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原名朱五四,句容(今江蘇句容)人,是南昌王朱興隆、盱眙王朱興盛、臨淮王朱興祖、曹國長公主(李文忠的母親)、明太祖朱元璋的父親。朱元璋稱帝后,追謚為淳皇帝,廟號仁祖。
人物簡介
即曹國長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姐,明代開國著名將領(lǐng)岐陽王李文忠之母。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追封姐姐為孝親公主。洪武三年(1370年),改封為隴西長公主。洪武五年(1372年),因曹國公李文忠的緣故,加冊曹國長公主。
人物簡介
【生卒】:?—1372 【介紹】: 元明間廬州府合肥人。驍勇過人,從朱元璋渡江,累功至指揮同知,洪武三年遷指揮使。五年,從李文忠北征,戰(zhàn)死于阿魯渾河。
人物簡介
【生卒】:?—1372 【介紹】: 明鳳陽府懷遠(yuǎn)人。常遇春從弟。歷指揮僉事。從朱亮祖平蜀。官至振武衛(wèi)指揮同知。從李文忠北征,在阿魯渾河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生卒】:?—1372 【介紹】: 明開國時壽州人。初從陳野先。朱元璋克集慶,始?xì)w附。后為守御福建指揮使,守興化。洪武五年從李文忠北征,至阿魯渾河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生卒】:1332—1385 【介紹】: 明濠州人,字天德。少有大志。初朱元璋為郭子興部將,達往歸之。從元璋南略定遠(yuǎn),取和州。渡江拔采石,取太平,與常遇春皆為軍鋒之冠。取集慶后,為大將,統(tǒng)兵征戰(zhàn)。宋龍鳳六年,元璋以常遇春殺降,始命達盡護諸將。九年,鄱陽湖激戰(zhàn),奉命還守應(yīng)天,以防張士誠。吳元年,為左相國,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下湖州,圍平江,破城時禁掠民財、毀民居。尋拜征虜大將軍,與常遇春北伐滅元。洪武元年,克大都。后屢與李文忠等擊擴廓帖木兒,出塞遠(yuǎn)征。累官中書右丞相,封魏國公。太祖常稱“徐兄”,而達益恭慎。卒后追封中山王,謚武寧。
人物簡介
【生卒】:?—1380 【介紹】: 明初廬州府六安人。元末任義兵元帥。朱元璋克寧國,擒亮祖,仍原官。數(shù)月又叛歸于元。再擒乃降。從下南昌、九江,戰(zhàn)鄱陽湖,下武昌,累功授廣信衛(wèi)指揮使,從李文忠破李伯升,遷浙江行省參政。洪武元年隨廖永忠攻取廣東廣西。封永嘉侯。十二年,出鎮(zhèn)廣東。亮祖善戰(zhàn)而不知學(xué),所為多不法。洪武十三年召還,與其子俱鞭死。
人物簡介
【生卒】:約1342—約1419 【介紹】: 元明間浙江金華人,字伯靜。太祖下婺州,署典簽,從李文忠駐嚴(yán)州,以親老辭歸。建文中薦擢監(jiān)察御史,出知鎮(zhèn)江府,修筑京口故閘與三斗門,以通漕運。永樂初預(yù)修《太祖實錄》,遷江西布政司參政,屢與都司、按察使相爭,坐免。十四年起刑部左侍郎,致仕歸,卒于途。有《國初事跡》。
人物簡介
【生卒】:1345—1392 【介紹】: 明鳳陽府定遠(yuǎn)人,字文英。少孤,太祖收為養(yǎng)子。初授帳前都尉,從大軍征福建,遷大都督府同知。隨鄧愈定吐蕃,封西平侯。十四年,副傅友德取云南,乃留鎮(zhèn)于彼,宣恩布惠,安撫各族。性沉毅,好賢禮士,愛護士卒。在滇十年課農(nóng)桑,開屯田,浚滇池,通井鹽之利,多有建樹。沐氏自此,世世鎮(zhèn)云南,直至明末。既卒,追封黔寧王,謚昭靖。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二十一
英字文英,定遠(yuǎn)人。從太祖起兵,賜姓朱氏,后命復(fù)姓。累功封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西平侯,拜征南右副將軍,征云南。事平,留鎮(zhèn)云南,卒追封黔寧王,謚昭靖。田按:史稱黔寧讀書不釋卷,暇則延諸生講說經(jīng)史。及觀其《贈掌記劉彥炳之東阿》詩,亦彬彬乎雅音也,黔寧鎮(zhèn)滇后先十年,有威惠。其卒也,多以詩挽之者,內(nèi)侍李文秀輯為《黔寧集》。如和州潘仁、沅州劉有年、慈溪桂慎等詩,馀皆具錄別卷。明興,開國武臣儒雅好事首推岐陽武靖王李文忠,嘗師事金華名儒范祖干、胡翰,通曉經(jīng)義。史稱其作為詩歌,雄駿可觀。余檢徐大章《始豐稿》有《跋岐陽王雪庭詩卷后》云:「《雪庭》詩一首并跋尾,岐陽王所制以贈杭僧康上人者也。上人精修白業(yè),解行兼至,王開府鎮(zhèn)杭,親禦翰墨,為之詠贊。上人假雪為號,王摹寫雪狀,詞旨精詣。」今惜不得《雪庭》詩錄之。潁國公傅友德有文集,傅青主曾見之,今亦不可得。又蘄春侯康茂才亦有「茫茫江滸皆魚鱉,何處堪容魯仲連」之句。錄黔寧詩,附記于此。
人物簡介
【生卒】:1350—1401 【介紹】: 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為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lǐng)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明詩紀(jì)事·乙簽·卷二
愚士名之淳,以字行,紹興山陰人,應(yīng)奉肅之子。建文初,用薦為翰林侍讀。有《萍居稿》。(《遜志齋集》:愚土長身巨鼻,博聞多識,練達世故。為文蔚贍有俊氣,長于詩而善筆劄,每一篇出,人多傳道之。曹國李公好士,待以賓友禮,征行四方皆與俱,歷燕、薊,秦、周,過前代廢都舊邑、名賢杰士之遺跡,援筆有賦,詞旨超絕,必驚壓一時。田按:方希直稱愚士《萍居稿》數(shù)十卷,今《四庫》著錄僅二卷,附《會稽懷古詩》一卷,不過十之一二耳。愚士名父之子,詩才閎肆,不愧乃父。愚士領(lǐng)書局、修《類要》,在建文二年庚辰十月十二日,見周是修《芻蕘集》。竹《詩話》云:「建文三年同事纂修,是年閏月即病死。」蓋誤會希直愚士墓志「天子即位之三載」一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