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白云

共 5 首
庚子春,仁本治師會稽之馀姚,乃相龍泉之左麓州署之后山,得神禹秘圖之處。水出巖罅,潴為方沼,疏為流泉,卉木叢茂,行列紫薇,間以竹篁,彷佛乎蘭亭景狀。因作雩詠亭以表之,合甌越來會之士得四十二人,同修禊事,取晉人蘭亭會圖詩缺不足者,各占其次,補四五言各一首,因曰「續(xù)蘭亭會」云。
陽春沐膏澤,草木生微暄。
靈圖發(fā)幽秘,感此禹跡存。
衣冠繼芳集,臨流引清樽。
性情聊自適,理亂復奚言。
列朝詩集:至正庚子,仁本治師會稽之馀姚州,作雩詠亭于龍泉左麓,彷佛蘭亭景物。集名士趙俶、謝理、朱右、天臺僧白云以下四十二人,修禊賦詩,仁本自為之序焉。
石佛庵贈敏上人 清 · 厲鶚
五言律詩
釋子吾宗秀,新詩似白云。
開門一花落,繞屋百泉分。
定老煙蘿色,悲同魚鳥群。
塵中漫回首,清話幾時聞(元詩僧白云英上人唐侍御元之后也)
題徐賁獅子林十二景冊(乾隆乙巳)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將謂獅林創(chuàng)老迂,誰知維則始姑蘇
冊分十二幼文畫,卷作長方懶瓚圖。
各與海公供秘玩,同為佛偈演浮屠。
人家自已殊其事,道衍于斯愧也無(又陸深跋稱道衍還吳夜深微服訪其師于獅子林師捫其頂未蓄發(fā)曰和尚留得此在又云和尚撇下自已事卻去管別人家事可謂本教中棒喝手)。
⑴ 石渠寶笈舊藏倪瓚畫獅子林圖瓚自識如海因公宜寶之蓋為如海作圖也按如海為元僧維則第三輩弟子獅林實創(chuàng)自維則后人率以獅林屬之倪迂蓋誤矣甲辰南巡復得徐賁畫獅林十二景后有姚廣孝跋稱徐賁為如海作益可為證冊中陸深跋元僧維則好聚奇石類狻猊故取佛語名庵或云維則得法于本中峰本時住天目之獅子巖蓋以識授受之原也
⑵ 徐賁畫冊列景分繪為十二幀倪瓚則系通景長卷皆為僧如海作清供者
題獅子林十六景 其十 小香幢(乾隆丙午) 清 · 弘歷
七言絕句
香幢維則用供佛,所惜其徒代以兵。
微服夜深訪師處,可憐摩頂愧猶生(陸深跋徐責獅林盡冊后稱道衍輔永樂成功后還吳夜深徵服訪其師于獅子林師捫其頂未舊發(fā)曰和尚留得此在又云和尚撇下自己事卻管人家事可謂木教中捧喝手)。
題獅子林十六景 其一 獅子林(乾隆戊申) 清 · 弘歷
七言絕句
數(shù)典由來自天目,為圖瓚賁各誇長
中峰如海逮五世,廣孝參承愧弗遑(自本中峰至如海凡五世俱能清修梵行不愧禪宗至姚廣孝后名道衍輔永樂成功后還吳夜深微服訪其師于獅子林師捫其頂未蓄發(fā)曰和尚留得此在又云和尚撇下自己事卻管人家事廣孝聞之顏沮見陸深跋徐賁獅子林十二景冊后)。
⑴ 元僧維則好聚奇石俱狀類狻猊因以獅子名所居或云維則得法于本中峰本時住天目獅子巖蓋不忘授受之源也迨后倪瓚徐賁俱為維則第三輩弟子如海作獅子林圖徐賁畫冊分繪各境為十二幀倪瓚則合寫長卷各極其妙