于荊蠻。蕭相武侯。亦潛居于僻巷。楊德祖家惟弱柳。殷仲文庭只枯槐。馮衍姜辛。繁欽苔碧。復(fù)有稻名半夏。藥號恒春。長榆亦降星精。修竹乃生云母。潘安館里。嘗聞柰素瓜甘。庾信園中。亦話棗酸梨酢。竊觀留詠。雅尚清風(fēng)。今古攸同。圣賢何遠(yuǎn)。武仲游于沛澤。伊尹耕于有莘。予欲無言?;夭辉甘恕I窠涣?。方為賣卜之人。歌動五噫。竟作賃舂之客。況有布絳綸帽。尚足朝昏。羽扇貂裘。猶堪寒暑。得以書抽虎仆。射用牛螉。自理茶租。閒被釣褐。經(jīng)稱小品。還下二百簽。賦謂名都。略點(diǎn)八十處。下問得犁涂之義。涂聽聞愬怒之詩。既已逢原。遂成摛翰。非因授簡。初擬遺鞭。不能粉飾大猷。且用元黃稗說。貽于好事。希逢得意而傳。責(zé)以壯夫。甘受子云之笑。賦云。
泰伯勾吳。通侯舊里。
地接虎邱。門連鶴市。
比顏巷兮非陋。方賜墻兮猶峙。
樂令有名教之樂。必以仁行。
莊生乃道家者流。咸從達(dá)起。
彼既得矣。予何謝焉。
欲神游于浩氣。法大隱于遺編。
魯仲孫衣止七升之布。欒武子食無一卒之田
賤不容憂。貧惟可賀。
冥心而姑務(wù)藏疾。卷舌而誰能擊墮。
爭先敢脫乎牛車。自給方營于馬磨。
噫秦時亡命。竟作帝師。
吁漢末遺臣。皆稱王佐。
吾焉用此。仆病未能。
藝合歡求解憂之力。餌陟釐明攻冷之徵。
悲少歌于趙壹。喜長嘯于孫登。
萬古騷人。遠(yuǎn)追乎橘浦。
百金?事。近出于松陵。
非慕偷桃。還憐嗜芰。
何慚尺蠖之屈。未損丈夫之志。
投簪隱幾。聊思夷甫談元。
搦札彈毫。恥效文通奏記。
夫靜者躁之君。名者實之賓。
進(jìn)不參于多士。退宜追乎逸人。
頌厥土之三壤。托高風(fēng)于四鄰。
才袪燥濕。稍遠(yuǎn)囂塵。
以日系時。且復(fù)窮于魯史。
穿池種樹。正欲類于齊民。
室乏崇壇。墉非縮板。
因坎窞以為洫。藉蒙籠而表限。
孟戒無是非之心。阮通能青白之眼。
龜床鹿幘。訝招隱兮何遲。
橡飯菁羹。笑謀生之太簡。
是知名安可釣。筆不堪耕。
有白鳳之才。乃先為贅客。
有雕龍之辯。然后為狂生。
雄自投而幾死。檷流慟而將行。
外嬖方施。孟子虛陳乎仁義。
中讒既勝。韓非徒恃其縱橫。
況復(fù)支離壹郁。尪陋謇吃。
才甚微而寡文。體素羸而多疾。
陰鏗藥銚。披曉幌以皆來。
徐邈酒鐺。擁寒爐而必出。
自然忘物我?;旄F通。
將大宗師理葉。與握真宰情同。
優(yōu)游塞馬。脫落冥鴻。
竊慕王晞。眷戀于良辰美景。
深符謝朓。留連于明月清風(fēng)。
得不分埼岸而飾荒臺。輟金錢而營佳樹。
莼絲兮欲縈千里。草帶兮初圍十步。
頹垣抱碧。無非海發(fā)山衣。
暗座飄香。盡是松肪桂蠹。
加以籬邊種菊。堂后生萱。
覆井之新桐乍引。臨窗之舊竹猶存。
花妨過帽。柳礙移門。
鹿去而云遮絕洞。樵歸而水繞孤村。
遇境逍遙。就魚鳥之性樂。
開襟散誕。見羲皇之道尊。
早濯元泉。屢游庭苑。
憂廢學(xué)而將落。懼無文而不遠(yuǎn)。
豹管閒窺。羊歧忘返。
搜束皙之亡缺。補(bǔ)陳農(nóng)之遺遁。
梁世祖府充名畫?;虻闷孥?。
任敬子家聚偫書。率多異本。
何嘗髣髴。莫究分毫。
徒羨玉杯珠柱之號美。象格犀簪之態(tài)高。
寧容樸野。不稱蓬蒿。
悵殘編之未構(gòu)。奚雅具之為勞。
況乎棲平蕪古木之地。壯被褐擁篇之事。
宜其梓合巾箱。藤交餅笥。
炊秕稗以為食。剖瓠匏而作器。
荷蓧而行。據(jù)梧而睡。
妖寧勝德。休占賈誼承塵。
醉可全真。但舞王戎如意。
其間豁爾。此外蕭然。
姜肱則惟臥一被。江革則還留半氈。
望夫子之門墻。仍過數(shù)仞。
顧先生之履襪。不啻雙穿。
敢驚時而獨(dú)行。聊內(nèi)視而返聽。
豈可浪發(fā)元關(guān)。虛搖譚柄。
夜將半而誰容。月每旦而誰評。
清言不屈。孫劉詎減于中軍。
善講無窮。支許那輕于小令。
或抽易軸。或扣元端。
演精微于簡易。消澹泊于危難。
澄如止水。畟?cè)糸L竿。
與牛心者赴敵。持麈尾者登壇。
交衡而矛戟初利。頓挫而風(fēng)霜正寒。
興公雅韻。仲祖旁觀。
始信何才。當(dāng)指地于丞相。
方知習(xí)捷??箯浱熘腊病?div id="s3wnnlr"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90_1376098_comment'>
彼濩落而無容。且蕭條而高寄。
兼耳目以咸外。曷丘園之足賁。
幸春物之向榮。列天姿而見遺。
陰者負(fù)而陽者勝。孰謂兩儀。
瘠者緩而腴者先。奚云一氣。
真宰難問。洪鈞肯留。
人間未適。象表何求。
縱使陶煙霞而傲睨。騎日月以嬉游。
乘剛直上。攝景冥搜。
縱橫兮四海。飛揚(yáng)兮十洲。
讀仙苑之瑯書。安能解慍。
傾洛公之金醴。幾得消憂。
不假大招。寧馳別國。
悲故鄉(xiāng)之何在。望平原之無極(陸鄉(xiāng)在平原乃遠(yuǎn)祖所封之地)
嘆鐘鼎之沉光。向漁樵而騁力。
庚桑有道。猶居畏壘之顛。
接輿佯狂。亦取杶櫨之食。
徐誇下舍。陶愛吾廬。
上法于陵之畦圃。旁分建業(yè)之村墟。
時牽殗殜。自把渠疏。
友乏惠施。莫解連環(huán)之義。
醫(yī)無文摯。誰知方寸之虛。
存其道而或通。失其居而久旅。
才將命兮分坎窞。性與時兮甘齟齬。
閒游廣澤。愿學(xué)弋于蒲且。
終蹈滄溟。更移家于苧嶼。
夫動以勞吾身。靜以休吾神。
茍能推其用舍。自足究乎天人。
思任誕于窮檐。何辭井臼。
不求容于側(cè)徑。何患荊榛。
沉冥者樸素之源。毀譽(yù)者浮華之轍。
蓍名聚雪。仍招死草之譏。
琴號落霞。尚被枯桐之說。
值圣則幽贊成功。逢賢則雅音攸發(fā)。
同于德者。大亦宜然。
殷宗命相于巖下。周武迎師于渭邊。
有東山北郭之風(fēng)。才能養(yǎng)素。
無左車右侯之計。未足圖全。
嗟浩嘆而長吟。畏蘭凋而蕙歇。
清樽方滟于瑤水。寶瑟坐凝于華月。
歸田少接。猶疑斥鴳追飛。
羽獵相逢。可謂無鹽唐突。
盛夏之月,龍宿明,鶉火棲,赤熛奮怒,炎帝施威。
有客瞻翔陽之騰翥,望火云之燒空,氣郁陶兮蒸體,汗淋漓兮沾裳。
乃授簡于崔子曰:「暑至此極矣,抽子秘思,騁子妍辭,為余賦之」。
崔子曰:「唯唯」。
昔者侯湛成章于晉代,繁欽流詠于東都,在隋有盧生之麗句,于魏摛子建之奇詞。
仲宣仰庭槐而長嘯,孔璋寓陶燭以興悲。
周人垂癉暑之詠,明遠(yuǎn)成「苦熱」之詩,皆所以發(fā)騷人之妙思,歌隆暑之歊歔者也。
且夫勾芒既往,祝融乃來,紫纛丹幢,左右從陪,炎官熱屬,前導(dǎo)后隨。
朱冠緹顏,噓呵火維,煽以烈焰,奮以毒威。
御燭龍以長驅(qū)兮,駕火輪而飛馳。
前執(zhí)衡使舉麾兮,麗朱鳥而承旗。
環(huán)天地以為爐兮,播造化于冶中。
運(yùn)陰陽以為炭兮,爍萬物其猶銅。
采扶桑之高燎兮,熾中街之朱光。
溫風(fēng)攪乎萬里兮,氣郁煙而迷空。
土潤溽以蒸熇兮,時淟汩而蘊(yùn)隆。
凝赤崒而聳岳兮,閃紅倏焉而驚虬。
豐隆盤旋而空鳴兮,灝郊斐亹而復(fù)收。
于是陰壑煩,寒谷焦,冷泉沸,冰天熇,玉井煙合,凌陰埃生。
西域消長積之雪,北極無不釋之冰。
乘清風(fēng)而游廣寒兮,廣寒燠其增煩;
排閶闔而入凌兢兮,凌兢翕焉如蒸。
天丁退聽以屏息兮,旱魃健行而肆志。
飛廉噓以喘息兮,吁號渴而欲斃。
豐山之神人,心郁乎清泠之宮;
姑射之仙子,汗浹乎冰雪之體。
噫,神焦與鬼爛兮,彼將焉其逃避。
若乃層潭之府,極深之淵,毒陽激爍,陰火潛然,熺炭重燔,吹炯九泉,與日噴薄,流耀揚(yáng)焆,朱??綠煙,要眇嬋娟,河漢沸兮若煮,川瀆涌兮如湯。
螭龍喘以鱗折兮,鯤鯢躁而甲張。
長鯨嚇鰓以吐沫,巨鰲暴骼而且僵。
沙石為之熟爛,水怪為之麋揚(yáng)。
虎蛟鉤蛇遭鼎烹之毒,象鹿狐貉有釜游之傷。
馮夷陽侯,渴死乎重淵之窟;
馬銜蝄蟓,郁勃乎波濤之鄉(xiāng)。
至夫沈陽騰射,散越山林,赫然其暉,齊攻錯陳。
原兮欲燎,野兮欲焚,木枯兮欲爇,葉卷兮欲焦。
隆曦穿漏,林無清陰。
視萬木之結(jié)蔭,猶火傘其迷云。
良田龜坼而塵飛兮,泥涂化而為緹骍。
嗟空翔與陸走,遭燖炰以飛奔。
鳥苦熱而不敢飛兮,惟塌翼而浴泥。
牛喘甚于焚角兮,徒使人而增悲。
猛獸垂鼻以吐氣兮,韓盧露舌而涎垂。
蠅晝飛以繁案兮,蚋宵集而侵肌。
煩蟬咽以噪風(fēng)兮,風(fēng)既至其猶火。
鳴鳩應(yīng)以呼雨兮,雨不至而奚為?
于是陸有交蓋,河無行舟,宵不明燭,晝不遠(yuǎn)游,食不飲渴,衣不襲裘。
行者暍道而欲仆,居者執(zhí)熱而露頭,負(fù)者澀旋而肩赪,耘者膚裂而脂流。
走通衢兮如履乎身熱之坂,上層巒兮如陟乎晹谷之丘。
單絺甚狐貉之燠,當(dāng)風(fēng)有環(huán)爐之憂。
冰臺風(fēng)軒如坐乎溫室,陰谷寒澗變而為炎洲。
飲寒泉以御渴兮渴不止,欲化鯨而吞海;
氣噓吸以祛躁兮躁之極,思凌云而上天。
佩壬甲之靈符兮,于煩懷其奚益;
食鼷鼠之寒脯兮,雖萬斤為徒然。
又安可責(zé)效于抱樸不可熱之藥,而服飛雪之散與夫元冰之丸者哉!
此少陵所以愿作冷秋菰,昌黎所以思欲羾寒門,袁紹所以有避暑之飲,傅咸所以開感涼之尊者也。
詞未竟,客躍然而前曰:「子賦暑至矣,讀之若坐火井而居炭谷,游焦溪而沐湯泉,有可以清暑者,得聞其說乎」?
崔子曰:「大冥之墟,孤桐生焉,下瞰冰淵之湄,上直寒涯之巔,左當(dāng)風(fēng)谷,右臨云溪,溯九秋之驚飆,凋三冬之寒威,
雪積其根,霏霜封其枝,神泉漱其沈,清露潤其皮,此蓋木之清泠而寒潔者也。
于是剪寒柯,剖孤莖,匠石運(yùn)斤,師襄均聲,寒水之玉以為徽,冰蠶之絲以為弦,水精之珥以為?,精冰之金以為懸。
爾乃歌南風(fēng)之古曲,奏綠水之清音,迸流泉之幽韻,動積雪之悲吟。
弄羽則紅云含霜,叩商則烈日成霖。
躍流魚于澄淵,舞鸑鷟于庭陰。
此聲音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崔子曰:「虛堂清室,涼軒寒館。
含寒露以植臺,迎清風(fēng)而立觀。
月牖對晃,風(fēng)欞蕭疏。
左峙冰山,右直雪宮,睽罛庨豁,閒敞開通。
危樓郁其將起,遂凌虛而上躋;
鳥騰翅于甍標(biāo),咸乘風(fēng)而欲飛。
齊獸口以涌霤,時梗概于滮池。
軼星辰于大半,垂云迥帶于棼楣。
伏欞檻以俯聽,聞雷霆之霍揮。
消霧埃于中天,集微涼之澄清。
問素娥若有答,察云師之所憑。
上飛闥而仰觀,正瑤光與玉繩。
爾乃躡露舄,開云扃,鳳簫吟,鼉鼓鳴。
攀井干之??嵼,登延閣之岧峣。
引雄風(fēng)于洞穴,植仙掌于良宵。
拂琉璃之珍簟,弄明月之圓綃。
動颼飗于翠帳,散霏微于綺寮。
曜冰槊而發(fā)霜硎,寫詩人之風(fēng)騷。
詠楚臺披襟之語,歌漢宮大風(fēng)之謠。
此宮室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崔子曰:「雕胡之飯,錦帶之羹,霜蓄之茹,露葵之英。
藕菰蒲筍,間之香芹,銀絲鲙鯽,散雪飛硎。
箸以冰犀,盤以水精。
庖霜淅玉,滿坐風(fēng)生。
汲冷漬穱,其清如冰。
攜?籃于中園,掇槐葉于高枝。
糅桄木之玉屑,和寒滓兮與俱。
乃使元冥適咸,蓐收調(diào)辛,味兼芍藥,施和既醇,色碧鮮以照箸,相香飯以苞蘆。
經(jīng)齒冷以嚼雪,人爭勸于投珠。
志欲隨于騕裊,暇則飲夫屠酥。
獻(xiàn)君王之寒殿,薦開冰之清壺。
乃若盧橘,熟素奈成,陸采檎桃,淵摘芡菱,林珍水實,錯雜扶檠。
浮甘瓜于寒水,沉朱李于清泉。
食曹林之新梅,擘太華之芳蓮。
壺盛甘醴之液,坐列飲中之仙。
環(huán)曲池以流杯,如長鯨之吸川。
及其至也,酒罷更闌,風(fēng)留月軒。
試谷簾之絕品,破龍焙之香團(tuán)。
湯發(fā)云腴之釅,盞浮花乳之圓。
濺七甌之輕雪,兩腋凄其生寒。
此飲食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崔子曰:「洞庭長湖,洪波翻瀾,長江會宗,六月不暄。
溟漭渺沔,汗汗沺沺。
即之無窮,察之無邊。
駭浪瀑灑,驚濤飛湍。
崩云屑雨,蕩日連天。
雷奔電激,鼓作??巖。
望之者使人毛發(fā)聳立,心悸而膽寒。
爾乃命水客,泛輕舟,齊枻妓,發(fā)棹謳,奏淮南,度陽阿,篙工唱,楫師和,鞭蝄蜽,憚蛟螭,罨翡翠,斬黿鼉,戮水豹,殄鱗族,招白鷴,下高鵠。
然后乘勁風(fēng),揭百尺,溯洄沿流,千里一息,訪乎鮫人之居,入乎淵客之室,造乎江妃之館,追乎海童之跡。
擊長楫于中江,想萍實之復(fù)形。
訪蓬萊之清居,思漢武之所經(jīng)。
臨澄流而沾襟,吊屈原與靈胥。
而又昧潛險,搜瑰奇,摸玳瑁,捫觜蠵,剖明月之胎珠,濯夜光之流離。
若乃浮情博覽,忘夕宵歸,渾星辰而涵泳,俯仰與之俱迷。
觀藍(lán)田之出月,吐元珠于淵驪,瀉千尋之縞練,堆萬頃之琉璃,此游樂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然凄涼之色,已動于眉宇之間。
崔子又從而言曰:「丘壑之勝,林泉之奇,南山之巔,北山之厜,有風(fēng)月以為助,有云煙以相隨。
有鴻鳥以為侶,有田園以時耔,有魚釣以自適,有琴書以自怡。
木欣欣而帷成,泉涓涓而練飛。
清風(fēng)颯其來臨,幽鶴乘而下之。
爾乃漱白石,枕流泉,傲睨乎風(fēng)塵之表,笑談乎溪壑之間。
居水中以筑室,葺荷蓋以為房。
啟蕙帳兮松關(guān),繚瑯玕兮成堂。
琢寒犀兮為鎮(zhèn),緝薜荔兮為裳。
飲蒼岑之玉醴,??白水以為漿。
羞玉芝以療饑,餐沆瀣而為糧。
紉綠芰以為佩,又綴之以蕙纕。
于是或命巾車,或漾輕舟,或窈窕以尋壑,或崎嶇而經(jīng)丘,或采蕨于崇岡,或緡魚于清流,或濯纓于滄浪,或開襟于山樓,或鼓琴以自娛,或彈鋏而悲謳,或脫帽以縱適,或杖藜以遨游,或掘云于嵽蒼之岑,或采月于澄泓之洲。
此山林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善!
吾之愿也」。
崔子曰:「善則善矣,而未大也,請為子言夫清暑之大方。
今圣天子在上,灑掃宇宙,清寧乾坤,仁風(fēng)惠氣,劘刷上下。
無嚴(yán)威虐焰之刑以爍民之肌膚,故其民漻然休然,相安以生;
無星火疾馳之令以驚民之耳目,故其民蕭然怡然,相嬉以寧;
無竭源涸澤焦熬峻急之征,故其民得以潤澤其家室;
無蹈湯赴火汗肌浹膚之役,故其民皆得逍遙于田里。
恩同祥風(fēng)翱,德與和氣游,蒸而為清氛,疏而為泠風(fēng)。
垂髫戴白,無小大無遠(yuǎn)近,蕭蕭乎如游清涼之境、太清之世,不知暑之為暑也。
若乃渠魁元惡,肆厥暴怒,斲斮屠剔膏流節(jié)離之,毒日作而人不得全其形體;
焚拆抵掎脅驅(qū)迫逐之,禍日興而人不得集其族類,凡厥烝民,莫不沸涌灼爛,號呼驚蹈,無有救止,群望而赴愬。
皇帝于是丕降霖雨,雷厲風(fēng)行,天戈所麾,咸順使令。
舊染之俗,攸徂之民,徒奮袒呼,壺漿以迎。
慰望云于大旱,釋徯蘇于群情,救之火阱,置之安平。
清暑之道,不其大哉」!
客聞之,離席而前,拱手而立,再拜稽首,霍然暑退。
① 在萬山王仲宣故宅郭帥杲移井欄于戎司其后破碎埋沒李帥奕收拾補(bǔ)甃置之便坐側(cè)稽考古今歲月為之記
試看汲古幾何深,猶有馀波慰渴心。
誰把石欄移便坐,并鄰又得一繁欽
按:耆舊傳王粲與繁欽并鄰?fù)鸥υ娫茟?yīng)共王粲宅留井峴山前張云繁欽有識還歆羨
苜蓿成花酒作泉,龍沙何似鷺洲前。
繁欽賦憶天山夜,王粲軍還鄴下年。
望闕星光回睥睨,渡江秋色滿櫜鞬。
知君不淺南樓興,早晚煙波系客船。
娟娟孤生蕙,托根湘山厓。
上壓千仞峰,下臨萬仞溪。
微質(zhì)殊眾卉,謂為造化私。
風(fēng)霜相凌迫,雨露不見滋。
朔氣旦夕深,清芬坐來移。
幸登君子堂,不足配芳徽。
仰慚檜與柏,青青長不衰。
俯愧東原草,猶得奉春時。
平生休伯灑談霏,助我親堂舞?衣。
只信相知心一片,人間何處有離違。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