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利瑪竇

相關人物:共 20 位。
共 6 首
汧罝草堂讀史詩 其四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窗禽野鶩各知時,不似吾儕去就癡。
海市看云消作水,山田種豆落為萁。
經(jīng)天日月終如故,避地漁樵莫問誰。
怪殺西洋蠻太史,璣衡顛倒列參觜(西洋歷以觜參為參觜,乃利瑪竇徒湯若望杜撰。)
近水知有龍,近山知有虎。
我住白鵝潭,自稱老漁父。
問我何所見,問我何所睹。
我實無所見,我實無所睹。
七月八月天暵乾,神龍致雨涳濛閒。
屈伸垂尾攪云腳,天旋地轉波濤翻。
云中隱隱見水氣,逆流噴薄疑飛湍。
商量擬作激水法,心口憤悱神力殫。
曾聞西洋利瑪竇,師心巧過公輸般。
制器尚象無不有,玉衡平衡渾等閒(車名。)。
竹木為車效龍尾,剜轉汲乾滄海水。
傾湫倒峽挽天河,日浸桑田盈十里。
見所未見聞所聞,想像虛無空擬議。
古今作述誰后先,瀧水神君綏山李。
生來博學早成名,作令愛民如愛子。
神君蒿目桔槔拙,縣門揭出龍車圖。
鳩工庀材集眾巧,運斤絜矩隨奔趨。
初為輪軸持兩極,循環(huán)轉轂同天樞。
三圍四方五斜殺,縱橫不爽錙與銖。
爰命筠工剖巨竹,截釘編筏旋螺腹。
中分水道自逶迤,一脈泉原通九曲。
松膏镕液膠漆牢,周遭肉好無盈縮。
從容刳木為車墻,合體成圓用各方。
精金百煉作簨簴,臥輪旁擊相低昂。
大器晚成姑小試,一夫抽水如抽湯。
中虛外直通大道,事半功倍寧荒唐。
留將榜樣似同志,語大語小皆精義。
同身尺寸隨短長,應運風雷起平地。
持來古寺逢老僧,妙用當前得未曾。
四大假合幻非幻,天工人代能者能。
神君大笑入簾去,為雨為霖留不住。
緘書寄語姚令公,莫放龍車宿煙霧。
化工豈許人捉摸,忽被巧匠偷秘鑰。
宛委中含十二時,添得嘉名列編镈。
形非九乳九耳垂,制豈雙夔雙螭攫。
但覺莊嚴小佛龕,琢玉鏤金燦輪郭。
云有靈機能發(fā)響,驀如冶金奮騰躍。
按候恰與晷景符,昕夕告期了不錯。
得非雞人坐其下,司旦司昏手奏樂。
豈知絕不假人為,目有噌吰出寂寞。
寶刀刜尚愁無聲,寸莛撞或慮不答。
茲獨繁音起腹中,似轆轤轉饑腸涸。
一條金線綰鐵臬,鋤齬痕邊度岞崿。
寂靜微聞食葉蠶,盤旋默作循條蠖。
忽然觸動蕤賓鐵,突出刀槍鳴噴薄。
內有金聲外針影,聲影相隨若素約。
捷于緹室氣飛灰,驗比鈴閣神撼索。
何須景陽催曉妝,豈但楓橋驚夜泊。
直從一寸關鍵中,地紐天根貫脈絡。
未央鏗為遙山摧,豐山響以清霜落。
吼聞江上斗龍身,喧在土中應牛鐸。
何如此不煩感召,翻覺古器尚疏略。
笑他僧寺百八聲,考擊硁硁謹踐諾。
神哉技乃至乎此,問是西洋鬼工作。
其初攜從利瑪竇,今遍豪門炫樓閣。
刻漏法本自中土,軒帝姬公幾荒度。
后來摹彷制益精,渴烏吸水滴涓勺。
金銅仙人金胥徒,四十八箭遞插腳。
遠公蓮葉又意造,燕肅荷茄亦手斲。
倩女捧牌按時登,神將持杵應候搏。
此皆震旦千載傳,海外何由窺橐籥。
乃知到處有異人,聰明各把混沌鑿。
先生何處購求得,位置高齋映筆格。
趨朝曾記景過塼,退直或至更(平聲)起柝。
即今歸田輟待漏,猶惜分陰肯拋卻。
投簽??志退?,擊缽不怕催詩惡。
有時放筆吐偉詞,鞺鞳能令四座愕。
此鐘便是程書石,想見績學綜浩博。
腕力健扛百斛鼎,腹笥富逾千石鑊。
可許我來叩春容,蒲牢一聲震寥廓。
阜成門外利瑪竇 清 · 姚燮
五言律詩
一天開別教,八萬里流民。
學乃儒之墨,臣為帝也賓。
窆幽元象秘,木槁悍獅馴。
寄語邱良厚,朝華已不春(邱良厚,傳其教者。瑪竇,紫髯碧眼,面如朝華。)。
初學天文利瑪竇,晚成大器預樞機。
諸般戎械皆心算,萬歷年間始發(fā)揮。
鐵鎖沉沉隔海遙,遺林午蔭守靈貓。
迎風石獸攀神闕,獨望槎聲在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