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閔維重
相關(guān)人物:
共 1 位
。
共 8 首
次一松韻
其二
(戊午)
明 ·
李廷龜
七言絕句
月轉(zhuǎn)孤城夜向分,望中煙樹是
屯村
。
山陰一棹非無興,只為羈蹤怕出門。
訪
屯村
李判書
明末清初 ·
吳竣
七言律詩
尚書休浣臥江村,選勝湖山戴主恩。
圣世正逢邦運泰,誰人錯道里名屯。
殘花絳戀孤林住,細草青回曲岸痕。
跋馬迂尋成小晤,朝陰不覺改苔門。
閔判書
(
維重
)
夫人挽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五言律詩
春府垂鞶戒,秋卿儷茀儀。
閨闈君子德,冰檗法家規(guī)。
已矣長幽隔,如何復哲萎。
可憐慈孝念,泉壤各含悲。
閔判書
(
維重
)
夫人挽
清 ·
宋奎濂
七言律詩
愚伏春堂兩鉅公,名門內(nèi)外盛家風。
芳姿剩毓閨儀秀,美訓偏教婦德崇。
卻喜榮封方太早,忽驚遐算此長終。
傷心別有無窮痛,父子同亡五日中
(夫人先逝后五日。先生又易簀。)
。
別東萊府伯李
持叔
(世載)
(丙子)
清 ·
徐宗泰
七言律詩
萊州職重護諸蠻,才望傾朝遽擢班。
步里去來千貨舶,軒前隱約六鰲山。
威宣標可交南建,操潔珠應合浦還。
從古禁中頗牧出,須公努力壯邊關(guān)。
李參判
持叔
挽
(丙戌)
清 ·
徐宗泰
七言律詩
棟干長城靡不宜,每嘆卿亞進途遲。
發(fā)時氣力丘山重,隨處威名草木知。
孝友承家人孰間,忠勤憂國自忘私。
精華未暮風燈盡,永念艱虞倍涕垂。
題屯山別榭
清 ·
姜世晃
七言絕句
最愛
屯村
野趣長,小樓西畔又書堂。
誰能剪卻墻頭樹,快睹山容與水光。
挽李院士濟之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考古歷艱劬,問漢家器物由來,曾遠溯地下龜文,史前蠶繭;
著書期碩老,值瀛海商飆驟作,竟驚傳隙中駒逝,案上螢枯。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作者原注】李氏享年八十有四,卒于民國六十八年八月一日賀璞臺風來襲之晨。
李濟(1896.07.12——1979.08.01),字受之,后改濟之,湖北鐘祥郢中人,人類學家、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之父。1911年考入留美預科學校清華學堂,1918年官費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學攻讀心理學和社會學,并于改讀人口學,1920年獲得社會學碩士學位后,轉(zhuǎn)入美國哈佛大學,讀人類學專業(yè),獲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李濟哈佛大學畢業(yè),返回祖國,受聘于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任國學研究院講師,后長期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任職,1949年后赴臺灣大學及史語所。1949年至1950年兼任臺灣大學教授,并主辦考古人類學系。1955~1972年在臺灣省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1946年還參加中國政府駐日代表團工作,索回日本侵華期間掠去的中國文物。他主要致力于殷墟陶器、青銅器的研究,著有《西陰村史前遺存》、《殷墟器物甲編·陶器》上輯、《李濟考古學論文集》等,又與他人合著有《古器物研究專刊》。
艱劬:艱辛勞苦。
龜文:指甲骨文,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在著名考古學家董作賓、李濟、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
屯村
一帶進行了長達10年的15次考古發(fā)掘,先后發(fā)現(xiàn)了總計24900多片甲骨。
史前蠶繭:李濟在西陰村遺址找到的半個蠶繭,證明了我國在史前就家養(yǎng)蠶繭。
碩老:年高望重的博學之士。
商飆:指秋風。古人把五音與四季相配,商音配秋,因以商指秋季。
螢枯:案螢干死:窮鄉(xiāng)悄然車馬絕,案頭干死讀書螢。唐·杜甫《題鄭十八著作虔》。形容正直的讀書人做官被貶或死后,居處荒涼的景況。
賀璞臺風:1979年臺灣臺風。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