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葛含馨(?—17世紀),字薦之,號德孚,山東東昌府濮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啟四年(1624年)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成進士,歷官廣平府、河間府推官,光祿寺丞及吏部員外郎,去官歸里。北京淪陷,他起兵救國,得弘光朝廷和顏渾、何應奎、王寖大、姜應龍、武備、沈煃晃、王夢鼎一同起用,升任考功郎中,上疏清吏、用人、請賑三項策略,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何應奎(16世紀—17世紀),字任城,號嗇庵,安慶府桐城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何應奎是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次年(1619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吉水知縣,為政清廉持平。升任禮部儀制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其時銓政敗壞,他疏理雜亂、杜絕饋贈,為時人稱頌。左光斗、阮大鋮互相排擠,何應奎多次左右其間,公正持平不顧忌,人稱有特別操守。弘光時,和顏渾、葛含馨、王寖大、姜應龍、武備、沈煃晃、王夢鼎在吏部共事,也曾調停左良玉和阮大鋮的離間。
人物簡介
武備(?—17世紀),字彝白,河南開封府蘭陽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武備是崇禎三年(1630年)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士,獲授山西長垣知縣。長垣縣號稱剽悍,難以治理,他到任后殲滅惡霸黃某十多人,其他暴民立刻收斂,某名貪吏也畏罪自盡;調任興化后,他上表豁免當?shù)胤e欠浮糧,以及增加馬價的弊政,為百姓每年節(jié)省萬馀金。之后他攝任高郵知州,保衛(wèi)城池,擒拿盜寇秦重六等人;當時高杰在揚州劫掠,但因為畏懼武備不敢逼近高郵。不久他擔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員外郎。弘光年間,與顏渾、何應奎、葛含馨、王寖大、姜應龍、沈煃晃、王夢鼎共事,遷驗封司郎中。明亡降清,后事不詳,死后得在鄉(xiāng)賢祠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