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申屠蟠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齊宣燕昭,折節(jié)下賢。
偫儒畢至,冠帶森然。
天子尊崇,盛于堯年。
爰及暴嬴,書焚人坑。
東漢祖宗,悉尚儒生。
生徒橫議,公府畏名。
肆其吻端,以正鈞衡。
物極變興,子龍遐征。
身全道高,惟智惟明。
多言亦焉用,守默良獨難。
維摩得此門,眾生病自安。
當時許子將,不造寔與蕃。
終以月旦評,有愧申屠蟠
忠良覆漢鼎,魯酒圍邯鄲。
獨愛千頃陂,滄波炤人寒。
君豈叔度歟,胸襟江海漫。
自然已憤厥(四庫本作嘆),不須珍柚酸。
清新如修竹,月露洗瑯玕。
愛之不能舍,一月三四看。
伊人偉識量,文字馀波瀾。
出處早見幾,在漢申屠蟠
風雨江村暮,門掩清燈寒。
所抱寸心在,千載重不刊。
滿前熾子孫,已足遺以安。
會當驂白鹿,華頂煉還丹。
詠史(上) 其三 蔡邕 宋末元初 · 陳普
七言絕句
百日慈明位上臺,三朝何害歷三臺。
伯喈隨逐金華蓋,也為諸公袞袞來(自注:卓徵荀爽、申屠蟠等就許,爽平原相,將至宛陵,遷光祿勛,視事三日,進拜司空。自徵至是九十五日。爽與楊彪、黃琬畏卓之威,無敢不至,獨申屠蟠不行。邕至署,祭酒甚見敬重,三日之間周歷三臺,遷侍中。荀爽、黃琬、王允以入直委蛇,終謀漢室,不得罪于后世。蔡邕死不得所,亦為諸人之跡所誤耳。)。
董卓劫慈明(荀爽),次以及伯喈(蔡邕)。
子龍獨何人申屠蟠,談笑卻啀啀。
高視梁碭上,片云卷而懷。
古來高世士,塵埃豈能埋。
不將秦事作前徵,此日誰知大廈傾。
回首森森梁碭樹,絕無風雨鳳巢清。
正德丁丑,武宗欲微行宣大,巡居庸關(guān),御史張欽三疏諫止,及駕至昌平,命千戶閆 音鹽,姓也 岳宣守關(guān)官,欽閉不納(明陳是集《溟南詩選》卷一“閉”字后多一“關(guān)”字。 ),奉敕印持刀誓死。岳回報,遂旋鑾。
御史不貴鐵為冠,所貴七竅心孔丹。
閉關(guān)手持三寸鐵,誓死不納披忠肝。
精誠感激動天聽,六龍倏忽旋回鑾
舍生臣節(jié)不足異,回天力大驚天顏
追思十六年來事,轉(zhuǎn)危原未易為安。
幾事破犁誰小犢(初謀除劉瑾八黨事。),失身何惜天幾翻。
披肝泣血非無士,百川既決難回瀾。
東都再見申屠蟠,明陳是集《溟南詩選》卷一作“氏”。),皇朝屹屹居庸關(guān)。
⑴ 手持,明陳是集《溟南詩選》卷一作“持刃”。
⑵ 此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卷一作“植重王度千金鈞磐”。
⑶ 此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卷一作“精誠銷金詞泣鬼”。
⑷ 旋,明陳是集《溟南詩選》卷一作“輕”。
⑸ 大、顏,明陳是集《溟南詩選》卷一作“重”、“寬”。
⑹ 追思,明陳是集《溟南詩選》卷一作“因嗟”。
⑺ 此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卷一作“圣性本與黃虞班”。
南湖谷老誰識爾,被褐裹頭臥桑梓。
早時讀易編屢絕,直道如弦仕三已。
郎官十年窮不休,八口羞稱折腰米。
虞廷咎夔苦夢寐,前代君臣若魚水。
老驥伏櫪志千里,綈袍百結(jié)吾不恥。
魯生甘守白茅屋,張良還從赤松子。
洛陽少年抱區(qū)區(qū),漢室規(guī)模叔孫禮。
嗟哉往事誰向語,惠施無人予期死。
鳳凰樓下黨錮成,濁流豈但十一士。
君不見申屠蟠,滅跡煙霞里。
又不見郭林宗,涉世終泥滓。
滄江日落歸去來,東山草堂安在哉。
遲清亭子風拔頹,貧賤如此令心哀。
殷王中興圖逸才,孰為霖雨為鹽梅。
終日畚鍤歌徘徊,于乎終日畚鍤歌徘徊。
子龍尚節(jié),抗論生枯。
博經(jīng)舉贄,殯友浮河。
榜標初熾,獨嘆坑虞。
巢依梁碭,得以安歌。
黨籍逃名作逸民,奸兇豈合浼高人。
蔡邕荀爽顏何厚,終為郿侯屈此身。
共 2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